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經濟條件優越,媽媽給孩子買了名牌衣服,為了孩子的綜合素質發展,報了七八個培訓班,卻不管孩子累不累。
就算孩子不累,也要想想是否有必要?在特長愛好上佔用精力過多,勢必會影響主業學習成績,有限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把握好時間分配。
媽媽為了孩子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可孩子卻偷偷抱怨:「媽媽老是打我。」希望越多,可能失望就越多,感覺付出這麼多,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難免生氣。
不是家裡有錢,就給孩子足夠的底氣,有些只是看似光鮮亮麗的外表,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明白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麼。
孩子一生的底氣,真的不只靠錢!這5個細節很關鍵:
1、愛的理解
孩子不是天生對所有的事情都很擅長,有優點也有缺點,有些事情做不好,當下不是最重要的,可以適當給孩子留有一定的時間,慢慢解決,不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好勝心可以體現在學習上,但沒有必要在其它事情上,處處完美,抓大放小,懂得取捨,避免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2、堅持原則
愛孩子但不溺愛,關於原則問題,堅持底線,出現錯誤嚴厲指正,讓孩子知錯改錯,才是真正對孩子負責。
在人格品行、學習習慣方面,堅守原則,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孩子懂得做人之道,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長大了會感恩父母。
3、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
孩子需要高質量的陪伴,尤其是在小學階段,陪伴孩子寫作業,而不是在一邊獨自刷手機,幫孩子找出錯因糾錯,舉一反三,是孩子學習上的好助手,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一生的底氣,內心富足,心理穩定,充滿力量,家庭是溫馨的港灣,是孩子的堅強後盾。
4、活出自我的媽媽
樂於奉獻,甘於陪伴,但並不把全部的時間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有自己的職業,有穩定的收入,能給孩子經濟上的保障。
愛孩子,也愛自己,有痛就說,有不滿就傾訴,絕不悶在心裡,有些不悅,放在陽光底下曬一曬就消失了,放在陰霾里就會發霉。
活得真誠洒脫,孩子也學會表達自己的內心,互相理解,溝通寬容,同頻共振是最和諧的相處方式。
5、學會愛與被愛
學會愛他人,也學會愛自己,不當強勢和高冷媽媽,甚至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弱勢,讓孩子變得強大,超過自己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真諦。
永遠是那個和藹可親的媽媽,生活需要儀式感,不吝惜表達對孩子的愛,也欣然接受孩子對自己的愛意和禮物。
寫在最後
家庭經濟條件優越當然好,可是孩子一生的底氣,真的不只靠錢!需要愛和關懷,相互理解和尊重,這才是孩子一生的底氣。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