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還降價?第九代凱美瑞開啟預售!當了5年老車主,我想說…

第九代凱美瑞的到來,讓我這個第八代凱美瑞的老車主有種五味雜陳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多層次的。新車讓我期待且好奇,但也意味著我的車已經不再年輕了。而且,近兩年國內市場不斷推出的那些更智能的電動化車型,也讓我對凱美瑞未來在國內的發展有著一種純粹的擔心。

        

我的車是2018年買的,算是第八代凱美瑞早期的車型,未經歷過任何一次小的改款。雖然五年以來關於凱美瑞的任何變化都與我沒有太多實際的關係了,但我也從這些變化中看到了廣汽豐田對於用戶和市場需求的把握是很精準的。

        

這類例子我可以舉出很多。最初第八代凱美瑞的運動版沒有混動車型,我只能買純燃油的運動版車型,這算是個小小的遺憾,但隨後的改款,運動版就搭載上了豐田的混合動力系統;早期的車型沒有標配胎壓監測,這是我不滿的一點,隨後的改款就成了標準配置;我的車只有車道偏離預警沒有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在車速低於50km/h後就無法工作,而隨後的改款,凱美瑞的tss智行安全系統就有了很大的提升……

        

隨著第九代凱美瑞開啟預售,新車的更多信息曝光了出來。作為一次換代調整,我能從新車上看到很多更有針對性的變化,其中不少變化是我期待看到的,例如新車在軟豪華方面的提升,同時我也能感受到它和第八代凱美瑞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

起售價格低,意料之中

混動價格低,很有必要

第九代凱美瑞的預售價格已經公布了,起售價17.38萬元,混動車型起售價18.18萬元。這個價格不僅比第八代凱美瑞更低,在一眾競品車型中也是非常有競爭力了。

        

如果是全新車型上市,要加強競爭力吸引到用戶,主動採用低價格高性價比的策略來提升知名度是很正常的做法。不過像凱美瑞這種幾十年的經典車型去降低價格,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對市場變化的回應。換言之,這種變化帶有一定的被動性。

        

這並不奇怪。在自主品牌發起一輪又一輪「油電同價」戰後,傳統燃油車的日子確實更艱難了,大家都在薄利多銷,分分降低市場終端的售價。裸車不到15萬就能買雅閣、不到14萬就能買天籟,以前15萬級別是a+級轎車的主場,如今也成了b級轎車的戰場。

        

我買車的時候,凱美瑞優惠是非常難的,不加價就算優惠了。那時候的很多熱銷b級轎車都主打口碑和品質,對於降價銷售,有種自降身份的感覺。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在如今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對價格作出讓步是明智且必要的舉措。

        

但是凱美瑞與其他車型相比還稍有不同,不同之處在於它一直在主推混動車型。混動車市場一直在增長,第九代凱美瑞則是進一步混動化了。新車一大變化是增加了2.0l智能電混雙擎車型,並取消了2.5l燃油車型。我覺得這是必要的做法,它讓凱美瑞離「傳統燃油車」這個標籤更遠了一步,同時2.0l車型的混動化可以降低凱美瑞混動車型的門檻,提升新車的性價比。

       

然而第九代凱美瑞並沒有對高速增長的phev市場做出回應,此前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會期待凱美瑞推出phev車型。但或許有雅閣的前車之鑒,或許是出於長遠的產品布局考慮,能插電的凱美瑞並沒有出現。

彌補了一直以來「軟豪華」的不足

我所說的「軟豪華」,指的是座艙氛圍營造出的豪華感,這種純體驗的感覺與設計和用料呈現出的「硬豪華」不同,它更多的是通過功能和配置營造出豪華感。

        

我始終覺得第八代凱美瑞在硬豪華方面表現不錯,例如它經典的非對稱中控設計,但是缺少軟豪華。在第九代凱美瑞的諸多變化中,軟豪華的提升是最吸引我的點。這裡我不想去評論它的硬豪華,也就是它的設計。相比於第八代車型,新車的內飾設計有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在這裡我保留我的態度,畢竟每個人審美不同,而且新車的設計也不是這篇文章談論的重點。

        

第九代凱美瑞的軟豪華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它增加了64色氛圍燈和原裝智能香氛系統。它的氛圍燈並非傳統的燈帶設計,而是帶有羽翼造型的立體燈光紋理,車門板上也有氛圍燈的投影,而且氛圍燈也和音樂實現了聯動,帶有律動效果,是真正能夠營造出氛圍的。原裝的香氛則是出乎我的意料,很難相信同級車型中第一個裝配香氛的會是凱美瑞。但其實在軟豪華的營造上,嗅覺和視覺一樣重要。第九代凱美瑞從一個實用主義者變成了精緻boy。

        

車機系統的性能提升也是軟豪華的一方面,因為它直接影響了用戶的用車體驗。我的車機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藍牙聽歌,它也有語音識別功能,但確實不好用,當然功能也很單一,沒有什麼程序拓展能力,更不用說場景化的定製了。隨後的多次改款,車機系統並沒有質的飛躍,這也是大家吐槽豐田比較集中的一個點。

        

迎來換代的凱美瑞終於在車機系統上實現了飛躍,讓它能夠來到合資車型中的頭部位置。8155晶元讓車機的算力提升了4倍,操作流暢度提升了不少。硬體的提升意味著你也可以在凱美瑞上體驗到app下載以及個性化場景設定了,而且12g的車機運行內存和128g的存儲內存,讓這套車機可以同時運行多個功能。

        

此外語音交互功能和華為進行了深度合作研發,性能上提升了很多,例如它的語音指令響應速度提升了60%,而且可以識別連續的指令,不需要重複喚醒,使用上更接近日常的交流方式,同時系統能夠識別粵語。車機系統便利性功能豐富性的提升,是凱美瑞急需的改變,這些變化在第九代凱美瑞上看到了。雖然它還無法和自主品牌的主流車機系統相媲美,但從一個老車主的角度來看,還是挺羨慕的。對了,新車的hud也升級成了ar風格,五年前買車的時候hud是很吸引我的,畢竟那時候同級別多數車都沒有這個功能,多年的用車也讓我養成了依賴hud的習慣。我很期待ar風格的hud呈現出的效果。

       

nvh的提升也會影響到軟豪華,例如這次新車的後排改用了隔音降噪玻璃。但其實對於我那台車的nvh表現我已經比較滿意了,雖然沒有隔音玻璃,而且運動版車型的胎噪本身就會更大一些,但我覺得降噪方面凱美瑞一直做得都還不錯。nvh提升是我意料之外的,在後面聊行駛質感的部分我們再提它。

首搭tss智行安全套3.0增強版

智能安全提升意料之中

作為早期的第八代凱美瑞車主,智能安全配置一直是我覺得比較尷尬的存在。一方面,當初第八代凱美瑞上市的時候,是同級首個全系標配智能安全配置的車型,也是豐田首個實現標配的車型,這也是影響我作出買車決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那時的系統功能很基礎,就像開篇提到的那樣。而隨後的tss智行安全系統的升級彌補了很多不足,但我只有眼紅的份兒了。

        

那時的我覺得,我那一款的凱美瑞在智能安全方面走到了市場的前面,卻被自己甩在了後面。這讓我一直有些鬱悶。

        

意料之中的是,第九代凱美瑞用上了豐田目前最好功能最全的tss智行安全3.0增強版。相比於第八代車型,功能上有了非常多的提升。具體的功能變化我列了張下表:

        

功能提升是一方面,同樣重要的是系統的前視監測面積提升了8倍,dnn深度神經網路演算法也得到了提升,並且支持ota。這意味著新的系統在路況識別的範圍和精準性上有著明顯的提升,系統的功效會更高。

        

在新增的功能中,有兩個是我很感興趣的,一個是pda預判式主動駕駛輔助系統,它可以對遠距離橫向通過的行人、車輛等進行預判和減速,相當於是對pcs預碰撞安全系統進行的場景補充,將碰撞危險更早地化解。在人流量大、自行車電動車穿梭、路面狹窄的城市道路上這個功能是挺有必要的,但是關於這個功能以及它提到的0.5米反向主動轉向,我沒有實際體驗過,很好奇具體表現會怎樣。另一個是edss緊急駕駛停止系統,前幾天家鄉發生了一起事故,就是駕駛員突發情況失去駕駛能力,無意識狀態下撞上了橋墩導致人員傷亡。edss針對的應該就是這類情況。

        

第九代凱美瑞還在安全氣囊上做了進一步升級,增加了前排中央氣囊,就是賓士e配備的那種,此外側氣簾的後部容量增大78%,提升了後排的被動防護能力。原以為新車在被動安全上不會進行針對性的改變,現在看來凱美瑞依舊很在意這些小細節的提升。

駕乘質感方面的提升在意料之外

有些出我意料的是新車在駕乘質感方面也做了提升。其實在新車亮相之前,我的猜測是新車會在設計和車機系統方面做更多的升級和調整,並沒有想到會在駕乘質感上下功夫。因為基於tnga打造的第八代凱美瑞在操控和行駛品質上已經很不錯了,尤其是在加強底盤剛性和降低車身重心之後。我的凱美瑞運動版在高速上下匝道即便是80km/h也是非常沉穩的。而且換個角度來看,現階段針對凱美瑞的駕乘質感進行升級似乎沒那麼必要,畢竟這並非消費者關注的重點,而且這部分的升級需要用掉更多的成本。如果換做其他品牌,可能不會這麼做。

        

質感上的提升主要在兩方面。首先是前面提到的nvh提升,第一次在後排加入了雙層隔音玻璃。而且全車用了更多的隔音材料,例如在中控中部、駕駛席下護板和副駕駛席下護板增加了13塊吸音棉,這樣能更徹底隔絕發動機艙的噪音。全車90%以上都採用的是隔音效果更好的白棉。另外車門飾氈換成了吸音效果更好的吸音材料,並在車身多處位置增加了吸音材料的覆蓋面積。

        

其次,新車在後懸掛上做了調整,雙叉臂式後懸架支撐性進一步增強,官方的說法是將後懸架的側傾剛度提升了20%(se/xse車型)以及6%(le車型)。這就意味著新車的動態穩定性和彎道表現會更好。另外新車也是首次採用擺動閥式減震器,這套減震器已經在雷克薩斯lm上得到應用,升級減震器後懸掛的舒適性也會進一步提升。

        

當然,這些變化具體表現如何,還要等到我親自試駕體驗之後才能給出更多的內容。我很好奇變化是否會很大?因為我覺得第八代凱美瑞在這些方面已經做得挺到位了。

如何看待第九代凱美瑞的變化?

2023年的年終,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內卷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小米、極氪、問界、小鵬、蔚來等品牌紛紛出招,讓人眼花繚亂。相比之下,第九代凱美瑞在媒體領域的聲量有些被壓下去了。

        

大家習慣了大開大合的過招以及令人吃驚的巨大變化,對於更有針對性更細微的變化不再敏感,覺得失了味道。這就像你吃慣了油辣重口的美食之後,很難再接受清淡素食一樣。

        

然而,劇烈的變化同時也帶來了赤裸裸的、甚至是惡意的競爭,用各類「聰明的」調侃、抨擊以及你死我活的攻擊進行對抗。這樣的對抗能否為消費者帶來切實的好處?能帶來多少好處?我覺得我們需要慎重考慮。

        

內卷能為我們帶來更好的車,但同時也帶有一定的盲目性。拼車輛的加速已經不顧實際的出行安全,對自動駕駛的宣傳與消費者的認知和接受能力出現了斷崖。有人不理解為什麼這麼多電動車,還有人去買燃油車?然而事實是2023年買燃油車的人依舊很多。變化是漸進的,更何況從零碳角度來說,電動汽車也不一定是最終的歸宿。

        

所以,雖然競爭壓力讓第九代凱美瑞會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但我對它並非抱有太多悲觀。前幾天,「長期主義」這個詞被多次提起,而我覺得凱美瑞可以說是長期主義所需要的典型。

那麼第九代凱美瑞還值不值得買呢?

我不是一個觀點極端的人,我也不想吹爆純電動車或者是傳統經典車型的任何一方。如果你想嘗試純電動車,如今已經有很多不錯的車型可以選擇,不必糾結於傳統。如果你想穩妥,或者是對純電動車有疑慮,那我依舊會推薦第九代凱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