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皮卡,會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新藍海嗎?

(文/潘昱辰 編輯/高莘)有一類特殊的車型,它具備乘、商兩用的特徵,既能運人,也能載貨。在「車輪上的國度」美國,這類產品被稱為pickup,因其宜家、宜商的特徵而廣受歡迎,通用、福特、豐田、日產等頭部汽車製造商更是樂此不疲地面向市場推出此類車型。於中文語境下,國人則給了它一個形象的音譯——「皮卡」。

由於國情不同、道路交通狀況不同,與美國相比,皮卡在中國市場尚屬小眾。然而隨著政策放開與消費群體的年輕化,對出行需求的多元化,以及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浪潮的到來,皮卡在中國似乎迎來了新的生機。

中國皮卡消費趨勢研討沙龍現場 車壹條

新能源皮卡,會成為中國汽車市場誕下的另一片藍海嗎?

在變革浪潮洶湧席捲全球汽車產業之際,為深入剖析新浪潮下皮卡市場的發展走向,12月2日,以 「油電混戰時代皮卡如何破局」 為主題的中國皮卡消費趨勢研討沙龍在北京啟幕。

本次活動由車壹傳媒聯合創始人、車壹條 / 好車推薦官總編輯楊小林擔任主持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崔東樹、《科技日報》社原社長助理,汽車行業專家李鋼、吉利雷達ceo凌世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皮卡分會副秘書長,中國皮卡網ceo兼總編輯谷國全、華汽研究院院長,資深汽車媒體人何芳等眾多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共話皮卡新趨勢。

燃油皮卡會被新能源替代嗎?

「這個時代實在變化太快,包括我本人在內,五年前對於電動車商業化前景仍持謹慎樂觀態度,但現在電動車的滲透率和增速已經遠超業界預期。」楊小林在開場致辭中表示,值此關鍵節點,深入探究皮卡市場於油電混戰格局中的破局之道,不僅關乎產業格局重塑,更將為消費者帶來多元選擇,有望開啟皮卡市場嶄新時代,引領行業邁向創新發展新征程。

車壹傳媒聯合創始人、車壹條 / 好車推薦官總編輯 楊小林車壹條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皮卡分會副秘書長谷國全也在發言中提到,國內新能源皮卡市場份額近年處在持續提升階段。2024年,國內皮卡整體下滑,但新能源皮卡的市佔率和銷量都在同步提升,且國內的新能源皮卡主要的銷售區域主要是沿海地區、經濟大省、人口大省和面積大省,特別是海南的新能源皮卡保有量已經超過了燃油產品。

「今年全年皮卡市場在大約有50萬輛的規模,1-10月份同比增長2%,與乘用車的增速相當,遠強於輕卡的表現。」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主題分享上表示,國內皮卡消費結構呈乘用化與工具化雙向延展,皮卡企業也呈現了多元化發展態勢。

崔東樹還提到,在國內市場中,長城、江鈴和鄭州日產和江西五十鈴等企業表現優秀,但國內皮卡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中部長江、東部華南華北地區的表現,而在東部直轄市的表現只有2%,這主要是受到皮卡進城限制等政策制約。

在他看來,皮卡的多用途屬性對於我國工農生產和旅遊等方面有較強的發揮,在中國應當能獲得的全面發展良好浪潮。而在電動化浪潮下,皮卡設計將變得更加智能化、更加符合消費者需求。電動皮卡有望成為獨立的第三空間,是高效率低成本的出行工具,給用戶帶來更好體驗的場所。

對於新能源皮卡如何能全面超越燃油皮卡,尤其是柴油皮卡,谷國全也從三個方面給出了自己的見解:「第一是產品在複雜場景下的可靠性,第二是續航及補能等用戶焦慮的部分,最後就是綜合使用成本及科技能力。」

消費者需要怎樣的新能源皮卡?

儘管新能源皮卡存在可觀的市場潛力,但目前真正從事此類車型研發生產的企業依然較少。究其原因,作為新品類的新能源皮卡,其消費者構象依舊處在製造商的摸索階段。

作為時下獨一無二的新能源皮卡品牌,吉利雷達的ceo凌世權透露了吉利做這一品類的初衷:董事長李書福堅信中國皮卡作為一個獨特的汽車品類,將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凌世權強調,新能源技術應用於皮卡並非簡單的動力替代,更是一種全新的出行理念與產品形態的革新。乘用車更多地承載了個人情感與功能需求的雙重角色,而皮卡則更加專註於解決特定場景下的實際問題。因此,吉利雷達推出的首款車型rd6,定位滿足1.2億創業者和中小微企業的需求,旨在提供一款既能滿足工作需求,又能兼顧家庭和個人出行的皮卡,即「用起來是皮卡,開起來是suv」。此外,吉利雷達還看到了皮卡在穿越旅行等高端市場中的潛力,因此計劃在未來繼續加大在新能源皮卡領域的研發和創新力度,推出更多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產品。

吉利雷達ceo凌世權 車壹條

據凌世權透露,繼rd6之後,定位全球商乘兩用皮卡的全新車型——雷達金剛預計將於12月上市。他表示,雷達金剛將是對皮卡行業產生變個性意義的里程碑式產品,在裝載能力、動力性、通過性、耐用性上,將對傳統皮卡形成全面超越,更會把新能源皮卡的經濟性和戶外解決能力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將加速推動燃油皮卡向新能源皮卡的轉型。

谷國全也提到,在過去,所謂的新能源皮卡均為「油改電」,直到2022年吉利推出雷達品牌和首款車型雷達rd6,國內才有了真正的首款純電架構的新能源皮卡。陸續地,長安、比亞迪、長城也在海內外推出了混動產品。

他由此預計,2025年新能源皮卡產品會密集爆發:「原本預計2024年會是皮卡新能源的元年,但是基於整體周期的情況,很多企業產品的推出時間延長了。」據其透露,明年上半年包括上汽大通、江鈴、日產、江淮的新能源產品都會陸續推出。

在谷國全看來,電動化、智能化帶來的產品變革趨勢是一種必然,新能源皮卡不僅在科技、智能屬性上具備先天優勢,還擁有綜合成本使用的優勢,一旦解決用戶對可靠性和便利性的疑慮後,市場表現會有質的飛躍;崔東樹也認為,智能電動化對皮卡發展特別是乘用皮卡帶來了重大利好,未來皮卡的商用化和家用化發展會形成組合。

汽車行業專家李鋼則認為,新能源皮卡還屬於起步階段,行業屬於藍海而不是紅海,在動力形式上也要考慮多條動力路線並舉,以滿足不同地區的場景需求。

出海,新能源皮卡的新航道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中國汽車出海事業也得到了極大的推動。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總量接近500萬輛,首次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今年1-10月,中國汽車出口已達去年全年水平。

在展望新能源皮卡出海前景的話題討論中, 崔東樹強調,在全球市場上,皮卡出口也有巨大發展空間。目前皮卡的出口占皮卡整個總品類的50%,甚至個別部分超過了52%。並且,中國的新能源產業鏈極強,中國電池是佔到世界70%的比例,中國電池前端材料佔比佔到世界80%。在三電領域完全碾壓日本等傳統汽車工業國。

因此在他看來,中國皮卡是「生在中國、面向世界」的核心產品,能為市場注入強勁動力。雖然海外拓展挑戰重重,但南美、東南亞、澳洲等地皆具潛力,尤其海外建廠將成為突破關鍵。

論壇環節 車壹條

華汽研究院院長何芳表示,於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應當將東南亞、中東、北非等發展中國家市場作為出海重點,其中東南亞市場潛力巨大,對中國也較為友好,中國汽車在當地已出現對日系車的替代趨勢。

作為新能源皮卡出海的實踐者,吉利雷達於11月末在泰國完成了上市與首批車輛交付,正式步入泰國市場。凌世權在會上透露,對於中東、東南亞、非洲以及中南美等海外市場,吉利雷達也進行了深入的調研與規劃,更加明確了這些地區的市場潛力與發展趨勢。

展望未來,特別是在即將到來2025年,新能源皮卡市場將進入一個白熱化的競爭階段。隨著電池成本的降低和技術的成熟,頭部廠家仍將通過價格戰來爭奪市場份額,淘汰賽已然到來。凌世權強調,作為皮卡市場的參與者,必須有前瞻性的布局和策略,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市場變革,吉利雷達也希望通過對海內外市場的布局,為中國皮卡走向新能源、智能化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和真正的變革作用。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