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五菱憑藉「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這句響亮口號,在國內市場賺足眼球,收穫大批消費者的青睞。從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五菱宏光,到一度火爆的宏光miniev,五菱似乎總能精準把握市場需求。但如今,曾經的輝煌逐漸褪色,五菱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營收跌破百億,為15年來首次,這到底發生什麼?
營收「滑鐵盧」或是預料之中
據財報數據顯示,五菱汽車在2024年營收為79.49億元,同比下滑24.2%,自2010年以來首次跌破百億大關,且2021年至2024年,營收已連續四年同比下滑。
這與五菱長期以來主打的低價策略有著密切關係,以五菱宏光miniev為例,主銷車型價格在4萬元左右,五菱繽果主銷車型也僅7萬元左右。
低價策略確實為五菱帶來可靠銷量,讓宏光miniev等車型銷量一度領先,但也極大壓縮了利潤空間。2024年上半年,五菱凈利潤僅0.97億元,單車利潤低至170元,在行業中處於墊底位置。
戰略失誤,質量問題頻發
五菱這種下滑現象並非偶然。中國乘用車市場整體在2023年同比增長5.6%,在大部分車企都增長時,五菱卻逆勢下跌12.31%,這也表明其問題很大原因源於內部戰略失誤。
尤其是依賴微型車市場,隨著消費者升級加速,需求也逐漸萎縮。五菱曾經幾款的「銷量王者」也被星越l、比亞迪宋plus等中高端車型取代,似乎暴露了低端市場紅利消退的殘酷現實。
另外,質量問題也逐漸顯現。在今年1月份,五菱旗下寶駿汽車的suv純電車型悅也出現剎車失靈,問題車型達百輛。這樣涉及車主們的人身安全問題,一時間迎來眾多輿論,也收到車主們的集體投訴。
寶駿方面很快做出回應,稱第一時間介入解決用戶車輛問題,相關的故障不叫「剎車失靈」,而是部分車輛存在軟體bug,導致車輛制動助力降級,同時車輛進入限速保護狀態。
但車輛故障的寶駿車主似乎不吃這套,甚至有車主認為是在玩「文字遊戲」,還有車主要求對其他沒問題的車輛進行全面檢查排除隱患。
不僅寶駿,被五菱寄予厚望的五菱星光同樣被頻繁投訴,問題包括故障燈亮、發動機聲音大、車內異響、欺詐銷售等。不過,最令消費者氣憤的不只是質量,更是五菱對問題處理的態度。
最為著名的當屬「遇到問題先撤稿,聽不聽勸再說」。面對投訴,五菱多次被指「掩蓋問題」-如向短視頻平台發送撤稿函,要求刪除負面視頻並道歉。這種先「解決提出問題的人」的公關策略,進一步損害五菱品牌信譽,似乎違背了「人民需要什麼就造什麼」的宗旨。
汽車網評:
若營收的持續下滑和質量問題的不斷發酵,只會讓五菱越陷越深。所以,五菱應該從源頭解決質量問題,重塑消費者對品牌信心,否則,只會讓「國民神車」稱號成為敘事的一道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