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關於阿維塔11追尾事故的維修賬單引發行業震蕩。3月22日,汽車博主「百車全說三刀」在微博披露,一輛阿維塔11遭追尾後定損金額達1.45萬元,其中後防撞梁總成、後組合燈總成等五項部件強制更換費用佔76%,噴漆工時費佔比24%。該案例將新能源車維修經濟性議題再度推向風口浪尖。
事故車輛左後部受損面積約0.3平方米,但維修清單顯示需更換五大總成件:
後防撞梁總成(單價4280元)採用7系鋁合金一體壓鑄工藝,變形後無法校正
後組合燈總成(單價2350元)集成ADAS校準模塊,強制更換
尾門外裝飾件總成(單價1870元)與毫米波雷達支架聯動,拆卸即報廢
保險杠及裝飾件(合計2530元)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不可修復
噴漆費用中,後保險杠與行李箱蓋雙工序噴塗佔64%,工時單價達780元/平方米,較傳統燃油車高出40%。
消息發出後,引發了不少爭議,網友爭議焦點集中於「換件優先」行業慣例。
理想L6尾門剮蹭案例中,燈組未損壞仍更換總成,定損1.7萬元
埃安S同等損傷維修費超2萬元,因電池包防護結構牽連拆卸
本田型格前大燈總成更換價7300元,燃油車備件體系成本優勢漸失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新能源車單次事故平均維修成本達1.2萬元,較2023年上漲18%,其中電子元件與輕量化材料更換成本佔比提升至67%。
阿維塔11採用的華為DriveONE電驅系統與寧德時代CTP電池包,要求碰撞後必須進行三電系統完整性檢測,單次檢測費超2000元。其車身架構中37個部件使用膠粘工藝,事故後分離即報廢。
行業人士指出,新勢力為追求車身剛性及續航指標,普遍採用「以換代修」策略:特斯拉Model Y後底板維修成本較鋼鋁混合車身車型高83%,小鵬G9車門模塊化總成更換費達1.2萬元。
陽光保險精算師透露,阿維塔11年均保費已從2024年的6800元漲至8500元,賠付率高達142%。二手市場方面,該車型三年保值率僅為52%,較同價位燃油車低18個百分點,事故維修記錄更導致殘值折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