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是不是也這樣?一早醒來,第一句話就是:「我要喝牛奶!」
你趕緊從冰箱里拿出那瓶包裝花里胡哨的牛奶,熱一熱,遞過去,心裡還挺得意:營養跟上了,長個兒有希望!
可你知道嗎?你以為是在補營養,可能是在白白扔錢。
現在牛奶種類太多,名字一個比一個聽著高大上,什麼「學生奶」「高鈣奶」「早餐奶」……
聽著是給孩子專門準備的,其實有些連真正的牛奶都算不上,凈整些花架子。
孩子喝了,不但沒補上啥,反而可能越喝越糟糕。
3種「假牛奶」別給孩子喝了,沒營養,還浪費錢,你家若有快丟掉。
一:第一種,「高鈣奶」不是你想的那個「高」
你是不是一看到「高鈣奶」三個字,就覺得高級?
再一看廣告,說得跟寶貝喝了就能多長5厘米似的,誰不動心?
可說句實在話,大部分「高鈣奶」,其實就是在普通牛奶里,加了一點鈣粉,寫得好聽,實際就是「兌」出來的。
那種鈣,叫「碳酸鈣」或者「乳酸鈣」,不是奶自己帶的,而是後來摻進去的。
孩子喝進去,吸收不了多少,就像咱吃補藥,不對症,吃再多也白搭。
再說了,鈣這東西,得和「維生素d」一起搭配著來,才能吸收得進身體去。
有的「高鈣奶」連維d都沒有,就一個「高鈣」名頭,說好聽是補鈣,說難聽點,就是忽悠人。
你說,這種奶貴不貴?
挺貴的,一盒得比普通純牛奶貴個一兩塊。
一個月下來,幾十塊就扔了,還真不如買瓶普通純牛奶,再讓孩子出去晒晒太陽,吸收得還好些。
所以啊,別光看字大不大,看名字好不好聽,要看它到底是什麼做的。
咱們要記住,「全脂純牛奶」才是真正營養的,別被那幾個「高鈣」字忽悠了。
二:第二種,「早餐奶」「學生奶」全是糖水,喝多了還毀味覺
有一種牛奶,最愛騙媽媽們的感情。
它包裝上寫著「專為學生設計」,一瓶奶上畫著個笑嘻嘻的小學生,看著就讓人放心。
有些家長一看到「學生專用」,就覺得人家肯定考慮得周到,還特別為孩子身體量身打造,營養豐富得不行。
可你要真翻過來看配料表,嚇一跳。
白砂糖、麥芽糊精、香精、增稠劑、各種聽都沒聽過的添加劑,一個比一個多。
哪是牛奶啊,簡直就是奶味糖水。
孩子當然愛喝了,甜得發膩,一口下去香香的,比純牛奶好喝多了。
可你想想,天天喝這個,不是把孩子的嘴巴慣壞了嘛?
清淡的東西一口不吃,一天不喝甜的就鬧情緒,哪還有啥好習慣?
還有,你知道一瓶這種「學生奶」能有多少糖嗎?
一瓶下去的糖,能有一大勺白糖那麼多,跟你做一盤糖醋排骨差不多甜。你還以為娃在喝奶,其實是在喝糖水。
孩子天天當水喝,身體能不出問題?
長期這麼喝,除了容易長肉,還容易引起蛀牙,最可怕的是,喝得多了還可能傷脾胃。
你看現在孩子怎麼一個個動不動就積食、消化差,不是沒原因的。
所以啊,以後買奶的時候別看廣告,要看配料表。
只要配料里有糖、香精、穩定劑這些,看都別看,不拿就對了。
孩子要喝奶,就喝「無糖無添加的純牛奶」,這是最實在的。
三:第三種,「乳飲料」和「調製乳」,不是牛奶,是兌的飲料
這個是最坑人的一類,說實話,很多媽媽都中招了。
名字特別好聽,有的叫「優活乳飲」「益生乳」,還有的寫著「兒童專屬」「活力營養」之類的,包裝也特別花哨,一看就像是高級貨。
但你看看包裝小字,寫的不是「純牛奶」,也不是「巴氏奶」,而是「調製乳」或者「乳飲料」。
你可能問,這幾個字有啥區別?
大得很!
純牛奶,是從奶牛身上擠出來的奶,直接加工,最簡單,最純。
調製乳,是牛奶加了其他東西,比如水、糖、奶粉、油、添加劑等等。
乳飲料呢?更不用說了,就是飲料,跟奶沒多大關係,有些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奶,其它全是水和糖。
說白了,就是「兌出來的」,就跟你拿奶粉加水一樣,成本低,味道做得香香甜甜,孩子一喝就上癮。
你說咱們當媽的,一天省吃儉用,花錢買這種兌的奶水,還以為是給孩子補身體,結果反而喂成了「喝糖長大」。
那我們要怎麼區分這種奶呢?
教你一個特別簡單的辦法:
拿起一盒奶,看它後面「配料表」第一行。
如果第一位寫的是「生牛乳」,那靠譜。
如果寫的是「水」「復原乳」「調製乳」,那基本不是好東西,最好別給孩子喝。
還有一個招數,看蛋白質含量。真正的純牛奶,每100毫升的蛋白質在3克左右。低於2克的,多半不靠譜。
這些竅門,不用你懂什麼大道理,就當買菜看斤兩一樣,照著看,不吃虧。
你說,現在的商家為了賺錢,啥名都能起,啥料都敢放。可是咱做媽媽的,不能啥都信。
孩子一天天長身體,可不能天天喝假營養,長的是個空架子。
所以,以後買奶,別再圖包裝好不好看,字大不大,廣告說得多動聽。
最重要的是,咱得會看一眼後面的小字——那才是實打實的東西。
你要問我,現在買奶就記住一句話:配料表越短越好,成分越簡單越放心。
咱老百姓不懂那些專業詞,但看不懂咱也能不被騙。
快看看你家裡冰箱,有沒有上面這些「假牛奶」?
有的話,趕緊換掉,別讓孩子再喝了。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