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是牽著蝸牛散步(個案分享)

「秀秀,老師說我女兒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走神,你知道怎麼提升注意力嗎?」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要想知道怎麼辦,那先要知道為什麼?


繼續和她探討,有哪些表現?她說「數學老師說寫卷子特別慢,沒有時間觀念,上課走神頻率高,語文老師說還行,就是懶」


我繼續帶她探索「你覺得寫卷子慢的原因是什麼?」


「她不熟練,不願意動腦筋克服,我覺得她遇到困難不願意麵對。」


「你覺得一個人什麼情況下會願意麵對困難,挑戰困難呢?」


她一時語塞。


答案是,當一個人自信的時候,他認為自己可以做到的時候,內心才有力量去面對困難,當然這還需要勇氣,勇氣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品質,這也需要我們對孩子進行培養。


另外就是,只有在每次克服困難後拿到了成就感和價值感孩子才會更願意去克服困難,挑戰難題!


所以自信是根基,那麼一個孩子的自信從哪裡來?從父母對他的看見和肯定中來。去看到孩子每一個做到的地方,每一次小小的進步。


勇氣是一種品質,勇氣不是不感到害怕,而是可以帶著害怕去前行,當孩子這樣做的時候,告訴她,孩子你是一個有勇氣的孩子!


說到這裡,問題一點點顯示,孩子遇到難題不願意克服,不願意麵對,是孩子很重要的一個心智模式沒有建立起來!


「孩子遇到難題怎麼辦?」這是一個心智模式的建立,他決定了孩子是面對還是逃避,「難題是來拓寬我們能力邊界的!」家長要有這個認知,我們之所以成長就是因為不斷在解決難題中能力得到了提升,我們才會進步,當孩子遇到難題時告訴孩子,恭喜你孩子,你又有了提升和進步的機會!


她說「除了作業頭疼,其他地方還是可以的」,這裡,需要多去關注孩子學習的方面,比如平時多與孩子溝通,學習方面有什麼問題嗎?數學怎麼樣,語文怎麼樣,老師怎麼樣?


說到這裡,她說「我這裡做的特別不好,我沒有靜下心來,我都是在忙自己的事,他遇到難題我也不願意去幫助她,抱怨她上課不好好聽講,看來我的問題還是挺多的」


孩子不是神仙,我們大人一節課下來,可能還有不懂得呢!


最後她說,我把女兒當成年人多對待了,我這個心也是太浮躁了。


這裡,她看到了自己對女兒的高期待,和沒有耐心。


一通梳理下來,媽媽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這就像。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透過孩子的表現,我們來反觀自己哪裡做的不夠,我們父母也會跟著成長進步。


是的,養育孩子就是牽著蝸牛去散步,也正是因為孩子的到來,父母的內力才跟著增長,為了孩子去修正自己,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