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SUV銷量前10出爐:自主品牌佔據七個位置!

2024年06月17日23:53:15 汽車 1393

SUV可謂是最符合國內市場需求的車型,在轎車銷量增長有停滯趨勢的時候,SUV領域依舊能保持高速擴張。而在5月份SUV銷量榜單前10位中,一些變化也值得我們來關注一下。


理想-理想L6

5月銷量:12,965台

5月SUV銷量前10出爐:自主品牌佔據七個位置! - 天天要聞


有大空間、大沙發、大屏幕,還有實用的增程式動力系統,理想L6可謂延續了理想品牌好賣的秘訣。即使如今潛在對手越來越多,理想L6也能依靠理想的品牌力輕易取勝。


吉利-星越L

5月銷量:14,230台

5月SUV銷量前10出爐:自主品牌佔據七個位置! - 天天要聞


星越L無論動力還是操控,其實都有和外國品牌一較高下的實力,而內飾和配置就更是加分項了。但在價格戰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星越L也不得不跟隨降價,讓銷量得以維持。


豐田-RAV4榮放

5月銷量:14,257台

5月SUV銷量前10出爐:自主品牌佔據七個位置! - 天天要聞


RAV4榮放賣得好,一方面是沒有短板,且使用成本低,另一方面當然是降價幅度足夠大了。有部分地區的報價甚至來到了12萬元出頭,能不令人心動嗎?


AITO 問界-問界M9

5月銷量:16,462台

5月SUV銷量前10出爐:自主品牌佔據七個位置! - 天天要聞


以智能化打開高端市場,也是中國品牌破局的一種思路,而問界M9就以銷量成績證明了這條思路的可行性。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不斷進步,肯定還有越來越多走高端化的車型陸續亮相。


埃安-AION Y

5月銷量:17,190台

5月SUV銷量前10出爐:自主品牌佔據七個位置! - 天天要聞


AION Y的銷量成績和網約車行業有相當程度的相關性,畢竟在大空間、長續航和高性價比兼具的情況下,的確很容易成為網約車行業的首選。


豐田-鋒蘭達

5月銷量:21,258台

5月SUV銷量前10出爐:自主品牌佔據七個位置! - 天天要聞


不知不覺,鋒蘭達的報價來到了8開頭,許多競爭對手悄然間銷聲匿跡,幾乎僅剩下同樣有大優惠的姊妹車型卡羅拉銳放與之搶蛋糕。應該說,豐田捲起來是真的夠狠。


比亞迪-宋PLUS DM-i

5月銷量:21,409台

5月SUV銷量前10出爐:自主品牌佔據七個位置! - 天天要聞


宋PLUS DM-i以更全面的配置和更用心的細節,一定程度上跳脫了10萬元級別SUV競爭中的血雨腥風,並以幾年來打下的口碑基礎,持續吸引消費者光顧。很顯然,這樣的狀態是許多競爭對手所羨慕的。


比亞迪-宋Pro DM-i

5月銷量:22,130台

5月SUV銷量前10出爐:自主品牌佔據七個位置! - 天天要聞


宋Pro DM-i的定位更加親民,和宋PLUS DM-i恰好形成了差異化,吸引了更多潛在消費者。可見,比亞迪的產品線策略是相當成功,對市場需求的拿捏也十分精準。


比亞迪-元PLUS

5月銷量:24,646台

5月SUV銷量前10出爐:自主品牌佔據七個位置! - 天天要聞


元PLUS不僅依靠全面的產品力,在國內市場熱銷數年,在歐洲、日本泰國等市場也積累了一定口碑,是一款十分出色的全球化車型。


特斯拉-Model Y

5月銷量:39,985台

5月SUV銷量前10出爐:自主品牌佔據七個位置! - 天天要聞


Model Y之所以賣得好,除了實力強大之外,也得益於特斯拉在新能源時代早一步打響了品牌力口碑,最終以口碑形成的護城河過得很滋潤。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從「500萬內最好」到「24%暴跌」,增程失寵了? - 天天要聞

從「500萬內最好」到「24%暴跌」,增程失寵了?

當第二季度實際交付量比預期下限還少1.5萬輛,所謂「訂單持續湧入」的場面話,在資本市場眼裡已淪為皇帝的新衣。理想汽車近日公布的交付數據,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汽車行業激起層層漣漪。2025 年 6 月,理想交付新車 36279 輛,
補貼後 8.98 萬!奇駿·榮譽上市!換新logo+懸浮大屏,搭2.0L四缸 - 天天要聞

補貼後 8.98 萬!奇駿·榮譽上市!換新logo+懸浮大屏,搭2.0L四缸

新款奇駿·榮譽版上市,共推2款車型,官方指導價11.98 萬起!國補好價 8.98 萬起!這價格實在很有殺傷力!同步還推出限時 8 打購車權益,買得起用得起!今年上半年,東風日產奇駿車繫纍計銷量1.9萬輛,為了進一步提升競爭力,2025款奇駿·榮譽來了,新車主要針對造型細節進行調整,內飾換裝12.3英寸懸浮式中控屏+最新車機系...
特斯拉公布Q2車輛交付量下降14%,但高於市場預期 - 天天要聞

特斯拉公布Q2車輛交付量下降14%,但高於市場預期

特斯拉公布第二季度交付約 38.4122 萬輛汽車,同比下降 14%,為連續第二個季度同比下滑。由於這一數據好於一些分析師的預期,其股價上漲近 5%。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去年同期交付 44.3956 萬輛,生產 41.0831 萬輛。關鍵數據如下:2025 年第二季度總交付量:384,122 輛;2025 年第二季度總產量:410,244 輛。根據 F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