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摩托車你知道哪些,除了耳熟能詳的豪爵、春風以及錢江以外,還有哪些品牌是曾經的國產摩托車銷量的王者,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些品牌的輝煌時代。
由於地勢和政策原因,在山城重慶誕生了非常多的摩托車廠家
中國企業500強的隆鑫,於1993年由創始人塗建華建立,目前公司員工九千名,在全國擁有20餘家控股和參股公司,2019年時出口創匯位居行業榜首,發動機銷量位居行業前兩位,旗下水冷150CC和500CC發動機這兩款重量級產品,在國產非常多的車型上都能見到隆鑫這兩台發動機的身影,無極機車正是隆鑫旗下一個非常年輕的品牌於2018年正式上市。隆鑫歷史最高銷量118.3萬輛。
宗申摩托,創始人左宗申於1992年創立,是一家大型民營科工貿集團,旗下擁有宗申動力以及30家控股子公司,目前具備年產摩托車200萬輛、摩托車發動機400萬台的生產能力,擁有玩樂型摩托車品牌賽科龍摩托,以及合資生產宗申比亞喬和阿普利亞的車型,在工廠智能化方面,宗申的實力強勁走在國產品牌的前列,並且在新能源領域宗申也已開始布局,於2016年創立宗申森藍品牌。宗申最高銷量124.3萬輛
力帆摩托,扎西德勒,這句非常魔性的廣告詞直到今天還一直流行在短視頻平台,這家1995年上市的企業,曾一年狂賺6億,尹明善作為力帆創始人在2010年時就問鼎重慶首富,隨後力帆進軍汽車行業,可由於資源控制不合理以及產品嚴重的質量問題,導致力帆科技破產重組,雖說力帆還是上市公司,但是力帆的摩托和汽車的消息也越來越少,人們談論更多的是力帆公子跑車的傳聞。 巔峰時期最高銷量184萬輛。
中國嘉陵集團,始創於1875年,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旗下成員企業,1979年嘉陵實施「軍轉民」開發生產摩托車,也是中國摩托車產業的奠基者和引導者,嘉陵七零摩托車是多少人曾經的記憶,在1984年時和本田合作,整車進口國內組裝,現在嘉陵推出了旗下主打年輕人的品牌,嘉陵COCO,又重新回到大眾視野,這個品牌主要以小排量玩樂型彎梁以及踏板車為主。巔峰時期最高銷量108萬輛
重慶高金動力,這是一家比較年輕的廠家,於2006年成立屬於中外合資企業,在2020年時發布第一款車型GK500的時候技精四座,網友們才發現這家原本只為其他品牌提供發動機的廠家,在摩托車整車製造上的實力也不容小覷,此後他們就開始深入大排量摩托車的開發當中,目前國產最大排量公升級復古車就是高金GK1200,由於高金在車輛上大量使用金屬件,所以網友們戲稱為金屬狂人。
珠峰凱越機車,這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成立時間不到六年,專業賽車手出身的張雪做為凱越品牌創始人,專註機車性能成為了他們追求的一個目標,凱越摩托車無論在動力性能還是整備質量上,都追求極致,雖然在銷量上比不上一線品牌,但是在各種國際賽事上你總能見到凱越的身影,希望後續能多出一些小排量通勤車型,以滿足更多網友的需求,這也是個人比較看好的摩托車品牌。
輕騎摩托,前身為中國輕摩托車集團總公司,目前有江門輕騎與濟南輕騎兩個生產基地,公司擁有完整的摩托車整車及發動機裝配線年產摩托車80萬輛、發動機100萬台的生產能力,20世紀90年代初濟南人結婚都要三金一木,而「一木」就是輕騎木蘭摩托車,如今輕騎的車型在國內市場中的份額比較少,不過和鈴木合作之後,鈴木優優和優Y的火爆,也讓輕騎的這個品牌再一次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巔峰時期最高銷量超100萬輛。
心隨我動大陽摩托,如果非常熟悉,那恭喜你暴露年齡了,作為老牌摩托車生產企業,目前是洛陽北方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與泰國正大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在1992年共同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目前具備100萬摩托車的年生產能力,在國內市場,大陽中小排量踏板車發展迅速,尤其是125和150混動系列,在動力水平上領先同級。巔峰時期最高銷量120萬輛。
風馳天下,大運摩托,相信80後的小夥伴都聽過這句廣告詞,大運摩托,成立於2004年坐落在廣州市,巔峰時期的大運,生產銷售40多個型號摩托車,擁有6條摩托車生產線,具備年產150萬輛整車及200萬台發動機的生產能力,不過隨著禁摩令的實施,和很多摩托車企業一樣,大運摩托也開始走向下坡,再加上企業自身發展轉型的變慢,使得目前在市場上,並沒有太過亮眼的車型出現。巔峰時期最高銷量150萬輛。
傑迪摩托,可能很多小夥伴不知道這個品牌,他的前身是濟南輕騎警用摩托車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警用摩托車生產商,公安部指定的首批警用摩托車生產定點企業,所以大家接觸得比較少,傑迪摩托於2016年才慢慢開始轉型生產民用摩托,不過剛一上來直接王炸開場,傑迪直接推出了750排量的仿賽以及復古車型,隨後在車展上亮相的K333仿賽,更是收穫網友的一致好評,只可惜目前傑迪車型以及排量都還不夠豐富。
以上國產摩托車品牌,大家覺得應該算是幾線摩托車廠家呢?你們還知道哪些廠家,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