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東怒懟懂車帝冬測,長城汽車也質疑

繼問界汽車回應懂車帝冬季性能測試結果以後,12 月11日,長城汽車也加入了車企發聲隊伍中,宣布將於12月14日舉行懂車帝冬季性能測試標準質疑溝通會,對懂車帝冬季性能測試中反映的汽車續航問題進行解釋。

電動車冬季續航問題為何爭議不斷?

1 問界回應、長城發聲,車企質疑冬測結果

近日,懂車帝漠河舉辦2023年「懂車帝冬測」活動,問界、小鵬、理想、比亞迪特斯拉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熱門車型參與測試。隨後,懂車帝發布《2023懂車帝冬測》報告,在插電混動組的「純電續航達成率」項目中,問界M7增程版以31.6%的續航達成率排名倒數第一,這一結果引發廣泛關注。

12月8日,問界汽車發布《無懼嚴寒,問界系列車型冬測表現官方解讀》稱,在該媒體(指懂車帝)公布的「插混組統一WLTC4標準純電續航達成率」結果中,問界新M7的純電續航為55.3公里。問界汽車表示,經測試媒體確認,車輛在正式測試前進行了共計71分鐘的空調製熱,在車內溫度達到24°C後,又持續制熱40分鐘。

在此過程中有十餘次開關車門、車窗的操作,其中最長時間超過3分鐘,大大增加了空調能耗,導致電量快速下降。在嚴寒極限及空調持續制熱的條件下,多次長時間開車窗、車門,嚴重背離用戶真實使用場景。另外,在車輛電量僅剩74.9%、搭載駕駛員及4個60公斤沙袋的情況下才開始測試,到電量為20.4%時增程器開始啟動,實際消耗電池電量54.5%,實現冬季極端天氣條件下純電續航55.3公里。」問界汽車表示。

對於該測試結果,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發文稱:「坑人的測試,誤導民眾!科學與嚴謹才是應該遵循的基本規則!」在余承東「回懟」後,12 月 11 日,長城汽車也宣布將召開「懂車帝冬測標準質疑溝通會」,會議內容涵蓋新能源汽車冬測的科學公正標準、純電續航測試的車輛整備標準、爬坡角度測試的車輛電量標準、爬坡距離測試的車輛制動標準等。

2 電動車冬季續航問題爭議不斷

冬季續航里程縮短、電池充電速度變慢、空調暖風系統耗電量大……當新能源汽車處於低溫環境時,電池電量和行駛損耗會加速衰減,汽車冬季續航「縮水」成了困擾新能源車主們冬季用車的難題。

在2022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直言,新能源汽車在低溫適應性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需要進一步創新思路、完善措施,著力解決相關問題。

一位不願具名的汽車業內人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此次懂車帝冬測結果的爭議點,在於消費者關心的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到底有沒有「大打折扣」,如果冬測結果和車企公開的標準續航里程數有較大出入,對品牌的產品口碑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現在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技術在不斷提升,許多品牌宣稱自己的產品續航里程能達到400至500公里,甚至更多。如果續航里程沒有其他損耗,那確實能夠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但在駕駛過程中,新能源汽車的標準續航里程與實際續航里程並不能做到完全一致,這也是消費者產生『里程焦慮』的原因。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冬季續航問題依然需要技術攻關,但企業也應如實告知消費者產品續航的具體情況,不應存在誇大的成分。」該汽車業內人士表示。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楊蓉 題圖來源:海沙爾攝 資料圖 圖片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