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換班主任了,孩子不適應怎麼辦?

新學期新氣象,新的學年開始,孩子的班級有什麼變化嗎?比如班裡來了新同學,或者換了新老師。

前者是孩子們都歡迎的,而後者就比較複雜了。如果孩子說起新來的老師時是笑嘻嘻的,都是說老師的優點,恭喜你!這說明孩子適應能力很強;如果孩子說起新老師都是抱怨,甚至愁眉苦臉,你就要警惕啦,這其實是孩子和原來老師的分離焦慮,需要家長幫助孩子調整,儘快適應才行。這樣的話,換老師也能成為孩子成長的契機,提升孩子的適應力。

個別孩子會因為換老師情緒失落,甚至影響學習成績。下面這個孩子的經歷就很有代表性。

新老師來了,

我的成績下降了

14歲的小鷗

「上完第一周的課,數學老師告訴我們,他要被交換到別的學校任教一個學期。我聽了好難過啊,因為他是我最喜歡的數學老師。新數學老師來後,我更難過了,因為他人很嚴肅,教的課很枯燥,幾次考試下來,我的數學成績下滑了很多。我該怎麼辦呢? 」

此外,小鷗不光成績下降,日常情緒也很差,讓父母非常擔心。

對於這種情況,心理諮詢師為小鷗父母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四個建議:

首先,小鷗以前天天和喜歡的老師相處,建立了非常親密的依戀關係,這種關係對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寶貴的,一旦失去,對心理上的影響和衝擊非常大。

家長應理解孩子對原來老師的依戀之情,幫助孩子緩解這種失落情緒的最好辦法,就是多給她一些在老師身上最想得到的東西。孩子感到被理解,會有種釋放感和安全感,焦慮會漸漸減弱。

其次,孩子看待問題往往是單方面的,沒有多角度去發現,家長要引導孩子客觀看待老師,而不是僅憑自己一時的喜好。

當孩子對新老師有諸多挑剔時,家長應該引導她多去看新老師的可取之處,如有的老師特別有愛心,有的老師教學水平很高等。

平時鼓勵孩子多和同班的好朋友聊一聊感受,聽一聽別人對新老師的感受和評價,獲得同齡人的反饋和支持,從而修正自己對新老師的印象。

再次,和孩子多溝通,可以談談原來的老師,也可以聯繫一下原來的老師,讓她給孩子一些建議,以寬慰孩子失落的心。在孩子與新老師的適應過程中,家長不應過多干預,聽孩子傾訴完,再有方法有技巧地鼓勵孩子主動將不利局面扭轉過來。

比如,孩子說老師講解不細緻,可以告訴孩子現在正是鍛煉自己用心的好機會,要把教材吃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評價、指責老師,要幫助老師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

如果矛盾很突出,家長一定要冷靜,從其他渠道了解情況,進行溝通,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

最後,父母能夠給孩子的最好幫助就是給予孩子自信,相信孩子能夠克服困難,順利成長。

在父母的幫助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後,小鷗逐漸對新老師加深了了解,慢慢也認識到新老師也是一位不錯的老師,學習成績也回升了。

教孩子用積極的態度看待

心理學認為,當人們把精力放在關注消極方面時,消極方面就會被放大,而積極方面就會被忽略。相反,如果把精力用來認可並鼓勵積極的方面,消極的方面就會逐漸消失。當人們更多關注事物的積極方面時,自身和他人都會備受鼓舞。

因此,家長自身要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換老師這件事,不要向孩子傳遞消極情緒,更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議論新老師的是非,儘可能避免造成孩子對新老師先入為主的負面態度。

下面是換老師後家長最擔心的三個常見問題,有你想要知道的嗎?

Q1:如果我們班換的是位新畢業的老師,會不會管不了孩子?

新畢業的老師可能遇到的突發事件比較少,但他們在正式任職的第一年是會跟其他有經驗的老師一起帶班的,出現突髮狀況時,其他老師也能幫助她一起處理情況,解決問題,家長不用過於擔心。

另外,新畢業的老師年輕、活潑,對工作有激情和熱情,願意更多地付出和投入,反而會給孩子更多的關注和照顧。

Q2:換老師後孩子很難過,該怎麼辦?

一方面,家長要接受孩子的抵觸情緒。經過一學期甚至更長時間的長處,孩子與老師之間建立了良好的依戀關係,換老師就意味著這種關係的斷裂與重建,這對越小的孩子來說,越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在最開始的時候,家長要理解孩子見不到熟悉的老師的難過情緒,儘力給予安撫。

另一方面,家長要知道,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的適應能力是孩子獨立、自立的一個重要表現。家長應該以積極的心態應對,幫助孩子學習適應方法,儘快與新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每個孩子將來都是要不斷地走出熟悉的小環境,進入越來越大、越來越不熟悉的新環境的。

從孩子的成長考慮,我們要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孩子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經歷大大小小的適應,可以說每一次適應都見證了孩子的成長,這種成長既是孩子認知能力的提升,更意味著內心的強大。

我們尊重孩子的成長,就不能過度保護孩子,剝奪孩子發展「適應能力」「抗挫折力」的機會,相信孩子能夠自己逐漸調整適應,並能由此更好地樹立自信。

Q3:孩子因為不喜歡新來的老師,成績下降了好多,該怎麼辦?

孩子因為不喜歡某老師而不喜歡他任教的科目的情況並不少見,一些孩子也會將此作為自己學習成績不好的理由,但這理由顯然牽強。一般情況下,學校安排什麼老師任教,學生是沒法選的,每個孩子都需要自己主動去適應老師。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優缺點,父母要鼓勵孩子要多發現新老師的優點,這樣就有利於孩子對新老師產生好感,從而使學習變得更為愉快。

在學習中,孩子如果聽不懂老師教的內容,或不能習慣老師的教課方式,鼓勵孩子真誠地向老師提出來,老師通常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孩子以後都要踏上社會,會遇到各種類型的人,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很重要,而學會與老師交流就是很好的開始。

影響學習的因素很多,老師的授課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除此之外,告訴孩子還可以通過請教同學、找參考書自學等方式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水平。一旦因暫時的鬧情緒而落下功課,那就得不償失了。

在家該怎麼做,給您支招兒

當知道學校要換老師或者已經換老師後,家長在家裡做些什麼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呢?

//多觀察,了解孩子的情緒

面對新換的老師,孩子難免需要一段適應期,在這個階段,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情緒變換,增加親子溝通,特別是那些不愛表達的孩子,家長要通過引導式的提問,舒緩孩子與舊老師分離的傷感情緒,並了解孩子對新老師的反應,積極幫助排解,幫助孩子儘快地接受新老師。

//多溝通,與老師建立信任

保持和老師的密切溝通,雙方才能合力,更好地幫到孩子,尤其是面對不熟悉的新老師,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夠拉進家長和老師的距離,還有助於及時了解孩子適應的情況。

家長可以主動了解新老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風格,同時也可以把孩子的近況和特殊需求告訴老師,幫助老師更好地了解孩子。與新老師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也能夠影響到孩子對老師的反應,為孩子做出良好的示範。

//多引導,鼓勵孩子發現優點

家長要把注意力從「給孩子選擇怎樣的老師」,轉移到「怎樣引導孩子喜歡老師」上,要善於發現教師的長處,鼓勵孩子向其學習。讓一個孩子由衷地喜愛自己的老師,從而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更能促進孩子的發展。

//多鼓勵,引導孩子擴大交際圈

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比如幼兒園的孩子,對換老師這件事會更為敏感。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在學校或者幼兒園交朋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同伴交往會替代對老師的依戀,而成為他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如果孩子能儘快與小夥伴建立友誼,享受有很多好朋友的校園生活,自然也就能淡化對換老師的注意力,讓換老師這件事在他心目中變得不再那麼重要。

孩子漸漸地長大,與熟悉的老師分別未來或許還會遇到很多次。早早接觸離別,未必是件壞事。事實上,孩子的適應能力遠遠超過成人的想像。多和不同性格的人接觸,反而更容易養成孩子積極的性格及較強的適應能力。

面對學校換老師,家長不必如臨大敵,更不要把焦慮傳遞給孩子。 要相信學校會做好相應的安排,更要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

換老師,會給孩子熟悉的生活帶來衝擊與變化,但也可以成為孩子成長的契機,提升孩子的適應力。

所以親愛的家長們,放下您的擔心,欣然接受換老師的事實,和孩子一起儘快地適應新老師、適應新學期吧!

每日常識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爾雅》是辭書類文學作品,最早收錄於《漢書·藝文志》,但未載作者姓名。作品中收集了比較豐富的古漢語辭彙。它不僅是辭書之祖,還是典籍--經,被列入《十三經》中。是漢族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