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令人振奮的事情就是國產汽車崛起,在蟄伏十餘年之後,國產汽車終於走上新能源之路,爭得先機積累技術實現對合資品牌的彎道超車。和國產汽車一樣,國產電視在OLED和MiniLED的線路之爭上再次做對選擇,MiniLED先驅品牌TCL電視依靠MiniLED產品今年雙十一順利奪下五項銷量冠軍,TCL電視銷量排名持續霸榜個平台第一。
關於OLED和MiniLED的線路之爭其實是近年電視圈的熱門話題。最開始,國內以TCL為首的一批國產電視開始向MiniLED轉型,而其中TCL是轉型最為徹底的一個,如果仔細看TCL的新品就知道,TCL幾乎已經放棄OLED電視,新上市的產品要麼是MiniLED電視,要麼就是具有背光分區的液晶電視。而在國外,三星是比較側重MiniLED電視的,三星今年也有不少新款MiniLED電視上市,索尼雖然入局慢,但是今年也開始有MiniLED新品上市,LG因為是OLED面板資源商,對MiniLED依舊躊躇不定。
可以看出,在新舊路線之爭下,即使是大廠之間,也是有分歧的。不過有分歧就代表著有機會,就像當年諾基亞選擇塞班,蘋果選擇IOS一樣,蘋果依靠IOS優勢淘汰掉了原先的業內老大。
對於電視來說也是這樣,MiniLED技術的出現使得液晶電視逐漸在各方面超越OLED電視,MiniLED電視背光源可以塞入更多燈珠提高亮度,也可以提高背光分區數量實現更精確的控光效果增強對比度,使畫質可以趕上甚至超越OLED電視,然後MiniLED電視還有這OLED無法達到的高壽命。綜合來看,MiniLED電視的優勢勝過OLED電視太多太多。
而且像TCL電視這樣第一批入局MiniLED賽道的品牌,早早就積累了不少MiniLED技術,並且建立起了自己的技術護城河。舉一個例子,MiniLED電視是液晶電視,選擇VA軟屏還是IPS硬屏是個問題。TCL和其它品牌不一樣,一開始就選擇了VA軟屏,並且對VA軟屏設計了自研的A++蝶翼排列,將電視對比度提升了5倍,並使得電視擁有極好的控光效果。而有些品牌則採用了IPS軟屏,並且沒有對此優化升級,電視出現漏光、綠屏、花屏等問題。
這一事實使得電視品牌開始認清,IPS硬屏只適用於亮度不高的手機電腦等小屏產品,並且使用在電視上發揮不了IPS硬屏可視角度高的作用,反而VA軟屏與MiniLED更有兼容性,可以獲得更好的畫質表現。
這次TCL電視銷量排行第一的事實也印證了MiniLED電視的可行性,大眾還是更容易接受畫質不錯、更耐用、價格相對較低的高質價電視。TCL電視以及國產電視選擇了MiniLED路線,也是選擇一條國民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