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家棟 編輯/高莘】
英國《金融時報》於當地時間2月10日報道稱,寶馬集團董事會成員高樂(jochen goller)表示,特朗普再度出任美國總統後,美國的電動汽車轉型將經歷「過山車式」變化。
高樂稱,「受(美國)新政府的政策變化影響,(該地區)未來幾年的電動汽車需求將放緩,但寶馬集團對美國燃油車和插電式混動汽車的銷售仍然保持樂觀態度。」
他還補充道,「這就是我們還在繼續投資內燃機的原因,我們同樣也正在投資插電式混動汽車,並推出純電動汽車。」
公開資料顯示,高樂於1999年加入寶馬集團,2018年起擔任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2023年,高樂正式升任寶馬集團董事,負責客戶、品牌及銷售業務。
目前,寶馬集團旗下擁有寶馬、勞斯萊斯、mini三個品牌,並在汽車動力領域長期保持多動力路線並舉策略。
蓋蒂圖片社
《金融時報》表示,寶馬的多動力形式策略要更優於其競爭對手。對於內燃機產品的堅持,令其在全球電動化需求放緩之際,市場表現優於更早全面投身電動化轉型的賓士與大眾;而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推新,則令其在該細分市場表現優於豐田與stellantis。
瑞銀分析師帕特里克·胡梅爾(patrick hummel)表示:「從運營角度來看,我認為寶馬在中國以外的市場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從電動汽車市場份額來看,他們已經達到了應有的水平。」
針對高樂表達出的對美國關稅壓力較為樂觀的態度,分析人士則表示,寶馬受特朗普關稅戰的影響較小,其在美國銷售的汽車中有65%採用本地化生產,而且寶馬還是美國的凈出口商。
但有分析認為,寶馬在中國市場仍面臨挑戰。花旗集團分析師警告稱,寶馬仍然容易受到中國市場的影響,該市場的高度競爭引發了汽車製造商的價格壓力。當前,寶馬在中國的銷量仍占其汽車總銷量的近三分之一。
高樂對此表示,「儘管中國不太可能恢復到最初吸引外資車企湧入的階段,但我們仍然看到該市場在增長,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參與這一市場」。他還補充稱,中國品牌迅速從外國汽車製造商手中奪取市場份額並不令人震驚。「從技術角度來看,這些(中國)汽車確實很棒,但我們也並不害怕」。
來源|觀察者網責任編輯 徐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