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批次電動自行車不合格,雅迪、新日、綠源、嘉陵上質量黑榜

近日,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發布2024年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一季度)結果,4批次電動自行車被抽檢出不合格,涉及雅迪、新日、綠源、嘉陵等品牌。5月10日,南都灣財社記者就此致電雅迪、新日、綠源和嘉陵,其中新日客服表示,車輛出廠時均是合格的,如果被抽檢出不合格,需要問被抽檢的銷售門店。雅迪、綠源和嘉陵未對此進行回復。

兩批次產品整車質量不合格

涉及雅迪和新日兩大品牌

根據通報,2024年一季度,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組織開展了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共抽查27家銷售者銷售的30批次產品。經檢測,4家銷售者銷售的4批次產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為13.33%。不合格產品已交屬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進行結果處理。

不合格產品中,有兩批次產品被檢出整車質量不合格,分別涉及雅迪和新日兩大品牌。據了解,電動車對整車質量有明確的要求,包括電池在內的電動車整車重量不得超過55公斤,一般情況下車架的質量是固定的,但是有些經銷商為了增加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會更換大容量的電池,這樣可能會導致電動車的整車質量不合格,超出了電動車的最大重量限制。

兩批次產品充電器與蓄電池項目不合格

涉及品牌為嘉陵和綠源

有兩批次產品被檢出充電器與蓄電池(蓄電池防篡改)項目不合格,涉及品牌為嘉陵和綠源。充電器與蓄電池(蓄電池防篡改)主要防止使用者非法改裝,從而改變車輛本身安全設計的線路,避免由此帶來的安全隱患,例如改變電池容量後,會造成與充電器無法合理匹配,在充電過程中可能發生電池漏液、起煙,甚至爆炸等嚴重安全隱患。

事實上,針對電動自行車違規篡改行為,5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消防救援局聯合印發了《電動自行車行業規範條件》, 其中要求電動自行車企業加強經銷商管理,自覺抵制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違規篡改行為。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劉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