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佳兒說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預計會達到909萬人。這樣的數字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同學們都是「競爭者」。
不少高校為了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就會在學校內展開校園招聘活動,能夠更直接地幫助大學生更好就業。
一些高校每年可能都會舉辦秋季招聘會,那也有一些高校為了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的就業,可能會一年展開兩次招聘會。
校園招聘會
校園招聘會主要分為春季招聘以及秋季招聘,按照目前各高校的招聘會形式來看,舉辦的時間大概是在學生畢業前的1~2個月或者畢業後的1~2個。
但每次校園招聘會參加的人數也是比較多的,基本上全校的學生都會前往參加,所以按照這樣的方法提高學生就業率還是不太夠。
所以不少高校也是想到了這一點,除了在學生秋季畢業之外,還會在春季舉行一次校園招聘會,所以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重點關注一下。
除了校園的春季招聘會之外,很多事業單位企業也會在春季或者秋季的時候進行人才招聘,如果想要了解這些招聘信息可以前往招聘單位的官網。
不管是春季還是秋季,招聘主要面向的人群就是大學生。不少事業單位在進行招聘的時候,可能還會要求是應屆畢業生,這一點大家也要注意。
在不少用人單位看來,應屆畢業生像是一張白紙,想要培養他們也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這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事業單位進行招聘
根據目前社會上的企業以及事業單位的招聘時間來看,在今年的2月份已經開始陸陸續續對於大學生進行招聘了。
對於大學生們來說,如果能夠在畢業之後進入一個不錯的單位,工作是件非常開心的事情。在現在這個階段,大家最注重的應該就是工作的穩定性。
所以不少大學生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就會選擇一些工作穩定,薪資待遇較好的單位。比如說考事業編、公務員。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全國報考2021年公務員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千萬人,面對如此競爭激烈的考試,不少人也會轉而選擇報考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主要包含了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等方面,相關從業人員的薪資待遇也是能夠得到一定保障的,考核合格後還會轉為是編製人員。
但是大家也要注意想要進入事業單位進行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也是充滿了挑戰。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說,如果應屆畢業大學生想要進入事業單位進行工作需要符合哪些條件呢?
大學生想要進入事業單位,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個人能力
想要進入事業單位進行工作,首先就要擁有很強的個人能力。在相關專業領域方面要有一定的見解,另外也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基礎技能。
一些事業單位除了需要有專業能力之外,可能還會要求應聘者要有英語、計算機等等能力,具體的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招聘信息。
學歷、技能
不少事業單位在招聘過程當中會面嚮應屆畢業生進行招聘,對於學生的學歷要求大概就是專科及以上學歷,但一些地區的事業編人員學歷要求可能也是本科以上。
在相關技能方面也要有所掌握,具體的報考要求還需要大家參考一下招聘單位的招聘信息。
不能報考事業單位的人
事業單位在進行招聘時也會規定一些人員是不能報考的,那下面我們就按照部分地區的招聘要求來說一說。
「政審」問題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事業編人員也是屬於國家的公職人員,自然在招聘方面對於應聘者也是有一定的政審要求。
比如說曾經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公開開除公職、受過處分的人員是不能報考事業編考試的,這一點很多應屆生應該不會接觸到。
被辭退未滿5年的公職人員
另外對於一些被辭退的公職人員也有要求,一般來說被辭退未滿5年的也是不能夠成為事業單位人員。
在這裡大家要注意是「被辭退人員」,但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規定,比如說被辭退,這個年限就有著不同的要求。
現役軍人
另外就是現役軍人是不能報考事業單位的,這條規定可能也是針對於個別地區來說。但據我了解,絕大多數省份都有這樣的要求。
關於現役軍人不能報考事業單位的情況,歡迎各位神通廣大的網友們進行補充說明,有沒有地區是允許現役軍人報考的呢?
今日話題:你覺得事業單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