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所以隨處亂丟玩具到底是因為什麼



我家裡雖有寶貝2個,但在花錢方面卻毫不含糊。基本要啥玩具買啥,但近些天才發現兩個小朋友一起玩耍時,常常把玩具摔得亂七八糟。而每一次好像都玩得特別激動,兩人有來有去樂此不疲。

導致兒童扔玩具的原因是什麼?


理由一:父母引導不正確

孩子之所以會有扔玩具的現象,更多的情況是由於父母不正確的引導。例如,父母整理玩具時,總要習慣性地隨手一扔,以便做到迅速整理。不知不覺中卻對孩子做了一個不正確的演示,讓他們也學著家長的模樣開始折騰玩具。



理由二:玩具買得過多

如今,許多父母並不關心子女的消費,尤其不關心玩具的投放問題。父母們以為玩具投放可以發展兒童智力,稍有不慎就會買得太多。

事實上,玩具太多可不是一件好事。玩具多了,小朋友們都不愛惜了,有哪一個都不會玩。終於有了扔掉玩具這一舉動,這也算是「新玩法」了。



理由三:孩子的天性

兒童天性以愛玩,好奇,活潑為特徵。而且出現丟玩具的現象,有時也會成為孩子們探索的結果,孩子們體會到了把玩具丟在地上的快樂。多為兒童所愛,尤其在「投擲敏感期」,這一行為亦顯得普遍。


理由四:秩序感不足

孩子愛丟玩具也是由於秩序感不夠。玩耍、取放時因為缺乏秩序感而顯得漫不經心。取之隨便,擲之亦亂。成為家長眼裡亂丟的玩具。


小孩亂丟玩具家長的不正確的處理辦法

孩子們有亂丟玩具的現象,總讓家裡亂糟糟的。家長累了一天又回來整理玩具,應該說氣都不打是正常的。


誤區一:吼著罵著的孩子

有時家長對孩子亂扔玩具的反應,通常是咆哮、打罵。因為任何一個父母都不可能被裝滿玩具的房間所吸引。


誤區二:給孩子整理東西

有不少家長都是為了能夠把家變得更加整潔,才會處理孩子亂丟的玩具。也是為了少說廢話。而且要選擇親自去給孩子整理,因為這種整理在家長眼裡是比較快的,而且很快就可以滿足他們的願望,期待他們去完成,但不一定能夠完成他們所期待的任務。


誤區三:封存玩具,不允許兒童玩耍

孩子丟玩具是父母為使其長記性而做的。會封存玩具,不允許兒童再次玩耍。並惡狠狠地說:「叫你把玩具扔掉,一會兒就不準再玩。"

這樣的懲罰方式不正確,也傷了孩子們的自尊心。


誤區四:將玩具全部憤怒地摔倒

家長一進家門,發現到處都是亂糟糟的玩具,心裡可氣壞了,興奮壞了。所以會憤怒地將所有玩具掉在地上這些摔打玩具的做法,並不正確,相反卻加強了兒童摔打玩具這一不良做法。


怎樣正確對待兒童丟玩具

發現兒童投擲玩具時,家長切忌用錯誤方法進行指導。該怎樣尋找正確的對策?以下一些辦法能幫家長們排憂解難。


方法一:掌握玩具供應情況

家長們為孩子購買玩具時千萬不要一次購買過多。在決定購買玩具時,一次選一件就可以了,間隔時間也別太長了。更不能老是把玩具作為一種獎勵給孩子們。每購買一個新玩具前,必須要求孩子先將過去的玩具全部玩完,然後才可以提供新玩具。


方法二:挑選合適的玩具進行投擲

「投擲敏感期」兒童他們愛投擲,愛學。家長應滿足於這一學習方式並提供一些適合投擲的玩具,以幫助幼兒進行探究。儘可能多地使用絨毛玩具,並能參加,使幼兒投擲得愉快、快樂。還可以減少亂丟亂放的玩具。


方法三:教孩子如何收納,如何收拾玩具

發生扔玩具是一種常態,家長應該教孩子如何正確地收納、擺放玩具。學著把玩具歸類並適當地放置。

如什麼樣的玩具要放在一起、什麼樣的玩具要輕取輕放。學著取放有序才會表面上一直亂扔亂放這個惡習。而這對家長來說,又是件很省事的事。


方法四:帶著孩子參與整理

在陪孩子玩的同時也應該陪他整理。家長親力親為可以讓孩子更加主動。並輔以鼓勵,讓孩子幹勁十足。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學會分類的同時還能促進動手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