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育兒寶藏君
最近因為疫情的影響,孩子們都在家上起網課來,幼兒園的孩子倒是沒有安排網課,但是馬上孩子上一年級了,很多家長比較著急孩子幼小銜接的問題。
於是大家都在微信群里討論起來,現在能在家教孩子學些什麼呢?家長們就在群里討論起來,一些家長說背背古詩認一認字數字是可以的,拼音還是找專業的老師教吧。
還有的家長想帶孩子寫一寫字,免得上一年紀不會寫字,這時有家長就調侃道,讓孩子安安靜靜地寫會字可是太難了,當時讓孩子背一些東西都很容易,只要讓孩子寫一些字,孩子一會就像上廁所,一會說手疼,可是太難了。
其實很多家長都擔心在大班的時候不讓孩子學學寫字,到時候孩子連筆都拿不住,更別提寫作業了。
家長們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不過在孩子練習寫字之前,我們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書寫能力,這個反而是在幼兒園階段需要做的工作,
因為很多家長並不清楚幼兒有前書寫階段,直接讓孩子寫字,不適合這個階段的孩子,所以很容易出現孩子不願意寫的情況,孩子是真的寫寫手就不舒服了。
什麼是前書寫能力呢?可能很多家長都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辭彙,確實這個詞更多是幼兒園的專業用語,不過家長們簡單了解一些,我們就可以在家中做一些遊戲活動來發展幼兒園的前書寫能力,對孩子以後書寫是有好處的。
一、什麼是前書寫能力
我們可以把前書寫活動通俗的理解為 :幼兒用筆或者其他書寫材料,孩子用畫畫、塗寫等替代物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知,及構建前書寫經驗的遊戲和學習活動。
因為孩子在幼兒園階段還不會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文字屬於抽象邏輯思維,大部分幼兒發展還在具體形象思維發展階段。我們看到文字覺得很簡單,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就是一團亂麻。
加上孩子小肌肉發育不完善,很容易寫字用力不對,非常容易出現看不懂也不會寫的狀況。
所以孩子在認識字學會寫字前這個時期,更多的孩子都是用繪畫,自己的語言符號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我們看到的常是天馬行空的,當孩子表達給我們的時候,卻發現充滿了孩子們的想像力,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孩子比咱們更有想法。
那我們如何抓住孩子前書寫時期培養好孩子前書寫能力呢,並為以後的寫字活動打好基礎呢,首先我們要明確的一點是,在幼兒園階段我們都是通過各種各樣的遊戲來發展培養孩子的能力,並不是枯燥的機械練習,作為家長我們也要時刻明確這一原則。
1.鍛煉手部活動可以從小班就開始
很多家長覺得寫字是大班甚至大班結束那一個時間段的事情,其實寫字是一個手部小肌肉力量和手眼協調能力發育狀況的一個反應,如果我們想要孩子在後期寫字活動比較順暢,有心的家長就要在小班的時候下功夫鍛煉孩子了。
小班:發展孩子小肌肉的協調性,可以通過生活中簡單的自理練習就可以達到。比如系扣子,抓豆豆等倒、塞、擰、轉等自創小遊戲,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搜索進行專項的練習。
我們還可以用美術活動來讓孩子先熟悉一下握筆和筆,其實很多孩子不願意觸碰筆會覺得筆有些臟,這個就是讓孩子進行初嘗試,可以讓孩子塗色連線活動。
中班:這個時候我們要加強發展幼兒手腕動作,比如扔沙包、拉力器發展孩子大肌肉力量,更進一步的手眼協調可以開展剪紙,系鞋帶,自己整理床鋪和衣服等活動。不同形式的美術活動可以讓孩子認識更多的筆,提升幼兒手的控制力。
大班:到了大班我們在家裡給孩子提供各種書寫工具,如鉛筆、毛筆、粉筆、書寫本、宣紙、不同的字卡模型,讓幼兒對書寫產生興趣,能夠隨意的寫寫畫畫,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必有過多的要求,引導孩子基本正確的書寫姿勢即可。當然孩子在大班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孩子用筷子吃飯,也可以提高孩子手部的靈活性。
其實如果我們從小就開始培養鍛煉孩子手部靈活性和力量,到了書寫的時候會是一個很自然的事情,培養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對成長學習都有益處。
2.在日常中培養孩子書寫興趣
當孩子在大班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記事本,運用一些書寫符號、數字元號、文字元號先記錄自己的想法,可以先從一天發生的事情開始,孩子是有些符號基礎的,有的時候孩子還會求助大人幫忙記錄,久而久之孩子就對各種符號都會有所熟悉,慢慢的自己也就學會了。
3.提供豐富的練習材料
我們在家裡提供多種多樣的筆,不同形式的操作卡,基本的描紅練習,豐富的練習材料可以讓孩子由興趣到實操的練習,對於筆我們推薦孩子從使用又粗又大的水彩筆、油畫棒過渡到用鉛筆、簽字筆等普通筆。
孩子具備基本的書寫能力之後,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寫一寫文字,可以從孩子名字開始、認識田字格、簡單的文字連線活動,都可以讓孩子有書寫的意識,對字形有基本的了解,等讓孩子正式書寫的時候也不會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我們通過不同的活動,培養和鍛煉孩子的手部力量和基本的書寫意識,孩子的前書寫的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升,雖然我們看到孩子的練習和活動看似簡單甚至粗糙,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書寫活動的能力重要的發展,孩子練習的一小步,是發展的一大步,家長要做一個有心人,孩子才能在正確的引導不走彎路,希望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能順利的度過幼小銜接時期,成為開心快樂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