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於5日圓寂,享年96歲。
佛光山於6日上午發布正式訃告,將於2月13日(下周一)上午9時於佛光山雲居樓舉行圓寂讚頌典禮,謹遵祖規一切從簡,不設治喪委員會、不個別發訃聞、不做繫念佛事,並懇辭香奠、花圈、花籃、花車。即日起佛光山暫停對外任何活動,於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開放弔唁。
佛光山發布的新聞稿介紹,2月6日清晨5時,天未破曉之際,佛光山總本山千名僧侶信眾於大雄寶殿內,聆聽心保和尚沉痛宣布: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化世圓滿,於2月5日下午5時,於莊嚴念佛聲中,圓寂於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
佛光山方面表示,星雲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開山56年來,於全球創建300餘所寺院、創辦5所大學、佛光會員數百萬人,利益無數人。他一生寫照,誠如他自撰之詩偈:「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系舟;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因南京大屠殺抱定出家決心
星雲大師俗名李國深,1927年生於江蘇江都縣(今揚州市江都區),5歲起便隨信佛的外祖母茹素。
他在《星雲大師文集-合掌人生2》中提到,「故鄉江都是一個經濟落後,教育不興,民風淳樸的鄉村小鎮」。自述成長背景既沒有顯赫的門第庇蔭,也沒有風光的親戚助成,加上從小沒有上過正式學堂,更無師友同學扶持。
星雲寫道,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當時他正值10歲。日軍一路長驅直下,經過上海會戰,很快就在同年底攻陷南京,並且進行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當時父親外出經商,在這場劫難中到底生死存亡如何,不得而知,只是當時父親從此沒有了音訊,於是他跟隨母親外出尋父。
他與母親走遍京滬一帶,始終沒有找到父親的下落。就在失望之餘,途經棲霞山,看到一團軍隊正在出操訓練,因一時好奇停下來觀看。突然身邊站著一位寺院的知客彌光法師,不經意地問:「小朋友,你要出家嗎?」由於從小受到外婆影響,早有信佛、拜佛的習慣,尤其看到出家人的威儀莊嚴,總是心生羨慕,所以潛意識裡聽到「出家」兩個字,他來不及思索就回答說:「要啊!」
當時星雲跟母親說,自己要在這裡出家。但母親即刻回答「不可以」。星雲一聽,眼淚立刻流了下來,並說「我已經承諾人家,沒有辦法反悔了!」當時師父跟母親保證未來會栽培他,才讓星雲的母親同意。1939年農曆二月初一,星雲正式剃度出家。
2014年,時年88歲的星雲大師在台北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再次回憶起這段經歷。
「我記得那場南京大屠殺的時候,大雪飄飄,我扛了兩個小被單,我才10歲啊,也跟著流亡的人潮逃亡流浪。那時候也不知道逃亡到哪裡,流浪到何方,只希望找到一個安全的地帶,可是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是安全的地方。」星雲大師形容南京大屠殺是「人間地獄」,「日本人燒殺掠奪,南京的火光100里以外都能看到。日本人看到我們大一點的男人就抓了去做挑夫,看到女人就抓了去煮飯,有的就殺害。刀光血影,無惡不作,就是形容那個景象」。
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狀,一直留存在星雲的腦海中。1991年,受星雲大師所託,旅美畫家李自健創作了巨幅油畫《南京大屠殺》。2022年,李自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起星雲大師的話:「作畫之前,大師告誡我說:『要畫出一幅警世之作,讓世界上更多人知道這個事實。人類這一慘烈的歷史悲劇,絕不可忘記!絕不能重演!』。」
整幅油畫分成左中右三部分,畫面主體是堆積成山的屍體。
左側是兩個趾高氣揚的日本軍人在砍頭大賽之後獰笑,其中一個還正擦拭沾滿鮮血的戰刀。
整座屍山背後是硝煙滾滾的中華大地和奔流滾滾的長江……這部分就是第一個主題——「殺」。
但在星雲看來,「人類戰爭不斷,以殺止殺是不可能的」。他同時也看到,有些日本人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懺悔,但還有很多日本人執迷不悟。於是,他鼓勵李自健把《南京大屠殺》帶到世界各地展出。截至去年底,《南京大屠殺》已經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70多次巡展。星雲大師也在與日本佛教學者來往交流時鼓勵他們到大陸去,「因為日本佛教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我希望兩國攜手合作,不要戰爭,這才是全民的福氣」。
晚年健康每況愈下 仍堅持弘揚佛法
1949年,星雲前往台灣,有感於台灣佛教教育積弱不振,決定仿照大陸名山古剎的規制,創建一座叢林道場。
1965年,為了培育僧伽人才,星雲在高雄創辦壽山佛學院,後因學生人數增多,場地不敷使用,1967年,星雲在高雄大樹購得20餘甲(1甲≈9699平方米)高低不平的麻竹園開山奠基,定名「佛光山」,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四大宗旨,致力推動「人間佛教」。
佛光山開山至今50多年,先後在海內外興建三百餘所寺院道場,如西來寺、南天寺、南華寺等,均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寺。此外,星雲還在全球創辦5所大學、16所佛教學院,以及多所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中小學、幼兒園。他還相繼成立育幼院、醫院、老人公寓,育有養老,扶弱濟貧。1992年,星雲大師於美國洛杉磯正式成立國際佛光會,並被推為世界總會總會長,於五大洲170餘個國家地區成立協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之一。
晚年,星雲深受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腎臟病所苦,進出院頻繁。2011年,星雲因缺血性腦中風送高雄長庚醫院急救,此後身體健康每況愈下,且需要到醫院洗腎,每隔數月就需要住院休養。2016年,高齡90歲的星雲因出血性腦中風入院,醫療團隊緊急為他開腦移除血塊。
然而面對病痛,星雲大師表現出「與病為友、置生死於度外」的豁達。台媒「中時新聞網」在報道中提及,晚年星雲腿腳不便,但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施工期間,他幾乎每天都由弟子推著輪椅監工。《聯合報》則說,儘管大師晚年腿部不良於行,但遇到主持會議、接待訪客等重要場合,他還是會堅持站起來。
照顧星雲多年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就曾撰文,提及「腦中風重大傷病,一般人懼怕,(星雲)大師住院後卻淡定,像是導師,查房時對醫護人員開示,講述人間道理」。
2014年,星雲大師在主持「佛法真義」講座時,公開其名為《真誠的告白》的遺囑。他當時說,個人財產約2000萬元新台幣已捐公益信託教育基金,佛光山資產都不是他的,他連一張紙也不留,他一生沒有積聚家累,留下的只有佛法真理。2019年,星雲在接受《聯合報》採訪時表示,自己在30年前就已認簽器官捐贈同意書,指出「人生的意義不在戀棧長壽,也不在永生不死,應該是如何發揮我們有限的生命,將它的內涵做無限的擴充」。
「台灣沒有台灣人 哪個不是中國人」
星雲大師除了是宗教領袖外,也是中國國民黨黨員。他曾任黨務顧問、國民黨「中常委」、「中評委」。
從不避諱表達政治立場,也讓他飽受「政治和尚」的批評,但對於這個標籤,星雲曾回應稱,出家人也是公民,既然跟一般人一樣要去當兵、交稅、選舉,那為什麼不能表達道義、選賢與能呢?他認為,要讓當局知道佛教界是有人才的,也代表宗教對政治是問政不干預的。
星雲非常關注兩岸關係,一直致力於推動兩岸交流。他曾在接受傳媒採訪時說:「我一以貫之的心愿就是兩岸和平。我想對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對於兩岸關係,星雲旗幟鮮明反對「台獨」,他也希望台灣「本土派」的人士不要過於歧視「外省人」,因為「難道大家的祖宗先輩不是渡海來台的中國人嗎?兩岸一家親,難道能否認這種同根同源的事實嗎?」
星雲大師也曾說:「中國地方這麼大,人這麼多,怎麼樣可以合作?團結起來成為一個拳頭,有力量,那就是中國夢。」「台灣沒有台灣人,台灣哪個不是中國人?」「兩岸三地不要爭論,團結起來才有力量,中國強就是中國夢。」
而今,大師圓寂,但8年前刊於報章的那句,「我們希望:兩岸建立互信,這才是當今的急務。在互信之下,才能實踐習近平主席倡導『兩岸一家親』的中國夢」,猶在耳畔。
作者丨曾子瑾,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