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
作者 | 塞爾達
1月3日,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與東風集團旗下猛士科技簽署三年戰略合作協議。其中一個備受矚目的合作內容,是猛士科技後續上市的電動越野車型917車身上將印有「CATL Inside」標識(CATL是寧德時代英文縮寫)。
這對寧德時代和整個汽車行業都意義非凡,進一步體現了產業鏈正在重構。
在傳統燃油車時代,中游企業一般都隱身在車企背後,汽車車身上不會出現它們標識。不過,隨著汽車行業整體向智能電動化轉型,汽車產品性能不再取決於發動機,而是由電池和智能化功能體驗取代,中游企業的標識也開始走向C端。
對於寧德時代來說,它確實有著比競爭對手品質更好、壽命更長的產品,但這些特點並不容易被消費者感知,尤其在汽車行業深陷價格戰、電池產業競爭越發激烈的背景下,即使是技術實力過硬的寧德時代也無奈地陷於被動。
因此,寧德時代有意通過更潛移默化的方式佔領消費者心智,希望在與車企合作並突出自身品牌的過程中,形成一種「買電動汽車認準寧德時代電池」的觀念,由此反向影響下游車企的電池採購決策,從而在越發激烈的行業競爭環境中取得優勢。
被寧德時代標識賦能後的猛士,能否成為重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標杆性產品,對寧德時代乃至整個中國新能源車行業都有巨大的參考意義。
東風深度捆綁寧王
根據前述合作協議,除了標識上車,寧德時代還將作為猛士科技動力電池的首選合作夥伴,全力支持其整車開發及生產,並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動力電池產品和服務;
此外,雙方還將在新型電池產品開發、神行超充電池應用、科技創新項目、市場推廣等多個維度展開緊密合作,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車行業合作的新範本。
猛士科技成立於2022年1月,是東風集團下屬企業,後者正將其打造成獨立的豪華電動越野品牌。
猛士科技首款車型猛士917於2023年4月發布,9月開始交付。2023年11月,猛士科技高層人士稱,猛士917已收到超過5000輛訂單,2023年交付1000至1200輛。
這款車被譽為「中國豪華電動越野第一車」,分為增程式和純電動兩個版本,起售價分別為63.8萬元和69.8萬元,增程式版本電池續航里程為200公里,純電動版本續航里程為505公里。
在猛士917車型中,包括純電和增程式四款車型已經全部裝配了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芯。其中,純電車型的電池包容量達到了142.7度,CLTC續航里程為505KM,增程式車型的電池包容量為65.8度,純電續航里程為200KM,電池均支持快充。
實際上,寧德時代近期和猛士科技在包括「標識上車」等方面的更深入合作,似乎早有伏筆。
東風旗下另一品牌——嵐圖汽車,早就與寧德時代展開深入合作。
去年11月2日,寧德時代與嵐圖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超充技術、電池安全以及大數據領域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並同步拓展海外業務,共同推動電池技術創新和全球化布局。
此外,雙方還將在電池安全領域進行深度合作研發,共同打造「移動堡壘級」的安全電池,並在大數據領域持續對接擴展,建立完善的信息網路,以實現全生態管理閉環。依託電池大數據領域的先發優勢,雙方還將圍繞用戶需求為市場提供更為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產業鏈重構
在傳統燃油車時代,中游企業一般都隱身在車企背後,汽車車身上也不會出現它們標識。
這背後反映的,其實是汽車產業鏈各部位話語權的強弱。在過去的汽車供應鏈,車企一直站在金字塔頂端,零部件企業則層層分級,界限分明。
然而,隨著汽車行業整體向智能電動化轉型,汽車產品性能不再取決於發動機,而是由電池和智能化功能體驗取代。對於大多數車企來說,後面兩項都不是擅長的領域,強勢零部件企業開始起行業主導地位,車企話語權由金字塔頂滑落。
上汽集團技術負責人曾舉例介紹,汽車駕駛感取決於車輛底盤前後配重平衡,寶馬汽車駕駛感最好,就是因為掌握了發動機布置和底盤調校獨門秘籍。
不過,電動汽車電池平鋪在車輛底部,很容易就能實現平衡。同時,電的響應速度更快,電動汽車加速性能可以超越百萬元級的豪華品牌燃油跑車。
此外,智能電動汽車也重構了電子架構。電動汽車結構簡單,能夠持續給車輛電子系統供電,形成智能化基礎。汽車各項功能可在生命周期中持續遠程升級,像手機一樣常用常新。
最近寧德時代和東風集團的合作,以及後續的標識上車,就是產業鏈重構過程中,中游逐漸為王的證明。
寧德時代成立於2011年12月,只用了短短六年時間,就奪取了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冠軍,並保持至今。
2023年7月,美國《汽車新聞》發布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榜單首次納入電池企業,寧德時代直接「空降」至第五名。這是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首次進入前十名。
此外,寧德時代同樣在技術研發上走在前沿。
2023年11月,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在一場行業論壇上稱,公司正在開發滑板底盤,將在2024年三季度量產。滑板底盤是將電池、電驅和電控等車輛控制系統全部集中在標準化底盤上,不同車企可在此基礎開發車體。行業認為,這是下一代汽車底盤技術。
寧德時代甚至還向西方「反向」輸出技術,一改中國汽車工業過去多年只能作為「學生」的角色。
近日,福特汽車宣布重啟與寧德時代合作的電池工廠項目,計劃投產時間仍為2026年。福特汽車投資35億美元全資擁有這座電池工廠,寧德時代會提供工廠籌建和運營服務,許可福特汽車使用相關電池專利技術。
如果順利建成,它將是美國第一家磷酸鐵鋰電池工廠。
效仿華為
在中國汽車行業內,第一個推出部件企業標識的是華為。
2019年4月,華為宣布進軍汽車業,隨後設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單元,使用華為全套智能解決方案的車型在尾部印有「HI」標識,意為「Huawei Inside」。而寧德時代的「CATL Inside」,就頗有致敬華為「Huawei Inside」之意。
寧德時代通過推廣標識加速走向C端,主要與電池行業的競爭越發激烈、自身市場份額備受衝擊有關。它希望以自身品牌加強與車企關係,在賦能下游車企同時,也可以反向影響車企的電池採購決策。
動力電池按照正極材料劃分,主要有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兩類,二者各有優劣。三元電池能量密度高、快充性能好,但使用貴金屬多,成本比磷酸鐵鋰電池高。
過去,寧德時代曾同時為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第一名,但目前比亞迪在磷酸鐵鋰電池領域已實現了反超。
2023年前11個月,比亞迪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佔比為41.1%,寧德時代為33.9%。一年之前,寧德時代市場佔比為43.7%,比亞迪為37.1%。此外,還有眾多二線電池企業低價搶市場。
與此同時,儘管寧德時代在三元電池市場仍然佔據絕對優勢,但三元電池的市場份額正在喪失,磷酸鐵鋰電池憑藉價格優勢逆轉成為市場主流。2023年前11個月,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佔比為67.6%。
這使得比亞迪步步緊逼,寧德時代市場地位受到挑戰。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統計,2023年前11個月,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車量市場份額為42.9%,相比2022年同期的48.1%,下滑明顯。
有車企技術負責人表示,在國內市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一家獨大佔據份額超三分之一,整車業務拉動自身電池增長。寧德時代則在其餘三分之二市場中和眾多對手拼殺。
同時,比亞迪正在形成整車和電池業務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9月5日,瑞銀證券發布報告稱,依靠垂直整合優勢,比亞迪的成本控制能力甚至領先特斯拉,特斯拉恰好是寧德時代的重要客戶。
市場競爭環境惡化、比亞迪步步緊迫,寧德時代正面臨巨大壓力。2023年上半年,寧德時代產能利用率降至60.5%,相比2022年全年下降近23個百分點。
對此,寧德時代打算通過技術優勢反擊。
8月16日,寧德時代發布可實現超快充的磷酸鐵鋰「神行電池」。同時,寧德時代M3P電池即將量產裝車。行業人士將這種電池稱為磷酸錳鐵鋰電池,它被認為是磷酸鐵鋰電池的升級版。
不過,中國新能源車行業正深陷價格戰,寧德時代希望憑藉技術獲得優勢恐怕並不容易。
一名二線電池企業人士判斷,寧德時代產能激進擴張,無法承受市場份額持續下跌,到了某個臨界點,肯定會挑起價格戰。
接近寧德時代的人則認為,相比競爭對手,寧德時代產品品質更好、壽命更長,但這些特點不容易被消費者感知,反而是價格更具誘惑力。當前市場上呈現出高端車型用寧德時代,中低價位車型用其他企業電池的局面。
這使寧德時代開始嘗試突出自身品牌,在華為鴻蒙智行合作車型智界S7和問界M9發布後,寧德時代均推出相應宣傳片,強調「CATL Inside」,也出現近期的與猛士科技「標識上車」的合作。
顯然,寧德時代希望通過各種方式影響消費者心智,形成一種「買電動汽車認準寧德時代電池」的氛圍,從而在惡劣的競爭環境中取得優勢。
參考資料:
財新《「寧德時代Inside」標識上車 東風猛士車型首試》
財新《汽車大決戰》
財新《比亞迪和「寧王」電池爭霸:新能源車全線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