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出台促進汽車消費政策 汽車產業快速復工復產

每經記者:黃辛旭 每經編輯:孫磊

今年3、4月受疫情衝擊,部分地區汽車生產和消費受到影響。在此情形下,今年5月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推出600億元汽車購置稅優惠「大禮包」之後,各地方政府紛紛積極響應,先後出台汽車消費政策,促進汽車消費,使部分地區的汽車產業在短期內得以復工復產。

2022年6月,江蘇南京,當地舉辦新能源·智能汽車展促汽車消費引關注 視覺中國

整體來看,「加大新能源汽車支持力度」和「限購城市增發購車指標」是各地出台的促汽車消費政策的兩大特點。

具體來看,北京市在6月印發了《北京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增長的實施方案》,提出要大力促進汽車等大宗消費,2022年底前對符合條件「以舊換新」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給予最高不超過1萬元/輛補貼。在此之前,北京市2022年7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已全部配置。

上海市發布的《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中提出,2022年12月31日前,個人消費者報廢或轉出名下在上海市註冊登記且符合相關標準的小客車,併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萬元的財政補貼。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海市推出的純電動車置換補貼之外,上海嘉定區也加碼了購車補貼:車價15萬元以下補貼1萬元,15萬以上補貼2萬元。

深圳出台《深圳市關於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若干措施》中,提出對新購置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者給予最高不超1萬元/輛補貼。江西採用購車搖號抽獎方式刺激汽車消費,總獎金4600萬元,個人最高可中5萬元。此外,青島市、長春市等多地發放消費券針對汽車市場推出了專項促銷活動,且政策多傾向於新能源車

在增發購車指標政策方面,上海、廣州等多個汽車限購城市都宣布增加購車指標。其中,《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中稱,上海年內將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4萬個,並按照國家政策要求,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廣州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3萬個購車指標;深圳則直接新增投放2萬個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杭州將一次性配置4萬個小客車指標……

不過,汽車限購城市提供的新增指標針對不同人群在配置方式上有所不同。比如,深圳和杭州表示,將通過專項搖號的方式,向累計搖號超過一定次數的人群一次性配置新增指標。天津的規則則為將增投的增量指標平均配置到2022年6月~12月中,每月增加配置數量為5000個。

各地方刺激汽車消費政策出台後,業內人士紛紛認為,這些政策對汽車行業拉動效果會大幅超出4~5月疫情帶來的下行影響。

而汽車市場銷售終端也確實在各地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不斷升溫。乘聯會數據顯示,6月,國內汽車廠商產量與批發銷量分別為220.0萬輛和218.9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45.6%和42.3%,環比增長分別為31.7%和37.6%。而今年4月,國內汽車廠商產量與批發銷量分別僅為96.9萬輛和94.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1.1%和43%,環比分別下降46.8%和47.8%。

在近日舉辦的2022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暨高峰論壇上,商務部消費促進司汽車流通處宋英傑對今年的車市政策進行總結時稱:「(今年)6~10月,新車銷量同比增長超20%,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超10%,拉升同期社零總額增速超1%,對穩定國內經濟大盤發揮了積極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