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智能駕駛車輛車禍事情傳的沸沸揚揚,大眾莫衷一是。等待中急管理部門發文,我自己也在認真的想這個問題。
一,目前市面上的傳說的智能駕駛駕車輛只是具有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只能起到輔助功能,輔助工具,不能代替駕駛員的功能。目前的技術遠遠沒有達到可以自主駕駛的水平的。否則憑什麼,自然人駕車前要考駕駛證才能駕車。智能駕駛技術,通過國家相關部門驗證了么?有沒有相關部門檢驗合格發給准許合格證么?
二,目前的市場上對智能駕駛車輛的宣傳都有所誇大,這不是一家二家車企的事情,整個行業內卷的厲害,不自覺的都在誇大自己的特色技術,彷彿別人有自己沒有就賣不出去了。
三,駕駛員盲目相信車企的誇大宣傳,或者迷信宣傳,沒有沒有切實把自己和同車人的安全利益放在心上,抱著僥倖心理,這不是科學的理性的態度。
小米智能駕駛車輛車禍,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為了維護大眾利益。
監管部門還是要謹慎對待智能駕駛技術的安全評估,謹慎對待。
相關車企要專研技術,提升智能駕駛技術等級,同時在追求體驗的時候不能忽視安全這個底線,必須要假設萬一出了事故如何更加安全,更加好的保護駕駛員和乘車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如何快速獲救脫險。同時車企在技術未達標時候要適當宣傳廣告,不能誇大宣傳自己。尤其是著名車企,都有很多的迷啊粉啊什麼,不能濫用消費者的忠實信任,時時處處把消費者的安全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為了追求所謂的極致體驗放棄安全保證底線。
作為駕駛員更要把自己和同車人的安全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迷信車企的宣傳,更要把用雙手緊緊握住方向盤,不能把自己的安全交給所謂的智能駕駛技術。
瞎說一通,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