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賣車測車的經歷告訴我,汽車圈從來不缺「驚喜」,但像這次豐田新卡羅拉這樣的「驚嚇」還真不多見。
上周剛從豐田試駕場回來,手還在微微發抖。不為別的,就沖這次他們的定價策略,我差點以為豐田的財務總監瘋了。 7.98萬的起售價?還真敢定!這是要把「神車」做成「平民車」啊。
外觀:保守派的叛逆
遠遠望去,這台新卡羅拉讓我想起了前幾天看的科幻電影。那個前臉,簡直就是在向所有老卡羅拉車主道歉:「對不起,我們以前的設計確實太養老了。」熏黑格柵配上那對「流動之眼」LED大燈,晚上點亮的瞬間,我差點以為在看奧迪。
記得去年跟豐田設計師聊天,他說這次設計團隊差點沒打起來。
保守派堅持「穩妥路線」,激進派要玩點新花樣。
最後的結果很明顯,激進派贏了。
那個三角車窗設計,第一眼看著違和,開了一天才發現這玩意兒是真好使,右前視野盲區小了不是一星半點。
內飾:老豐田終於開竅了
坐進駕駛艙,我直接愣住了。12.1寸的懸浮大屏,這是豐田?不對勁。記得前年測一台雷克薩斯,我還在吐槽他們的車機系統像諾基亞時代的產物。
這次可算開竅了,界面流暢度跟我用的iPhone差不多,居然還帶手勢控制。
不過說實在的,最讓我驚喜的是做工。摸著面板的質感,連接縫的處理,就這個價位來說,已經算得上是良心了。記得十年前測第一台卡羅拉時,內飾塑料味重得我開了一天就感冒,這次坐進去居然有淡淡的皮革香。
動力:套路你一下,但是套路得有水平
動力總成這塊,豐田玩了個漂亮的套路。1.2T和1.5L是給競品看的,真正的殺手鐧是那套雙擎混動系統。1.8L自吸發動機配E-CVT,實測百公里油耗4.3L,這個數據我反覆測了三次,就怕被人說造假。
但真正讓我眼前一亮的是那台GR版本。那天測試,我專門找了條山路。1.6T三缸機304匹馬力,媽呀,這哪是卡羅拉,簡直就是披著羊皮的狼。彎道極限時的表現,讓我想起了十年前玩的EVO,真不是吹。
操控:老司機的快樂,新手的福音
底盤這塊,我得先說個測試趣事。那天正好下雨,試駕場地濕漉漉的。我尋思著玩把漂移,結果車子穩得像釘在地上一樣。後來才知道,這套全新開發的底盤,光調教就花了兩年時間。
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的組合看似普通,但魔鬼在細節里。減震器的阻尼曲線設計得很巧妙,低速過坑窪柔軟,高速轉向支撐有力。玩過的都懂,這種調校最難。
價格策略:老豐田的新算盤
說實話,看到7.98萬的起售價,我第一反應是看錯了。這價格定得,簡直就是要在燃油車最後的時代放個大招。比起小米SU7 21.59萬的起步價,這價格確實香得很。
這兩車不是一個維度的產品,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給消費者多一個選擇也不是壞事。
不過話說回來,豐田這次的定價策略確實有點意思。低配版本打價格戰,高配版本特別是GR版本又往性能方向使勁,這是打算兩頭都要吃啊。
江湖經驗談
說到底,選車這事兒就跟談戀愛似的,光看配置表挑對象是不行的。我建議大家, 想買新卡羅拉的,一定要實際體驗一下混動版本,那個油門響應和百公里4.3L的油耗,絕對能給你不一樣的驚喜。
至於糾結要不要買純電動,我的建議是:看使用場景。 如果你家樓下就能充電,預算夠,想體驗新鮮科技,那SU7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你更在乎可靠性和使用成本,新卡羅拉特別是混動版本,依然是最理性的選擇。
只有開過的車才知道啥叫真實體驗。紙面數據再漂亮,也抵不過屁股的誠實。這一點,我這二十多年來測過的上千台車,都給了我同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