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有氧計劃 | 親子家庭探秘大夫山夜間生態,解鎖 22 種生物自然密碼

2025年06月10日14:32:04 育兒 1711

廣州市基層科普行動計劃項目——科普助力「百千萬工程」行動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番禺區科學技術協會協辦。廣州市陽光天使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積極響應,策划了「全民有氧計劃」大夫山森林公園農村基層科普志願服務項目,充分發揮機構在志願服務、社區群眾方面的資源優勢和專業能力。

「全民有氧計劃」旨在發揮大夫山森林公園廣闊風景、生態多樣性的優勢及其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組織農村兒童青少年、農村居民群眾,開展豐富多樣的科普教育活動,提升兒童青少年、居民群眾對生態資源的認識,強化群眾環境保護意識,激發兒童青少年科學興趣,提升農村科學素養。

2025 年 6 月 7 日晚上,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番禺區科學技術協會協辦,廣州市陽光天使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的「夜觀昆蟲・探秘自然」親子夜觀昆蟲研學活動在大夫山森林公園成功舉行。11組親子家庭(共30人)組成「夜間探秘小隊」,通過「趣味科普課堂 + 沉浸式生物觀察 + 親子協作探究」三大維度,深度解鎖夜間自然生態的科學密碼。

全民有氧計劃 | 親子家庭探秘大夫山夜間生態,解鎖 22 種生物自然密碼 - 天天要聞

活動合影

一、趣味課堂:解碼昆蟲世界的生存智慧

「媽媽快看!這樹葉上還有很多金龜子呢!」、「龍眼雞翅膀的顏色好漂亮呀!」孩子們興奮地用塑料瓶子裝起來小昆蟲,認真觀察,家長則協助拍攝生態照片,形成「孩子觀察提問 — 家長輔助記錄—導師專業解讀」的協作模式。活動累計識別22種夜間生物,讓親子家庭直觀感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全民有氧計劃 | 親子家庭探秘大夫山夜間生態,解鎖 22 種生物自然密碼 - 天天要聞

小朋友們認真觀察昆蟲的特徵

活動以一場充滿趣味的「昆蟲夜生活實驗室」拉開帷幕。昆蟲科普講師——多口魚老師通過活體昆蟲展示(天牛、斑腿泛樹蛙幼體),生動解析昆蟲的典型特徵:「所有昆蟲都有『一對觸角、兩對翅膀、三對足,身體分為頭胸腹』的標準配置,就像自然界的『六足工程師』。」同時教導小朋友在觀察後需要把昆蟲完好的放回草叢中,引導孩子尊重生命,保護生態

導師結合生活場景揭秘生物習性:「天牛的超長觸角不僅是『探測器』,更是尋找配偶的『信號塔』;蟾蜍皮膚分泌的黏液其實是天然『防腐劑』。」孩子們一邊認真記錄昆蟲的特徵,一邊拋出「為什麼有的昆蟲會發光?」、「馬陸為什麼喜歡蜷成球?」等奇思妙想的問題,現場形成「觀察—提問—探究」的熱烈氛圍。

全民有氧計劃 | 親子家庭探秘大夫山夜間生態,解鎖 22 種生物自然密碼 - 天天要聞

導師認真講解昆蟲的特徵習性

二、實地觀察:探秘夜間生態的立體劇場

當暮色浸透森林,親子家庭佩戴頭燈或手持手電筒,跟隨導師踏入「夜間生物觀察走廊」。導師示範「45 度側光觀察法」:「低角度光線能避免強光驚擾生物,還能通過投影清晰識別昆蟲輪廓。」在落葉堆、樹榦縫隙、水窪邊緣等生態微場景中,團隊陸續發現金龜子的金屬光澤鞘翅、龍眼雞(長鼻蠟蟬)的橙藍漸變色翅膀、馬陸的節肢運動軌跡等奇觀。

全民有氧計劃 | 親子家庭探秘大夫山夜間生態,解鎖 22 種生物自然密碼 - 天天要聞

導師帶領孩子們辨別昆蟲

全民有氧計劃 | 親子家庭探秘大夫山夜間生態,解鎖 22 種生物自然密碼 - 天天要聞

導師與孩子們觀察蟾蜍的特徵

  1. 親子協作:分享自然學習收穫

夜觀活動結束後,家長與孩子們圍坐成圈,分享活動的收穫。其中一位家中感嘆道:「第一次參與這樣的夜觀活動,收穫很大,孩子們也學會辨別很多昆蟲,活動很有意義!」

「以前總覺得科普是『教孩子知識』,現在才發現,當我們一起蹲在草叢前觀察蝸牛爬行時,家長也在重新認識自然。」 一位媽媽的發言引發共鳴。活動通過「觀察—記錄—分享」的完整閉環,讓科學教育從「單向輸出」轉變為「親子共學」,為鄉村家庭種下了「熱愛自然、協同探究」的種子。

四、項目延伸:播種鄉村科學教育的種子

本次活動以「自然即課堂」為理念,依託大夫山森林公園的豐富生態資源,為農村兒童青少年打造了「沉浸式 的科普體驗場景。據主辦方透露,後續將推出夜觀昆蟲課程,希望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模式,讓科學教育從「單向灌輸」轉向「家庭共學」,進而構建「鄉村自然觀 —城市資源支持—社區科普循環」的生態體系。」項目負責人表示,活動旨在響應 「百千萬工程」對鄉村人才振興與科學素養提升的雙重號召,讓自然科學成為連接城鄉、賦能成長的橋樑。

廣州市陽光天使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廣州市南村鎮東片社工服務站

陽光天使社工:李泳怡

2025年6月7日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 天天要聞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文|瑩媽01江蘇有一個女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邊的眼睛,結果眼睛嚴重過敏,壓根就睜不開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點點腫但沒完全瞎,還能看到一點點。媽媽哭笑不得,把視頻發到網上,萬萬沒有想到,同款的網友還真不少。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人生似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臨著抉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著未來的走向。懂得何時該勇往直前、何時該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明白何時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何時應謙遜禮讓以退為進,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適可而止,並非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歷經世事打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聞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像一場漫長的旅行,有相聚的歡喜,也有離別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別,大到生死的訣別,我們口中常說的「永遠相伴」,在無情的時光面前,也不過短短百年。當親人突然離世,為何有些人不會痛哭流涕?其實,沒有眼淚,並不意味著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淚的人,大多是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 天天要聞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近日,吳艷妮媽媽熊艷的一段訪談,引髮網友熱議。訪談中媽媽表示:吳艷妮就像是榴槤,人們對她的看法兩極分化,從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別人喜歡的能力。熊艷在訪談中回憶,女兒吳艷妮剛去北京體育大學上學的時候被孤立,整個競技體校的女孩都不愛跟她玩,吃飯洗澡訓練都沒人陪,她就特別鬱悶。哭著給自己打電話。熊艷開導她...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 天天要聞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第一篇叫《媽媽》。孩子說:「除了媽媽,你在所有人那裡都占內存,只有媽媽,連老師發群里的照片都捨不得刪掉。」「占內存」——這屬於像素時代的詞,被孩子拿來度量愛的深淺。我們精心清理緩存、追逐流暢,媽媽卻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 天天要聞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文|吳鉤隨筆很多家長會陷入兩個極端:一個是把孩子當提線木偶,事事包辦;一個是「過早放手」,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可事實是——教育的真正目標,是讓孩子有主見、有方向、有判斷力,但不是讓他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獨自面對人生風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近日,鉛中毒話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作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屬元素,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十大最應關注的有毒化學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鉛?鉛中毒距離我們有多遠?如何防範潛在的鉛暴露風險?潮新聞記者採訪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吳秀靜。「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較高鉛含量,長期食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