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古老的希臘神話故事。
一個叫海格力斯的大力士,走在一條不平整的路上。
他看到一個難看的袋子,就狠狠地踩一腳。
袋子被踩,沒有壓扁,而是膨脹起來了。
海格力斯馬上被激怒了,抄起木棍就砸袋子。
袋子也被激怒了,迅速膨脹,把路都堵死了。海格力斯變得走投無路。
一個聖人走過來說:「遠離它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理會,一切都會自然消失;你越去理會,仇恨就會被激活,加倍報復你。」
這就是「海格力斯效應」。
對一個家庭來說,常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人的言行,總是按照本性來。貪婪,自私,情緒化,放不下面子等。無形之中,海格力斯效應就來了。
真正聰明的人,能夠區分家庭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在兄弟姐妹翻臉之後,不做以下幾件糊塗事。

01
別想去報復,避免兩敗俱傷。
打擊報復,出一口惡氣,這是人性。
如果你報復他人之後,覺得很快樂,那麼你很快會得到悲傷,和快樂一樣多,甚至翻倍的悲傷。
因為被你報復的人,也會釋放人性,也想得到報復成功的快樂。
農村有句土話:「你做了初一,就別怪我做十五。」
在我的老家,有兩兄弟。長大之後,父母給他們修建了一棟房子,並且分配給一人一半。
左邊的一半房子,靠著一個很大的護坡,常常需要維修,右邊的房子,靠近公路,非常方便。比較起來,住在左邊的弟弟,明顯吃虧了。
有一天,弟弟要哥哥拿出一點錢,作為補償。哥哥很不客氣地說:「你家的三輪車,每天從我家門口過,還沒有給養路費呢。」
從此,兄弟翻臉。哥哥常常把路堵住,不讓弟弟的三輪車經過;弟弟把護坡上的泥土,運到哥哥家門口,不予清理。
好好的一棟房子,變得無法居住了。兄弟兩個人,不得不另外選擇地址,再建房,或者到城裡買房。
多少人,就是這樣的心態:「我不好過,憑什麼你要好過?」一次次攻擊兄弟姐妹,就是自損八百,害人一千。
大部分的情況下,翻臉都是因為家中的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如果放不下,事態會迅速擴大,甚至到了兒女這一輩,還是仇視的狀態,家庭失去合力,啥都幹不成。

02
別波及妯娌,避免事態擴大。
農村有句諺語:「兄弟一塊肉,妯娌是刀俎。」
也就是說,兄弟姐妹都結婚之後,妯娌關係不好。那麼妯娌就像刀,把關係割斷;就像蟲子,蛀壞家庭。
很多人,一旦在兄弟姐妹這裡受了委屈,回到家,就憤憤不平地告訴愛人。
從關係學的角度看,夫妻關係往往比兄弟姐妹更親密一些。並且大家都相信,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的道理。
一旦夫妻同心去對付兄弟姐妹,這就大麻煩了。
明代作家馮夢龍寫了一個故事:有三兄弟,田大,田二,田三,一起住在祖屋裡,由老大掌管家業,也分配錢財。
兄弟齊心,日子也紅火,還都娶妻了。
有一天,田三的妻子,提出要分家。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都想要更多的利益。
田大處於公平,把家業一分為三,房子也分得均勻。
就是門口有一棵大樹,不知道如何分配。一棵樹給三個人,真的好難。
這田三什麼都聽妻子的,就按照妻子的想法,提議把樹砍了,分樹榦就好。
田大、田二知道,這肯定是田三的妻子出的餿主意,紛紛責怪。
田三一氣之下,要將妻逐出,要不是家人拉扯,這就妻離子散了。
世人感慨:「紫荊花下說三田,人合人離花亦然。同氣連枝原不解,家中莫聽婦人言。」
原本不好處理的事情,有了妯娌參與,更不好處理。
人多了,不代表力量大,而是人多嘴雜,人心複雜。萬一這愛人的父母,兄弟,也捲入其中,就更麻煩了。

03
別責怪父母,避免家風弄丟。
很多人,把兄弟姐妹翻臉,歸咎在父母偏心、父母窮困、父母不會做人等方面。
按照「忤逆還生忤逆子」的說法,也說得過去。兄弟姐妹鬧翻,父母是有責任的。
但是要懂得,父母只能承擔有限責任,而更多的責任,在我們自己身上。
當責任推卸到父母身上的時候,家裡的晚輩,就不願意去孝順了。或者兄弟姐妹從不溝通,孝順的做法,各自為政,很亂。
兒女鬧騰騰,父母被拋棄,被認定為錯誤的根源。這樣的家庭,家風不正,並且把錯誤延續到幾代人去了。
《左傳》里說:「兄弟雖有小忿,不廢讎親。」
我們真的不要往上追根溯源了。我們的父輩,時代限制,也就那樣了;我們的祖輩,還生活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哪會讓人滿意?
我們只能是這樣想,從這一代開始,就撥亂反正了。否則,一直在亂的。

04
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如果在翻臉之後,有人冷靜下來,然後露出了微笑,情況立馬就反轉了。
人到底是會顧及血脈的,也會被社會道德感染。
兄弟姐妹既然過不到一塊,那就保持距離、保持冷靜、保持長期思維,堅持苦不傳人。
通過人的理性,來克制人的本性。
總要明白,仇恨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人,在鬧心的時候,還是要保留良心。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