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乘用車零售138.6萬輛,自主品牌份額超六成 | 大魚財經

3月10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聯分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全國乘用車零售銷量為138.6萬輛,同比增長26%;今年1~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317.9萬輛,同比增長1.2%。值得一提的是,2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達到65.6%,較去年同期提升10.6個百分點。展望3月全國乘用車市場走勢,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主要驅動力,燃油車市場則繼續呈現萎縮趨勢。

自主品牌份額超六成,主流合資品牌銷量持續下滑

乘聯分會數據顯示,該月自主品牌零售銷量達到91萬輛,雖環比下降17%,但同比大幅增長51%,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由此,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來到了65.6%,較去年同期提升10.6個百分點。批發層面來看,自主品牌份額更是高達71%,同比提升12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主流合資品牌的市場表現相對疲軟。2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銷量為33萬輛,同比下降2%,環比下滑33%。從具體品牌系別來看,德系品牌零售份額為17%,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為10.7%,同比下降3.7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份額為5%,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2月國內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高達70%,而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23%,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4%。

另從月度國內零售份額看,該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73%,同比增加4.4個百分點,新勢力份額19.9%,小米汽車等品牌拉動新勢力份額同比增長2.6個百分點。而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僅2.1%,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

據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2025年自主品牌有望將市場份額推進至70%以上,同比增長約8%,是車市增長的最主要驅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2025年,我國汽車出口總體延續了去年強勢增長特徵。今年1~2月,中國汽車整車出口達到97萬輛,同比增長17%。乘聯分會數據顯示,2月,我國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34.9萬輛,同比增長11%。其中,自主品牌出口達到31萬輛,同比增長27%;合資與豪華品牌出口3.5萬輛,同比下降47%。

細分來看,2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占出口總量的33.9%,較同期增加4.4個百分點。「隨著中國新能源車的規模優勢顯現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製造的新能源品牌產品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崔東樹表示。

滲透率回升,今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預計達1600萬輛

新能源汽車的強勢表現還在持續。

回顧2024年,自7月首次突破50%大關後,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連續5個月保持在50%以上,雖然12月略降至49.4%,但仍維持在高位水平。

不過,今年1月新能源車市場出現短期波動,零售滲透率降至41.5%,雖然同比仍提升9個百分點,但環比下降較為明顯。按照崔東樹所說,這是由於春節前後是縣鄉市場購車高峰期,新購需求較大,燃油車佔比偏高。

令人欣慰的是,2月市場迅速回暖,滲透率回升至49.5%,扭轉了1月的下滑趨勢。

2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排名前十的車企分別為比亞迪(約31.82萬輛)、吉利汽車(約9.84萬輛)、上汽通用五菱(5.53萬輛)、奇瑞汽車(約4萬輛)、長安汽車(約3.52萬輛)、特斯拉中國(約3.07萬輛)、小鵬汽車(約3.05萬輛)、理想汽車(約2.63萬輛)、零跑汽車(約2.53萬輛)、小米汽車(約2.37萬輛)。

不過針對國內新能源車的發展,乘聯分會同時提醒,由於新能源車的稅收體系沒有建立,未來將面臨巨大的稅收壓力。類似俄羅斯的汽車報廢稅等,新能源車的報廢稅必然更高。「很多消費者沒有新能源車的報廢稅收概念,未來新能源車的諸多稅收都會建立的,如果我們不建立,國外也會逐步建立新能源車的對等稅收體系的。」

展望3月全國乘用車市場走勢,崔東樹表示,由於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且出現超預期的多極化新現象,有利於持續穩定消費走勢,預計今年3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將保持較強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主要驅動力,燃油車市場則繼續呈現萎縮趨勢。

乘聯分會方面表示,2025年,我國汽車行業政策補貼和優惠力度再創新高,成為撬動整體汽車市場繁榮、加快新能源消費過渡到大眾普及階段的關鍵因素。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預計可達1600萬輛左右,有望帶來超2萬億元的銷售額。

記者:蘇冉 編輯:俞丹 校對: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