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州長批完特朗普關稅拿中國「擋刀」:中國最喜歡看我們削弱自己的汽車工業

2025年01月21日08:50:38 汽車 4745

【文/觀察者網 賴家琪】隨著特朗普即將開啟他的第二任期,共和黨把持著國會兩院,一些民主黨州長正探索如何在堅決反對特朗普的一些政策的同時,與他合作。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密歇根州民主黨州長格雷琴·惠特默(gretchen whitmer)1月15日在美國底特律車展上的演講提供了一個最清晰的例子。

底特律曾經是美國最輝煌的汽車城,與加拿大安大略省隔底特律河相望,是美加貿易的中心城市。

惠特默在這個城市的演講不可避免地提及了特朗普對加拿大的關稅威脅。她表示,使用關稅作為懲罰可能會「破壞供應鏈,減慢生產線速度,並削減邊境兩側的就業機會」。

在表達完對關稅政策的反對後,惠特默似乎是擔心特朗普會反擊,她又拿中國出來「擋刀」,稱對「最親密的貿易夥伴」征關稅可能會讓中國變得更加大膽。

密歇根州長批完特朗普關稅拿中國「擋刀」:中國最喜歡看我們削弱自己的汽車工業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1月15日,美國密歇根州民主黨州長格雷琴·惠特默(gretchen whitmer,中)出席美國底特律車展。 視頻截圖

「想想看:我們在密歇根州生產的所有汽車零部件中有70%直接銷往我們的鄰國……這個等式中唯一的贏家是中國,他們最喜歡看到我們削弱自己的汽車工業,這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惠特默稱,「我不是完全反對關稅,但我們不能把它當作『一刀切』的解決方案,我們當然不應該用它來懲罰我們最親密的貿易夥伴。」

惠特默舉例稱,汽車部件在生產過程中經常不止一次跨越美加邊境,每次都要徵收關稅,這可能意味著「你會花更多的錢來購買雪佛蘭silverado、修理福特mustang的發動機或更換吉普大切諾基的擋泥板」。

《紐約時報》指出,惠特默在談及關稅問題時,沒有說出特朗普的名字。但是,是特朗普在去年11月威脅要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產品徵收25%的關稅,直至毒品與非法移民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去年12月,多名加拿大省長敦促加政府「強勢回應」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一些省長主動提議,可用其「省內生產、出口美國的關鍵礦產和金屬產品」進行反制。

與對岸的惠特默一樣,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也軟硬兼施,一邊威脅要中斷對美國的電力供應,一邊拿中國「點」特朗普。他在當地時間1月14日宣稱,「我們面對25%的關稅,別無選擇」,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除了中國」。

根據底特律地區商會的數據,2022年,21%的美國汽車產自密歇根州,汽車工業每年為該州貢獻3040億美元,提供110萬個崗位,占該州勞動力的20%。

《紐約時報》稱,惠特默的這些評論是她的經濟願景,是她應對密歇根州汽車工業面臨的國內和國際挑戰、競爭的一部分。在整個演講中,她還承諾將開展兩黨合作。報道指出,在民主黨人於去年11月失去對密歇根州眾議院的控制後,這種方法變得更加緊迫。

「我們必須保持靈活,支持現有企業,也要贏得新企業,我們不能像一些極左翼和極右翼希望的那樣,單方面解除武裝。」惠特默告訴共和黨人,要真正修復該州的道路,需要新的收入,同時告訴民主黨人,還需要「財政上負責任地削減」。

惠特默明確地向特朗普示好,稱密歇根州人曾兩次支持她和特朗普,他們「希望我們能找到共同點」。《紐約時報》指出,這與一些民主黨佔主導地位的州的州長所採取的更具戰鬥性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在1月15日刊發的美聯社採訪中,惠特默呼籲「共和黨朋友」和「民主黨同胞」妥協。惠特默告訴美聯社,她與一些來自深藍州的同事分享過,密歇根州與他們的情況非常不同,「我有一個共和黨占多數的眾議院,現在需要合作」,「我必須確保我能夠施政,與聯邦政府的人合作,所以我不會像一些人那樣認為自己是反對派的領導」。

惠特默期待著「在就職典禮後加倍努力與特朗普建立聯繫」。她說,「特朗普總統關心密歇根州,他在密歇根州花了很多時間,密歇根州幫助他贏得了白宮」,「我想確保我們不要轉移注意力,我們應該專註於把關稅當作『手術刀』,而不是『大鎚』」。

惠特默在密歇根州出生、長大,後於2000年步入政壇,當選該州眾議院議員。2018年,惠特默擊敗密歇根州檢察長、共和黨人比爾·舒特(bill schuette)當選州長。2022年,惠特默順利連任。

一直以來,惠特默將自己定位為進步人士,與特朗普互相看不慣對方。去年在拜登退選後,外界紛紛討論誰將取代他成為民主黨總統競選人。當時特朗普在密歇根州舉行活動時調侃道,「瞧瞧這裡,有一個表現糟糕的州長,那就是惠特默。我倒是很願意與她在競選中一較高下」。哈里斯接替拜登後,惠特默曾為她的競選活動站台。

2020年,特朗普批評了惠特默嚴格的防疫政策,引發集會人群高喊「把她關起來」。惠特默隨後回應稱,特朗普對她的批評「難以置信地令人不安」,並指責特朗普「煽動國內恐怖主義」。

而現在,有著多年糾葛的惠特默決定與特朗普合作,「我不會去找架吵,我也不會在他們面前退縮」。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新央企」將落戶重慶,由朱華榮掌舵?長安稱未收到正式通知 - 天天要聞

「新央企」將落戶重慶,由朱華榮掌舵?長安稱未收到正式通知

繼中國長安更名辰致科技後,最近又傳出最新消息:與長安汽車密切相關的這家「新央企」總部落戶重慶以及由朱華榮掌舵。不過,長安汽車方面相關人士稱不知情,未收到正式通知。有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即將誕生的「新央企、新長安」為國資委直管的正局級單位,總部落戶重慶,掌門人正是現任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至於該正局級...
貨拉拉跨界造車走得遠嗎? - 天天要聞

貨拉拉跨界造車走得遠嗎?

當互聯網平台與製造業的邊界被逐漸打破,一場關於物流與造車的深度融合正在上演。近日,貨拉拉旗下多拉汽車首款純電廂式貨車「多拉八方」公開亮相,標誌著這家全球最大的同城貨運平台正式進軍新能源商用車製造領域。
13萬起的豐田bZ5,為何能讓特斯拉車主搖下車窗? - 天天要聞

13萬起的豐田bZ5,為何能讓特斯拉車主搖下車窗?

#智能駕駛輔助新星一豐bZ5實測#去年冬天在北京東三環的一次堵車中,我被隔壁車道特斯拉Model Y車主突如其來的搭訕驚到——他搖下車窗指著我的試駕車問:"兄弟你這車改得挺帥啊?"而這台讓他誤以為是改裝車的"未來戰士",正是剛上市的一汽豐田
開了5年多的皇冠,還能否找回當年「大皇冠」的尊嚴? - 天天要聞

開了5年多的皇冠,還能否找回當年「大皇冠」的尊嚴?

「潮汐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汽車市場,前幾年很多新能源品牌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發布各式各樣的車型,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優勝劣汰的原則也起了作用,如今還能發展的不錯的都說明確實力,而皇冠就是如此,2021年一汽豐田宣布皇冠品牌
11萬多拿下白色奧迪A4L,體驗德系豪華,家用代步好選擇 - 天天要聞

11萬多拿下白色奧迪A4L,體驗德系豪華,家用代步好選擇

作為奧迪品牌的全球銷量冠軍,奧迪A4自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48年的光輝歲月,歷經9代車型更迭,最終成為經典。自2003年引入國產,年銷不足7,000輛,再到今天,奧迪A4L已經收穫超過百萬用戶的認可,而這個數字每天仍在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