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種扭曲的人性——不希望別人過得好,只希望別人過得苦。
看到別人過得幸福,就心理不平衡,認為別人不該過得如此幸福。
看到別人過得痛苦,就異常興奮,認為別人活該過得痛苦,越想越快樂。
等於是,將別人的痛苦,當成是自己的快樂。而將別人的幸福,當成是自己的痛苦。妥妥的人性扭曲。
別人是否過得幸福,跟其他人又沒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後者非要如此心理扭曲呢?
只能說,人性,總是「見不得人好」的。
不希望別人過得好,而希望別人過得苦,涉及到這三種扭曲的心理。

02
過度攀比,導致嚴重的羨慕嫉妒恨情緒。
人類這種生物,無時無刻都在進行攀比。
談到小孩子,就會拿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家的孩子進行比較。別人家的孩子越優秀,自己越是心生厭惡。
談到另一半,就會拿別人家的另一半,跟自己家的另一半進行比較。越是攀比,越是比不過別人,越是抱怨自己的另一半,同時憎恨別人的另一半。
談到房子、車子,就會拿別人家的房子、車子,跟自己家的房子、車子進行比較。如果比輸了,就會認為別人不是好人,簡直該死。
這就是典型的「羨慕嫉妒恨」情緒。
攀比不過別人,一開始產生了羨慕的情緒;隨著羨慕的情緒蔓延,就會產生無比嫉妒的情緒;嫉妒到最後,恨意就產生了。
如果你是女子,那你對於比你漂亮、溫柔的女子,絕對是恨意十足的。其他的問題,也是如此。

03
過分自我,不允許別人比自己更優越。
一個問題:明明是「一山更比一山高」,為什麼總有人不希望別人比他們更厲害呢?
跟「過分自我」的幼稚心理有關。
他們總是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別人都該圍著他們轉,都該比不過他們。否則,他們就會認為別人不是好人,沒資格過得好。
舉個例子。一個打工人月入1萬。某一天,他得知某個朋友月入2萬,而且工作還比他輕鬆。這個時候,他就會怒火中燒。
別人賺得多,那是別人的事兒,跟他又沒有關係,為什麼他非要怒火中燒呢?
原因很簡單。他見不得別人工作輕鬆,同時比他收入更高。在他看來,憑什麼朋友能工作比我輕鬆,收入比我更高呢?
就為了「憑什麼」這三個字,見不得人好的心理,由此而生。
人吶,千萬不要過分自我。一旦過分自我,就會變得心胸狹隘,容不得別人的存在,不利於自己的生存,以及發展。

04
只把自己當人看,而不把別人當人看。
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有這樣一種人——只把自己當人看,而不把別人當人看的人。
顧名思義,他們認為,只有自己是人,而別人都不是人。
就拿賺錢來說,他們只希望自己賺得更多,而祈禱別人賺得更少。以此來凸顯他們勝人一籌的「人上人」地位。
就拿工作來說,他們只希望自己朝九晚五,而祈禱別人天天996。以此來凸顯他們歲月靜好的「人上人」地位。
就拿階層來說,他們只希望自己高高在上,而祈禱別人永遠身處底層。以此來凸顯他們高人一等的「人上人」地位。
這種渴望成為「人上人」的觀念,在今時今日,可謂是隨處可見。
只要產生了這種渴望成為「人上人」的觀念,就不會把別人當人看,只把自己當人看。如此,見不得人好的心理,只會更加嚴重。

05
寫到最後
有人提出過一個疑惑:大家都過得快樂,不才是好事嗎,為什麼總有人希望別人過得痛苦呢?
這個問題,看似複雜,實際上就跟「競爭、攀比、見不得人好」的人性有關。
大部分人的快樂從何而來?從跟別人的攀比中來。在攀比中,只要他們可以獲勝,那他們就會異常高興,比賺了一百萬還要高興。
舉個例子。 過年的時候,一幫窮親戚聚會。某個親戚知道,還有人比他更貧窮,更落魄,那他就會異常高興,認為自己真幸福。
本質上,就是通過別人的痛苦,來激發自己的快樂。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這就應了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希望你過得好。包括至親。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