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二十萬以下最聰明變速箱的馬自達6AT,為什麼這麼強?

馬自達作為一家相對小眾的汽車廠商,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理念,憑藉著一手魂動設計以及創馳藍天發動機技術,將自己的招牌打得十分出彩,馬自達既然將自己定位為一家技術為主導的廠商,除了發動機上當家的創馳藍天技術之外,在變速箱上的造詣也是非常出色的。

馬自達推出的6AT變速箱,號稱有著能夠讓駕駛者"人馬合一"的作用,盡情享受加速的樂趣,由A級車中的昂克賽拉,到B級車中的阿特茲,甚至是中大型SUV的CX-8,都有著非常不錯的操控感。

哪怕是一些大集團面對著變速箱研發方面的問題,都極其容易陷入困頓,而馬自達作為一家小眾車企,本應資金、專利、人員等原因,都難以企及一些大企業的體量,但是馬自達卻能夠憑藉著自己的實力造就出能夠媲美各大廠商推出的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變速箱呢?

在馬自達的6AT變速箱,在馬自達廠商的內部代號為FW6A-EL(橫置6AT),是一款由馬自達自主研發、自主設計、自主生產的變速箱,而很多車迷在試駕過馬自達的車型之後,對於馬自達變速箱的評價都是認為馬自達變速箱領先同類車型的水平,那麼究竟馬自達的變速箱究竟強在何處呢?

首先在馬自達6AT變速箱的結構上,採用兩套辛普森式行星齒輪組成的傳動方案,配合上三個制動器和兩個離合器形成的三個自由的行星機構,通過拆聯的形式實現6個前進檔。馬自達6AT變速箱在整體結構布局跟豐田縱置6AT的A761E變速箱有著頗多相似之處,以至於讓很多資深車迷認為馬自達的6AT變速箱是愛信的6AT變速箱特供版本,而這種看法其實是非常片面的。

在這兩家廠商所推出的6AT變速箱中本身是有著根本的區別,最顯著的地方就是在於豐田A761E變速箱為縱置而馬自達FW6A-EL為橫置;除此之外,馬自達的FW6A-EL變速箱在結構設計(愛信橫置6AT變速箱採用的傳動方式為萊佩萊捷式行星齒輪結構)和元件布置上,與豐田A761E變速箱也有非常大的差別,因此兩款變速箱實際上並沒有很大的關係。

馬自達生產的6AT變速箱,在整體的機構設計上非常有特點,採用了由愛思帝生產的扁平式液力變矩器,哪怕是在變速箱內部融入了三排行星排和三個制動器,以及一整套制動液壓系統也能夠確保變速箱體積的徑向可控性,不過多佔用發動機內部的空間;配合上多片式閉鎖離合器,工藝比萊佩萊捷式的結構更簡單、簡便、高效,使得整個行星齒輪組的閉鎖區間高達89%,在動力傳遞過程中,齒輪的接觸和傳遞變得更加直接,同時減振性能更強,提升了變速箱的傳動效率和響應性能。

如果馬自達6AT變速箱雞蛋挑骨頭地討論缺點的話,那麼就是變速箱中心的套軸層數較多,對於廠商的加工和裝配要求非常高。當然在變速箱的生產中也並非是馬自達去尋求愛信OMG代工的(馬自達分別在泰國春武里和日本防府擁有兩個變速器工廠)。

馬自達變速箱除開在大體結構上跟愛信6AT變速箱不同之外,儘管同是作為一款橫置6AT變速箱,在市場上有著非常多的對手,但是馬自達的6AT變速箱在齒比的設定上下了不少功夫,用以對應不同車型的性能需求,提升自身品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馬自達在設計變速箱的過程中,除了對變速箱的硬體基礎精益求精之外,在變速箱的TCU(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即自動變速箱控制單元)的調教也是馬自達所擅長的。馬自達在調教這款變速箱的過程中,除了考慮變速箱本身的機械質素之外,也需要考慮到所需要匹配的不同排量發動機,不同的車型上.

(馬自達MX5除外,馬自達MX5採用的是縱置後驅,馬自達無意專門為此車型開發一款變速箱,因此採用的是愛信縱置6AT變速箱);

其中更是加入了TCM自學習功能,使得馬自達的變速箱能夠貫徹"人馬合一"的理念,通過自學習模塊,收集駕駛者的駕駛習慣、操控數據等等,使得變速箱能夠優化改變變速箱的換擋邏輯,使得變速箱的升降檔能夠更貼近駕駛者的駕駛習慣,讓消費者享受到駕駛所帶來的樂趣,這一點是當前市場上其他同價位同級別車型中所沒有的功能,也是馬自達變速箱在市場上備受好評的原因。

綜上所述,馬自達的FW6A-EL變速箱憑藉著合理的結構設計,過應的機械素質,過渡平順的齒比,出色的換擋邏輯,聰明的自學習系統,使得這款變速箱能夠匹配上馬自達的創馳藍天,讓駕駛者感覺到了自然吸氣發動機獨特的魅力,也能讓消費者知道哪怕是阿特茲這樣的前驅B級車也具備有讓人印象深刻的駕駛操控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