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不一定跑得最快,但有可能跑得更遠。
由於環保低碳的迫切需要性,不少國家已經公布了燃油車禁售的時間。其中,通用汽車從2035年開始只銷售電動車的消息震驚了全球汽車行業:汽車製造商不得不加強電動化的力度,化工燃料供應商則需儘快尋找到石油和汽油的替代品。
對於即將到來的「電動未來」,人們似乎也已經做好了迎接的準備。
今天的電動汽車提供了以往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安全,綠色和高性能的駕駛體驗。而近年來在高壓物理,材料科學和先進電路方面的長足進步幫助這些變革成為現實:在中國,政府正在加快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並通過激發消費者對電動汽車需求和相應的激勵措施來解決空氣污染這一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能源大戰
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上,全球汽車行業的巨頭們一直存在著很多分歧,有的堅定選擇純電動,有的看好混動,還有的將目光移向氫能。
回顧剛剛過去的2020年,德日美中四個汽車產業大國卻在汽車電動化上達成了共識。
如今,隨著全球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石油消耗成為一個大問題。以我國為例,2019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高達70.8%,這一問題對德國和日本更甚,德國、日本石油對外依存度均接近100%。若遇「油荒」,這些汽車大國將會面臨銷量大幅驟減的風險。
用電力代替石油,即換一種我們有較優勢的能源。新能源汽車就是將驅動汽車的能量,從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的石油,變成了山西的煤、四川的水和張家口的風,可以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同樣,德國、日本也可以發展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對於環保問題,有人可能會質疑電池以及發電本身的污染。
針對這點,我們需要把握一個原則:分散的移動污染源治理難度遠比集中的固定污染源治理難度高。所以,治理排放超標發電廠的難度遠比治理上億輛尾氣超標汽車的難度小,這就是環保領域的降維打擊。
況且,石油屬於不可再生能源,汽油汽車燃油所產生的污染和對石油的消耗是不可避免的,相比之下,如果電力生產來自於清潔以及可再生的能源時,電動車就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環保。
速度劣勢
在賽車術語中有「加速快」和「最高速快」兩個詞。在飆車比賽中,「加速快」的車輛在比賽過程中達到較高的速度,但「最高速快」的車輛首先到達終點線。
電動車和汽油車的速度區別就在這兩個詞:前者能夠比後者起步加速更快,但是電動汽車不能更快地行駛,所以當起步之後持續較長時間時,汽油車最高速度確實具有性能優勢。
前特斯拉工程師達斯汀·格雷斯就此點解釋過:第一,電動車輛產生的扭矩比汽油車輛產生的扭矩大得多,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扭矩是驅動車輛前進的動力。第二,電動汽車的電動機消除了許多現代設計中對傳統變速器的需求,動力直達車輪,可即時加速,從而使電動汽車的起步速度更快。
電動汽車無論行駛多快都產生相同的扭矩,而汽油車則具有所謂的扭矩曲線,即在發動機功率範圍內產生最大扭矩的位置。不過,就像汽油車無法使用其額定功率的每一點一樣,大多數情況下,電動汽車也無法使用其全部扭矩。
就起步加速度而言,目前的電動汽車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是,電動汽車行業也意識到一個問題:如何提高汽車的最高速度才能使電動汽車可以完全替代汽油車?
究其根源,正是因為缺少變速箱設計,才會使電動汽車的最高速度慢於其他情況。而設計良好的變速箱,尤其是用於EV的變速箱,可以作為一種中介來幫助管理汽車的動力輸出和電池範圍。這將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行駛更長的時間,同時浪費更少的能量。
有了明確的目標,電動汽車未來之路想必會更加光明。
「一超多強」到「兩超多強」
從前的電動汽車天下,可謂是以特斯拉為首,雷克塞斯、寶馬、比亞迪等緊追不捨的「一超多強」局面。
而從 2020 年下半年開始,傳統勢力開始扎堆做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現象愈演愈烈。
在這之前,廣汽埃安,作為一家脫胎於傳統車企的造車新勢力,僅用了兩年時間便成功在市場上站穩腳跟,旗下多款面向主流競爭市場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尤其是廣汽埃安 AION S,這款中高端轎車是 2020 年純電轎車市場上數一數二的熱門車型,全年銷量僅次於特斯拉 Model 3。
有人預測,到了 2021 年,憑藉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繼續向好和廣汽埃安多年來的穩步向前,AION S 將成為國產 Model 3 的超級對手,使純電轎車市場形成 " 兩超多強 " 的格局。
2020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也的車型中有 8 款是純電汽車,除去宏光 MINI、歐拉 R1 這樣的 A00 轎車,銷量最高的兩款車正是當前市場上中高級純電轎車的代表廣汽埃安 AION S 和特斯拉 Model 3。值得一提的是,相比 Model 3 的狂飆突進,廣汽埃安 AION S 則重點突出穩紮穩打,自 2019 年中上市以來就一直處於熱銷狀態,2020 年銷量超 45萬台,成為進入中國品牌轎車銷量前十的唯一純電智能車,強勢挺進燃油車市場腹地,打開了純電新局面。
在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成績創下這一歷史的背後可以看出兩點趨勢:一是純電乘用車的佔比進一步提升至整體新能源乘用車份額的 82%;二是中高級純電轎車的市場份額提升至 34.3%,位列細分市場第一。這表明,新能源乘用車的主流技術路線仍是以純電為主,而純電中最有前景的當屬中高級轎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動車蓄電池的成本將會出現顯著下降,加上政策的推動,家家有輛電動車的情景相信不久也許就能看見呢。
(文/黃羽佳)
有圖,有文,有料,有趣
歡迎關注公眾號:在線車評
入駐平台:
【百家號】【今日頭條】【新浪微博】【易車號】【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