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與眾的駕駛感受,好靈、好整、好跟手?

2025年04月13日01:22:03 汽車 1732

在系統的開了ID. 與眾之後,感覺這車開起來好像更像油車,很靈、很整、很跟手,有點神奇。話說要做到這一點可不太容易,「很靈」意味著要輕盈、指向准;「很整」意味著車身一體性好,強度高;「很跟手」給多少有多少,調的細。

根據這幾點梳理了一下,其實核心就是50:50 黃金配重、轉向系統革新和48700Nm/deg 扭轉剛度,下面來看看這三點是如何實現如此絲滑的操控體驗的。

一、50:50 黃金配重的實現與操控價值

技術實現:ID. 與眾選擇了重新布局電池位置,利用「中置三明治」結構,把電池包重心布置在底盤中央。同時,白車身設計也有效參與其中,超過 80% 高強度鋼(含 29% 熱成型鋼),其中前艙縱梁、A 柱等區域使用 2000MPa 超高強度鋼,後地板橫樑採用航空級鋁合金,實現前後軸質量分配誤差的進一步縮小。

ID. 與眾的駕駛感受,好靈、好整、好跟手? - 天天要聞

從而將前後重量配比精準的控制在50:50,從而近乎實現一種絕對對稱的布局,而且重心因為電池包的存咋甚至還下移了,由此帶來的操控提升那就多了。

50:50 黃金配重解決了「頭重腳輕」的問題,SUV「推頭」問題會得到大幅緩解,同時彎道中後輪循跡性也很高,這在高速轉彎和變道時帶來的安全感和信心是極強的。

比如高速過彎時,前後配重一致,既不推頭、也不甩尾,再配合電車相應的迅捷,給人的感覺就是指哪打哪,一點也不亂動,彎道信心大抵就是這麼產生的。同時,50:50 黃金配重再加上前窄後寬的輪胎組合,還能解決濕滑路面起步前輪打滑的問題,

濕滑路面操控安全感顯著提升。

二、轉向系統革新,4.7 米最小轉彎半徑矚目

轉向系統革新:核心就是超短前懸設計和轉向齒條不等距排布。

這次ID. 與眾的超短前懸設計很極致,前輪心到保險杠距離僅687mm(比大眾燃油車縮短32%)。而且還同步擴大了前輪最大轉向角。相當於一方面縮短了,前半徑長度、另一方面增大了轉彎開角,這本來就能極大提升轉彎半徑了。

然後ID. 與眾這次還用上了可變轉向齒條,而且齒條行程硬生生拉長12%,讓前輪能擺出55度的誇張角度。再配合ZF第三代雙齒輪EPS系統和可變傳動比演算法,通過低速轉向比14:1→高速18:1的變化,來確保轉向手感的時刻精準。

ID. 與眾的駕駛感受,好靈、好整、好跟手? - 天天要聞

正是基於此,ID. 與眾得以實現4.7m的轉彎半徑,從而在城區用車場景下直接稱王稱霸了。

此老城區雙車道一把掉頭信手拈來,不要說相比傳統 SUV了,就是比高爾夫這種四米三不到的小車,轉彎半徑都多了0.7m。掉頭、轉彎少幾次倒車操作,一來免去了很多麻煩、二來也避免了尷尬。

而且這麼小的轉彎半徑,在跑山過連續彎道的時候簡直不要太爽。4.7 米半徑允許以更低轉向幅度切彎,入彎速度可保持更高的速度,出彎時車身回正更快,駕駛樂趣提升顯著。

三、48700Nm/deg 扭轉剛度的結構密碼

技術實現:高強材料+全新架構+全新工藝共築超強車身。

ID. 與眾這次的籠式車身,可以說是全方位進行了升級。首先是熱成型鋼應用十分豪橫,A 柱、門檻梁等 7 處關鍵部位採用 2000MPa 熱成型鋼,厚度 3.2mm,比普通高強度鋼抗變形能力提升 3 倍。

ID. 與眾的駕駛感受,好靈、好整、好跟手? - 天天要聞

然後電池包底部採用 6 根 2000MPa 鋁合金橫樑 + 1 根超高強度鋼縱梁,與車身地板形成「井」字結構。既能保護電池,又大幅提升了車輛扭轉剛度。

ID. 與眾的駕駛感受,好靈、好整、好跟手? - 天天要聞

最後是全新激光釺焊工藝的應用:車頂與側圍採用 5.6m 激光釺焊,焊縫強度達母材的 120%,替代傳統點焊減少 42 個焊點,整體強度更高。

通過這些全新設計,一方面強度上去了、另一方面車身整體性更高了。

比如通過減速帶或非鋪裝路面時,車身無鬆散感,路感清晰卻不生硬,後排乘客顛簸不適感會因為多餘晃動的減少而降低,兼顧操控反饋與乘坐舒適性。而緊急變線時,車身側傾更少,後輪循跡性更強,車身姿態可控性接近運動型轎車。

總結:技術協同的操控哲學

全部盤完,其實不難發現ID. 與眾 的這三個技術細節,很巧妙的將冰冷的工程參數轉化為可感知的駕駛體驗:50:50 配重讓車輛「聽話」,4.7 米半徑讓車輛「靈巧」,48700Nm/deg 剛度讓車輛「紮實」。這些特性並非為賽道而生,而是精準針對日常通勤的「高頻痛點」—— 城市擁堵中的靈活輾轉、複雜路況下的安全信心、長途駕駛的身心舒適。當技術最終服務於「人的感受」,操控便不再是專業測評的紙上數據,而是每個駕駛者能切實感知的「車隨心動」。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樂道員工炫耀賣爆了被沈斐批評:輕易立Flag不是樂道應該有的 - 天天要聞

樂道員工炫耀賣爆了被沈斐批評:輕易立Flag不是樂道應該有的

5月5日,有博主曬出一企業微信認證為樂道的員工發文稱,「曾經有個梗叫賣爆了,但是現在,咱們5月第一周銷量榜見。」對此,蔚來高級副總裁兼樂道汽車總裁沈斐轉發該貼稱,「不管多少好壞,大家都不用猜也別猜了……這位發帖同學已經被嚴厲批評了。輕易立F
【汽車人】美對汽車零部件加稅25%,大國博弈成焦點 - 天天要聞

【汽車人】美對汽車零部件加稅25%,大國博弈成焦點

美國對汽車零部件加征25%關稅,日本6萬億日元出口市場遭衝擊,首相石破茂怒批「絕對無法接受」。文 / 張恆當地時間5月3日,美國正式對關鍵汽車零部件加征25%的進口關稅。這項決定讓跨國車企如坐針氈,尤其是引發了日本政府的強烈不滿。對依賴出口維持產業動能的日本來說,這道關稅可謂是切斷了通往其最大市場的重要通道。數...
司機高反致特斯拉Model Y時速100衝出道路:沒起火沒爆炸 - 天天要聞

司機高反致特斯拉Model Y時速100衝出道路:沒起火沒爆炸

快科技5月6日消息,很多人喜歡自駕游,但有些地方可能伴隨著一定的危險性,比如高原地區。長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區的朋友在那裡可能會出現高反,如果恰好是在自駕途中,那麼就有有概率釀成事故,近日,一名特斯拉Model Y駕駛員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網友「秋名山老司機」分享了一段驚險的事故視頻,一輛Model Y在從稻城前往理塘...
多家車企4月新能源車銷量暴漲:比亞迪繼續領跑,吉利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144% - 天天要聞

多家車企4月新能源車銷量暴漲:比亞迪繼續領跑,吉利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144%

每經記者:段思瑤 每經編輯:余婷婷日前,多家車企陸續公布了4月份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段思瑤 制毫無懸念的是,4月,比亞迪以38.01萬輛的成績繼續穩坐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榜第一。其中,王朝網和海洋網累計銷量為34.71萬輛,騰勢汽車售出新車1.54萬輛,方程豹月銷超過1萬輛,同比增長375.8%。緊隨其後的...
少了「流量」「網紅」,這屆車展何以成功? - 天天要聞

少了「流量」「網紅」,這屆車展何以成功?

新華社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目前降下帷幕。與往年相比,今年的上海車展,顯得有些特別。熱搜不多,網紅減少,平靜中卻吸引了超過百萬人次的海內外觀眾觀展。被稱為目前全球頂級車展之一,少了些往年的喧囂和熱鬧,上海車展何以反而辦得很成功?
「新能源整車第一股」北汽藍谷擬募資60億,加碼新能源與智能化 - 天天要聞

「新能源整車第一股」北汽藍谷擬募資60億,加碼新能源與智能化

「新能源整車第一股」要融資不超過60億元。近期,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汽藍谷」,SH600733)發布公告稱,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0億元。資金用途方面,北汽藍谷稱,此次募資將投向新能源車型開發(50億元)及AI智能化平台(10億元)。此次發行對象為包括公司控股股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
Waymo 自動駕駛車隊規模突破 1500 輛,2000輛新訂單落地亞利桑那 - 天天要聞

Waymo 自動駕駛車隊規模突破 1500 輛,2000輛新訂單落地亞利桑那

IT之家 5 月 6 日消息,在自動駕駛領域深耕多年的 Waymo,多年來一直對其自動駕駛車隊中究竟有多少輛捷豹 I-Pace 電動汽車諱莫如深,這一數字涵蓋了用於測試和商業運營的車輛。周一,這家 Alphabet 旗下的公司終於透露了其車隊商業運營方面的一些情況。Waymo 表示,目前該公司已有超過 1500 輛商業運營的自動駕駛計程車(r...
奇瑞集團4月銷售汽車突破20萬輛,同比增長10.3% - 天天要聞

奇瑞集團4月銷售汽車突破20萬輛,同比增長10.3%

奇瑞集團4月銷售汽車突破20萬輛,同比增長10.3%出口8.8萬輛繼續保持中國第一 前四月累銷突破82萬輛奇瑞集團發布銷量快報:4月份,奇瑞集團銷售汽車200,760輛,同比增長10.3%。其中,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奇瑞汽車)銷售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