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價格戰,雷克薩斯RZ來了!全新電動SUV,價格是亮點

2023年02月02日18:26:31 汽車 1090

春節剛過,雷克薩斯又將有一款新車型上市,這款新車的定價要比同級別的BBA便宜不少,但是價格又要比二線豪華品牌凱迪拉克捷豹,沃爾沃的新車貴了一些,該新車就是雷克薩斯的RZ。雷克薩斯RZ的廠家指導價為37.5~46.5萬元,目前該新車已經得到曝光,一共提供三種不同的配置。有意思的是,該新車並沒有採用自然吸氣引擎,也沒有採用雙擎版本,反而全系都是純電驅動,這就特別有意思了。

那麼這款新車的加入會不會對我們造車新勢力產生較大的影響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款新車。

主打價格戰,雷克薩斯RZ來了!全新電動SUV,價格是亮點 - 天天要聞

先說外觀設計,雷克薩斯RZ的外觀設計基本也續了燃油車的設計理念,紡錘體的進氣中網在這款新車上依然可見,只不過變成了全密封的設計,所以氣勢上稍微減弱一些。此外,新車的大燈依然是LED遠近光大燈以及LED日間行車燈融為一體化的設計,這在燃油車上也是比較普及的。

主打價格戰,雷克薩斯RZ來了!全新電動SUV,價格是亮點 - 天天要聞

從車型的側面來看,其實不太容易看得出來這是一款新能源汽車。懸浮樣式的車頂,18英寸的輪轂,這些都是燃油車的常規設計。但是在左側翼子板位置新車匹配了充電口,所以也點明了該新車的身份。

主打價格戰,雷克薩斯RZ來了!全新電動SUV,價格是亮點 - 天天要聞

尾部設計,如果不告訴你這是一輛雷克薩斯,相信絕大部分小夥伴都以為又是自主品牌出了某一款新能源汽車吧?雷克薩斯的車標已經被放棄,取而代之的是英文LOGO,並不太醒目。此外,貫穿式的尾燈也採用了比較多的網紅化元素。有一說一,整個新車的外觀設計並沒有給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車身數據部分,雷克薩斯RZ的長寬高分別為4805/1895/1635mm,軸距是2850mm,車身數據也是比較中規中矩的。

主打價格戰,雷克薩斯RZ來了!全新電動SUV,價格是亮點 - 天天要聞

看到內部設計,我覺得雷克薩斯還沒有做好全面轉型新能源汽車的準備。內嵌式的屏幕,全液晶的行車電腦屏幕,怎麼看都是燃油車版本改進過來的,設計上有太多燃油車的痕迹了。不過為了照顧到追求駕駛樂趣的消費者,該新車的方向盤使用的是遊戲手柄造型的設計,但是在低中配車型上大概率會使用採用圓形的方向盤。

主打價格戰,雷克薩斯RZ來了!全新電動SUV,價格是亮點 - 天天要聞

該新車全系匹配了L2級別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只不過配置有高有低。比如開門預警只有在旗艦版車型上才有,併線輔助也只有高配車型上才有。低中配車型只有倒車影像,連常規的360度全景影像都沒有。

主打價格戰,雷克薩斯RZ來了!全新電動SUV,價格是亮點 - 天天要聞

動力系統,雷克薩斯RZ採用的是純電機進行驅動。有意思的是,該新車全系都是雙電機引擎,電動機總功率230馬力,匹配的是三元鋰電池,新車的CLTC工況下純電續航里程分別為520km以及455km。

主打價格戰,雷克薩斯RZ來了!全新電動SUV,價格是亮點 - 天天要聞

其實這款雷克薩斯RZ瞄準的是一線豪車與二線豪車之間的空白部分,但是很明顯,那些傳統豪車在電動車領域至今沒有太多實力的新車,所以這款雷克薩斯RZ依然是要競爭造車新勢力。很明顯,這款新車並沒有出現太多可玩性的設計,那麼你覺得這款純進口的雷克薩斯SUV前景如何呢?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智駕」正名讓自動駕駛走向正軌 - 天天要聞

「智駕」正名讓自動駕駛走向正軌

"智駕"正名讓自動駕駛走向正軌。"智駕"不再神秘,車企調整宣傳策略,自動駕駛邁向安全新階段。隨著新能源車自動駕駛系統的不斷升級,"智駕"這一模糊概念逐漸被質疑。5月6日,小米、理想、蔚來、小鵬等多家車企將自家智能駕駛系統名稱更改為"輔助駕駛
理想i6:與奶爸車劃清界限 - 天天要聞

理想i6:與奶爸車劃清界限

當理想i6以一種「不像SUV也不像MPV」的姿態亮相的時候,很多人都還在糾結它屬於哪個類別。實際上,它已經不打算被歸類了——它來乾的,是把純電SUV這塊看似繁榮實則虛胖的市場直接連根拔起。看清楚,現在市面上20萬以上的純電SUV里,有幾台是真的「剛需」?你真打算開Model Y翻山越嶺?用蔚來ES6去沙漠露營?城市用戶買這些...
大眾確實深陷「價格戰」!速騰一口氣降5萬,1.5T版性價比太高了 - 天天要聞

大眾確實深陷「價格戰」!速騰一口氣降5萬,1.5T版性價比太高了

新能源汽車確實很好,用車成本低,配置還很豐富,但是在國內汽車市場還是有很多人喜歡油車,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市場,很多朋友外出幾千里務工,新能源汽車確實有續航焦慮,不能滿足這一部分用戶的需求。加上最近兩年,新能源的蓬勃發展對於傳統油車市場造成了很大的衝擊,油車價格也大幅度下跌,很多車型都跌至冰點,比如說大...
李想「不想造車」的背後,其實是想造「司機 Agent」 - 天天要聞

李想「不想造車」的背後,其實是想造「司機 Agent」

李想認為,理想汽車的智能化原創性已超增程。作者|曹思頎 周永亮編輯|靖宇五個月前,李想高調地宣布了將 All in AI,表示理想要從一家智能汽車公司,轉型邁向一家人工智慧科技公司。而這次,李想帶著全新的 VLA(Vision-Language-Action)模型走到了公眾面前。此前,VLA 已經在 3 月的英偉達 GTC 大會上首次發布,它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