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女兒才1米4,父親急了,每月花3000給女兒打激素。網友,急啥

小時語文課本,有個拔苗助長的寓言故事。它告訴我們:做事急於求成,若違背它的自然發展規律,結果反而糟糕。

現如今社會,很多家長們都關心孩子長高的問題,個別家長為了讓孩子長高,竟然採取「旁門左道」。

我爸媽就曾這樣做過。

當時,爸媽為了我和哥長高,每次都給我們倆買很長的褲子,說是有利於長高。

我爸身高1米65,我媽1米55,後來我哥長到1米66就停了。而我聽了老師建議,通過運動,比如打籃球,硬生生突破了1米70。

由此可見,要想長高,只有相信科學,比如運動鍛煉,科學飲食才是正道。

最近,在福建福州,有位父親萬先生,因為擔心女兒長不高,每個月花3000多元,為女兒打生長激素。他表示,哪怕女兒結能長高1厘米,花1萬也值。

網友們對此卻紛紛搖頭。

事情是這樣的。

萬先生女兒4歲開始學舞蹈,學舞蹈的一般都要求身材高挑窈窕。

女兒11歲那年,只有1米4。這時萬先生急了,連忙帶兒女去醫院檢查。


結果,醫生說她女兒骨齡偏大。萬先生一狠心,決定採用「旁門左道」,不惜花重金,給女兒打生長激素。

這激素可不是普通的葯,價格不低。據悉,光是用在女兒激素上的開銷,一個月就要3000,這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很重的負擔。

對此,萬先生卻態度堅決,說這很值得。哪怕花1萬讓女兒長高1厘米都值得。

網友的看法:

1、這誇張了,是拔苗助長啊。

2、有些孩子一年就長高了,我妹妹16歲才長高,15歲才1米5,16歲那一年長高25公分。

……

對此,我的看法:

1、如果打激素是聽從了醫生建議,家裡有錢,每個月花3000給女兒打激素也沒啥問題,若是影響到孩子健康了,那還是不要「拔苗助長」了。

2、孩子才11歲,正在發育期間。個人認為孩子可以通過運動鍛煉,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等來促進骨骼生長。

雖說小孩身高遺傳占很大一部分因素,可是後天發育也很重要。

就比如我,鄰居都斷定我和哥是矮子(身高不超過1米65),可是我通過打籃球,也長到了1米7。

還有一種可能,有些孩子發育比較慢,正如網友的評論,妹妹16歲才開始長高。

所以,我認為過早用激素促進骨骼發育還是欠妥。

3、孩子長高了固然是好,但我覺得身體健康還是第一位。平時多鼓勵孩子積极參加體育活動,把身體鍛煉好了比什麼都強。同時,合理的體育活動,也能促進骨骼發育,這是相輔相成的。

各位友友,你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