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消息,彭博社稱,不少日系、美系車主開始改開中國汽車,不只是因為中國汽車吸引眼球,真正的競爭力在於價格優勢,以及不打折扣的駕駛體驗。
簡而言之,物美價廉。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汽車的出口量已經超過了日本,成為全球第一。
長久以來,中國的汽車工業一直落後於幾個主流發達國家,一直處在追趕地位,但是現在,中國汽車就像中國高鐵一樣,正在成為中國一張名片,獲得了全世界的廣泛認可。
這才是最重要的一點,當外國人看待中國汽車時,想到的不再是落後,而是先進,是創新,曾經被西方品牌壟斷的汽車市場,正在被一股來自東方的力量所改寫,一個由中國創新驅動的全球汽車新時代已經到來。
中國汽車出口
美國也擋不住
對於中國在汽車領域的彎道超車,美國、歐洲都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阻止中國汽車進入西方市場。但是歐美能夠阻止,只是一小部分國家。比如美國,只能限制中國汽車進入美國市場,不管是拜登還是特朗普,都沒辦法阻止中國汽車進入其他國家的市場。
歐洲也是一樣的,也採取了保護主義政策,但實際上,不少歐洲國家,仍然大量購買中國汽車。比如說比利時,就是中國汽車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
這些都說明,美國和歐洲的保護主義政策,面對優秀的中國汽車,根本不夠看。畢竟,消費者的最終選擇往往基於產品的實際價值。
在全球化的當下,試圖通過單邊限制,來阻擋一個具備強大競爭力的產業發展,根本不現實。
中國汽車出口
西方送上助攻
更尷尬的是,西方的各種限制措施,正在給中國送上助攻。
其一,歐美阻止中國汽車、電池,以及其他零部件進入,抬高了歐美本土車企的成本,導致他們的競爭力下降,中國汽車在其他國家的市場就更好賣。
其二,西方對中國汽車的限制,本身也是一種「打廣告」的行為。
就像華為遭到美國嚴厲封鎖一樣,反而讓全世界都知道了華為的技術有多麼先進,甚至引發了全球性的「華為熱」。
現在,西方對中國汽車的種種限制,也在起到類似的效果。它們越是阻止中國汽車出海,就越是吸引全球消費者的目光,讓他們產生「為什麼西方如此緊張?中國的汽車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的疑問。
這種好奇心,也會促使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嘗試中國汽車,最終反而擴大了中國汽車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中國汽車出口
提高自身競爭力才是正道
西方,尤其是美國,一直都是這樣的毛病,自己有問題,不給自己治病,光盯著別人了。
西方想要在汽車新紀元不掉隊,需要做的是擴大合作,積極發展自己的技術,而不是限制別人的進步。
一味地設置壁壘,搞小院高牆,根本無法真正阻止中國汽車在全球市場的崛起,反而會遏制自身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
與其花費精力去限制別人,不如將資源投入到提升自身實力上來,這才是西方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正確方向,總是搞歪門邪道,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多行不義必自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