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晶元等!工信部發布2024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專家:將加速國產晶元「上車」

每經記者:裴健如 每經編輯:孫磊

6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官方網站披露消息,工信部制定發布《2024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包括「持續加強頂層設計,健全汽車技術標準體系」「聚焦戰略新興領域,加快關鍵急需標準研製」「夯實質量安全根基,完善通用基礎標準」「強化國內國際兼容,推動標準國際化高水平發展」「創新工作思路,優化完善汽車標準工作機制」等多項內容。

圖片來源:工信部官網

具體來看,在「聚焦戰略新興領域,加快關鍵急需標準研製」層面,《工作要點》提出「持續完善新能源汽車標準」「加大智能網聯汽車標準研製力度」「強化汽車晶元標準供給」「夯實汽車電子標準」「部署汽車綠色低碳標準」等多項舉措。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分析稱,「此次《工作要點》的重點當屬針對智能網聯汽車提出的多項舉措」。

《工作要點》提出,「加大智能網聯汽車標準研製力度。推動整車信息安全、軟體升級、自動駕駛數據記錄系統等強制性國家標準,以及自動駕駛通用技術要求、自動駕駛功能道路試驗方法、自動駕駛設計運行條件、數據通用要求、LTE-V2X等推薦性國家標準發布實施,加快信息安全工程、自動駕駛功能模擬試驗方法等在研標準制定,推進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組合駕駛輔助系統通用技術規範、汽車密碼技術要求等強制性國家標準以及軟體升級工程、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等標準立項及起草,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准入管理支撐標準體系。推動全景影像、智能限速等標準發布,推進自動泊車、自動駕駛測試場景術語等在研標準制定,開展網聯化等級劃分、列隊跟馳等標準預研,規範和引領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發展」。

「這一系列舉措指明了行業發展的方向,將引導企業加大對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和投入力度,從而促進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健康快速發展。」崔東樹認為。

乘聯會發布的汽車智能網聯洞察報告顯示,2024年1~2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L2級及以上的輔助駕駛功能裝車率已達到62.5%,高價車型裝車率表現好於低價車型,目前L3級正在加速推進,部分L2+車型已經配備L3相關功能。而在2023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L2級輔助駕駛功能裝車率為40%。另外,2024年也被認為是我國車路協同落地元年。

在這樣的背景下,《工作要點》的發布,對智能網聯汽車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中航證券研報認為,在政策的持續催化下,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將迎加速。

江海證券研報則測算,據《車路雲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報告數據,預計2025年和2030年車路雲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分別為7295億元和25825億元。其中,在智能網聯汽車產值增量測算層面,主要圍繞汽車智能駕駛硬體及軟體、智能座艙硬體及軟體、車載應用軟體、車載通信單元、整車終端產品和創新應用服務六個領域進行測算,結果顯示,預計2025年和2030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產值增量分別6451億元和2026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汽車產業已邁入智能化的下半場,基礎軟體和晶元在汽車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正是基於此,《工作要點》還提及,「強化汽車晶元標準供給。加快汽車晶元環境及可靠性、電動汽車晶元環境及可靠性、汽車晶元信息安全等標準研製,提供汽車晶元基礎技術支撐。推動制定智能駕駛計算晶元、汽車ETC晶元、紅外熱成像晶元、蜂窩通信晶元、安全晶元、電動汽車用功率驅動晶元、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管理系統模擬前端晶元等標準,明確各類晶元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在崔東樹看來,這一政策導向將推動國產晶元的發展,加速國產晶元「上車」的步伐,也是解決晶元「卡脖子」問題的重要舉措之一。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在相關報告中預測,2024年,中國汽車晶元市場規模預計可達905.4億元,同比增幅達到6.5%。這意味著,國產汽車晶元仍有相當可觀的替代空間。

但眼下,儘管我國汽車晶元產業已邁過起步階段,進入百家爭鳴和快速發展階段。但在晶元供給側,參與企業多,研發產品多,可用產品仍較少,80%企業已推出的產品不超過5款。另一方面,提升汽車晶元自主化率仍是行業的重點方向之一。

據悉,當前自主品牌汽車的國產汽車晶元應用佔比已達到10%左右。「從我們梳理的十大類晶元來看,汽車晶元的自主化率已經從5%提升到8%,甚至10%的階段。不過,我們的晶元尚未真正做到全覆蓋。國產晶元上車的機會是一直有的,但最終要回到商業邏輯上,要有高性價比的產品。」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中國汽車晶元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原誠寅表示,「汽車晶元是集成電路的一部分,跟傳統的晶元不太一樣,應用場景非常明確,就是給汽車用,一定要量產上車,而且在汽車上得到規模化應用,才能真正形成價值創造」。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