當汽車市場正經歷智能化轉型的關鍵節點,阿維塔12的年度改款來得並不令人意外。5月7日推出的2025款車型,用配置調整回應了市場對高端電動轎車的實際需求。從產品策略來看,這款車顯然在嘗試尋找科技配置與實用價值的平衡點。
價格體系的變化值得玩味。官方指導價26.99萬起的定價策略,配合價值4萬元的配置權益,實際上透露出車企對市場預期的微妙判斷。入門車型權益後25.99萬元的門檻,相較老款車型的定價體系呈現出更靈活的市場應對。不過話說回來,這種權益組合更像是精準定位的產物——既維持了品牌溢價,又給消費者留出選擇空間。
設計層面延續家族基因在意料之中。標誌性的分體式燈組與轎跑式車身比例,3020mm軸距帶來的空間表現,這些元素都在強化阿維塔品牌的辨識度。新增的20英寸旋葉輪轂選裝項,倒是暴露了設計師的小心思——試圖通過細節變化保持產品新鮮感,又避免大改造成成本上升。
座艙升級才是這次改款的核心看點。岱紅內飾的引入看似只是色彩遊戲,實則暗含用戶畫像的調整。配合樺木紋飾板與麂皮頂棚的組合,這套配色方案顯然瞄準了更注重個性表達的消費群體。35.4英寸全景寬屏與HarmonyOS系統的搭配,延續了華為系智能座艙的生態優勢。有意思的是,前排雙零重力座椅與後艙天幕屏的保留,證明車企對舒適性配置的堅持。
智能駕駛系統的迭代值得關注。華為乾崑ADS 3.0智駕系統的搭載,在業內算不上技術突破,但結合400TOPS算力平台,至少保證了這個價位車型應有的科技水準。不過要注意,高階駕駛輔助功能被劃入權益包,這種"硬體預埋+軟體解鎖"的商業模式,正在成為智能電動車領域的常規操作。
動力系統的布局延續多路線策略。增程版車型的245km純電續航,配合1155km綜合續航數據,顯然在討好里程焦慮用戶。而純電版755km的長續航表現,則繼續鞏固著電動化標籤。雙電機四驅版402kW的綜合功率,雖然沒達到性能車水準,但對於中大型轎車來說已經夠用。這種動力組合透露出的信息很明確:阿維塔12既不想放棄傳統燃油車用戶,又要守住電動化的技術高地。
配置調整背後的市場邏輯值得深究。精簡車型配置的做法,或許反映出車企對細分市場的重新梳理。將英國之寶音響、21英寸輪轂等高感知配置打包成權益禮包,本質上是在降低購車門檻的同時保持產品調性。這種"基礎版+選裝包"的模式,在高端市場正變得越來越常見。
智能電動門套裝的配置下放是個有趣現象。原本屬於頂配車型的配置,現在出現在Ultra增程版上,這種"越級配置"策略或許能刺激特定消費群體的購買慾望。不過要注意,這些配置的實用價值與成本控制之間的平衡,仍然需要市場檢驗。
從產品周期來看,這次年度改款更像是中期調整前的過渡。沒有涉及三電系統革新,也沒有顛覆性設計變化,說明車企可能在為後續大改款積蓄力量。不過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這種穩紮穩打的策略是否奏效,還要看消費者對配置調整的接受程度。
潛在消費者可能需要權衡幾個關鍵點:新增的岱紅內飾是否值得等待?配置權益包的組合是否符合使用需求?增程式與純電版本如何選擇?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就藏在產品細節的調整之中。當市場逐漸回歸理性,像阿維塔12這樣的產品,正在用更務實的姿態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