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月子期,是新手媽媽的多事之秋,要調整心態從容面對才好

圖片源自網路

昨天我把我的堂弟吵了一頓。

本來他剛剛晉級為爸爸才十幾天,我是去恭喜祝賀的,結果到了他家才發現,他一個大老爺們兒,比正在坐月子的弟媳還要「嬌貴」幾分。因為疫情的緣故,他們也沒有請月嫂,只有堂弟的媽媽,也就是我的表姑白天在伺候月子。

即便如此,堂弟一個人把空調、WIFI、西瓜的夏天過得舒舒服服,讓他幫忙抱娃,他說他不敢,孩子太軟,他怕抱不好摔了;讓他幫忙做飯,他說他不會,寧可點外賣也不動手煮飯;讓他去買菜,他趁機跑出去大半天不回家……

見到我,弟媳就淚眼汪汪地開始講述堂弟的「光輝事迹」。

圖片源自網路

弟媳是剖腹產,出院也不過才一周的時間,傷口還沒有完全康復,整個人看起來蔫蔫的;表姑一個人買菜、做飯、洗衣、整理家務,難免會顧此失彼,忙不過來;偏偏堂弟彷彿是個沒長大的「大齡兒童」,只顧自己完全沒有進入到角色,也沒有意識到那個哇哇大哭的,是需要他照顧的親親兒子。

弟媳說自己既要忍受著傷口的疼痛,還要沒日沒夜地照顧小寶寶,吃不好睡不好,頭髮是一把一把的掉,再加上產後的虛胖,以及久居不下的妊娠紋,簡直已經到了要崩潰的邊緣,有時候真想拋下一切走得遠遠地。

無奈,我只好一邊訓斥堂弟,一邊寬慰弟媳。

圖片源自網路

產後媽媽的心理問題是健康的第一大問題

丹麥有一項針對產後媽媽設立的長達30年的研究項目,研究發現,女性在初為人母后的三個月中最容易患病,特別是最初的幾周。不僅僅是產後抑鬱,還有內分泌紊亂、周期性抑鬱和狂躁、神經衰弱、焦慮等等,都會隨之而來,且佔比很高。

但是第一次當父親的男性就不會這麼脆弱,可能與沒有體驗到懷胎十月的感受以及社會關係也沒有大的變化有關。

事實上,心理健康對一個母親來講至關重要,關係到她能否勝任母親這個角色,能否享受到育兒的樂趣,能夠穩步調整自己儘快恢復身心健康等等方面。

圖片源自網路

產後媽媽的肌膚問題也會成為焦慮的核心之一

若說寶寶的健康問題是新手媽媽最為關注的問題,那麼自己的皮膚問題,也會成為新手媽媽的煩惱源泉。

產後的媽媽身體內的荷爾蒙會跟著發生改變,比如皮膚過多出油、長痘痘、妊娠斑、妊娠紋等等肌膚問題隨之而來……哪有女性不愛美?這些情況足以讓新手媽媽的心情一落千丈。

產後容易長痘痘,與媽媽的情緒壓力過大,睡眠質量不好、進補不當等都有關係;適當調整就好,沒事兒多看看寶寶,讓自己心情好一些吧。

產後的妊娠紋、妊娠斑,則可能會成為新手媽媽的「惡夢」,因為一旦形成,的確不容易恢復。妊娠斑都形成在面部,妊娠紋則在大腿和肚皮上居多。平日里多注意皮膚的清潔問題,適當塗抹一些淡斑的產品,不必急於一時。

要知道,在寶寶眼中,活潑開朗愛笑的媽媽,就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媽媽!

圖片源自網路

產後媽媽的脫髮問題總是會防不勝防的發生

在孕期里,很多孕媽媽會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發質非常好,柔順且不易脫落。生完寶寶後,第一次梳頭、第一次洗澡,看著滿手掉落的頭髮,簡直會讓自己開始懷疑人生。

事實上,產後掉發是屬於典型的「暫時性休止期脫髮」,頭髮會有4-6個月的時間大量的脫落,之後就會慢慢恢復。

這是因為在孕期媽媽的血液中高濃度的動情激素延長了頭髮生長期毛囊的壽命;而生產後激素驟減,再加上鐵質、蛋白質的大量流失,掉發的問題就一下子嚴重起來。

靜靜等待就好,產後媽媽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對頭髮有過多的「折騰」,正常清潔打理,過了這一段時間掉發問題就慢慢改善了。

圖片源自網路

產後媽媽還可能會面臨一些視力問題

產後有的媽媽感覺自己看東西似乎模糊了,而產前是非常清晰的;還有的媽媽一直感到自己的眼睛非常乾澀、疲勞,忍不住眨眼睛、揉眼睛。

這是因為產後媽媽體內激素髮生了變化,生產又很容易導致氣血兩虧,造成了新手媽媽的視力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不過這也是暫時的情況,不必緊張,保持眼睛休息的狀態,減少看手機、電視、書籍等的時間,多閉目養神,視力問題就會慢慢得到改善。

圖片源自網路

總之,產後媽媽要讓自己適當的「嬌弱」一些,不要動輒就事力親為,事必躬親。要知道,只有自己休息好了、身體恢復好了,才能夠有更好的狀態去照顧寶寶啊!

至於新手爸爸,如果他暫時沒有進入到「父親」的角色,那麼新手媽媽一定要適當放權,把家裡的事情該交給爸爸去做的,就讓他去做。不必苛責他做得好不好,只要他做了,積極鼓勵、大力誇獎,讓他感受到成就感,慢慢地就越做越好了。

最關鍵的是,要自己放鬆心態,讓自己煩心的事情看淡一些、看開一些,多關注寶寶可可愛愛、小小巧巧的模樣,一天一個變化帶來的驚喜,幸福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