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家人們誰懂啊!
茶葉圈又開始整活了,各種奇葩言論頻出。
有人說喝出茶葉里的酸味是品味獨特,還有人聲稱這是高端茶葉才有的「特殊風味」。
但真相到底是什麼?
一位老茶客滿臉疑惑地來吐槽:「我喝了這麼多年茶,最近買的白茶居然有酸味,商家非說這是正常現象,還說我不懂欣賞。」
一聽就知道,又有人在忽悠消費者了。

現在一些不良商家和所謂「專家」,為了賣貨或博眼球,什麼離譜的話都敢說。
瞎編亂造茶葉知識,把消費者弄得暈頭轉向。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真假難辨的言論太多了。
茶葉有酸味,這明顯不符合茶葉品鑒的基本常識。
酸味絕不是茶葉該有的味道,更不是什麼獨特風味。
千萬,別被這些歪理邪說帶偏,要多學習靠譜的茶葉知識,相信自己的味蕾,只有這樣,才能不被忽悠,喝到真正的好茶。

《2》
茶葉有酸味,肯定是不正常的。
無論是輕微的酸,還是很明顯的酸,往往都代表了一款茶葉的品質存在缺陷,只是問題大小不一樣罷了。
好比村姑陳現在正喝著的老白茶,口感醇厚又去鮮爽,哪有一絲酸味的影子?
真搞不懂那些對著發酸茶湯喊獨特的人是怎麼想的。
你們想想,我們日常生活里,想要讓原本沒酸味的東西變酸,最常見的辦法就是加水,再讓它和氧氣接觸,時間一長就發酵變酸了。
就像做腌泡菜、辣白菜,原本那些菜可沒酸味,最後能有酸味,可不是加了醋,而是靠水、氧氣,再花些時間發酵才成的。

一開始,酸味可能很淡,甚至只有聞著有點酸,吃起來都不明顯。
但時間越長,發酵程度加深,酸味也就越來越重。
再說說白茶,白茶屬於微發酵茶,工藝簡樸,不炒不揉也不殺青。
加工的時候就靠萎凋和乾燥這兩步,把茶葉里的水分做干。
在儘可能地保證營養物質的同時,溫和地將茶葉中多餘的水分排出去。
按照國家標準,合格的白茶,含水量必須低於8.5%。
那麼,白茶體內的水分這麼少,哪有條件發酵發酸呢?
所以說,不管是哪種茶葉,酸味都不該出現,更別說拿它當獨特的標誌了,可千萬別被誤導!

《3》
白茶要是喝出酸味,那可得注意了,這背後一般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加工出了問題。
白茶的製作看著簡單,主要就萎凋和乾燥這兩步,可千萬別小瞧了,想做出好茶,每一步都得拿捏得死死的。
茶青剛採下來,就需要及時運輸到加工的地方,馬上攤晾,而且得薄攤薄晾,讓每一片茶葉都能舒展開,這樣水分才能順利排出去。
要是加工環境潮乎乎的,茶青還沒薄攤,堆得厚厚的,那就壞事兒了。
在又潮又熱的環境里,白茶就像被催著長大的孩子,開始加速發酵,甚至過度發酵。
慢慢地,茶葉里的養分都被消耗得差不多了,酸味也就跟著冒出來了。

第二個原因是儲存沒做好。
工藝簡樸的白茶,對存放條件的要求非常苛刻。
得遵循密封、避光、陰涼、乾燥、無異味的原則,缺一不可。
但生活里,能嚴格做到這些的人可不多。
有些朋友存茶就比較粗心大意,要麼不給白茶密封,要麼存茶的房間濕度太高,還老是頻繁打開箱子,讓空氣一股腦兒地鑽進箱子里和茶葉「親密接觸」。
時間一長,白茶和多餘的水汽就發生了不好的反應,變質了,酸味也就產生了。
不管是加工時留下的毛病,還是儲存時的疏忽,只要白茶發酸,就說明它的品質出問題了。
這時候這茶還能不能喝呢?
當然不建議喝啦!
就像變質的食物不能吃一樣,變質的白茶也別再喝了,不然可能影響身體健康,咱可別因小失大。

《4》
除了白茶,紅茶、岩茶出現酸味正常嗎?
網上有兩種聲音。
「紅茶用沸水泡會有酸味,只有用溫水泡才好喝。」
「武夷岩茶自帶『武夷酸』,有酸味很正常。」
這些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先從紅茶說起,要知道真正的好紅茶,是不懼怕沸水的考驗的。
哪怕用剛燒開的滾燙沸水沖泡,泡出來的茶湯也是清甜可口、鮮醇順滑、香氣馥郁、口感飽滿。
好茶不怕開水燙,高溫能更快速、有效地把茶葉的本味釋放出來。
那些說紅茶只能用溫水泡才好喝的,其實是劣質茶在「作祟」。
水溫不夠,茶葉里物質釋放的速度就慢,劣質紅茶里的酸味物質在溫水的「掩蓋」下,就不會大量跑到茶湯里。
說白了,不能用沸水泡的紅茶,就是因為品質不行。

再說說岩茶,有人覺得武夷岩茶有「武夷酸」,有點酸味很正常。
只要不是又酸又澀、又酸又苦,就還能接受。
但實際情況可不是這樣。
岩茶里的「武夷酸」帶來的酸味極其微弱,大部分茶客平常喝岩茶的時候,幾乎察覺不到。
好的岩茶只會讓人感覺茶湯特別醇厚、柔和。
要是喝茶時明顯感覺到酸味,那就說明岩茶有問題了。
可能是儲存不當受潮了,也可能是焙茶沒焙透,返青嚴重,這樣的岩茶,茶湯酸味重,還沒了原本的柔滑感。
武夷岩茶講究香清甘活,發酸變味的茶,就別再喝啦!

《5》
喝茶,本是為了享受茶香帶來的愉悅。
但錯誤的喝茶觀念和不實言論,卻讓簡單的事變得複雜。
面對白茶、紅茶、岩茶的酸味爭議,我們不能被誤導。
要知道,優質茶葉的口感是大自然與匠心工藝的完美融合,絕非酸澀異味。
日常喝茶時,多積累品鑒知識,不盲目跟風。
遇到酸味明顯的茶,果斷捨棄,讓喝茶回歸純粹。
這樣,每一杯茶都能成為身心的慰藉,享受喝茶真正的美好。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