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並未死去,你看他成了金庸筆下的誰,他兒子與黃蓉關係親密

2025年01月31日13:00:36 育兒 8377

《水滸傳》的故事就像是一場鬧劇,各路好漢意氣風發的集結於梁山,卻在征方臘之時十損七八,如草芥般死去。

書中那首《滿庭芳》也好生諷刺:「罡星起河北,豪傑四方揚。五台山發願,掃清遼國轉名香。奉詔南收方臘,催促渡長江。一自潤州破敵,席捲過錢塘。抵清溪,登昱嶺,涉高岡。蜂巢剿滅,班師衣錦盡還鄉。堪恨當朝讒佞,不識男兒定亂,誑主降遺殃。可憐一場夢,令人淚兩行。

是啊,這幫好漢的事迹就如同一場夢一般,可悲也可笑。

魯智深並未死去,你看他成了金庸筆下的誰,他兒子與黃蓉關係親密 - 天天要聞

(武松、魯智深劇照)

儘管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本就是作惡多端之人,死了也只是罪有應得,但魯智深這等英雄豪傑,結局不該是悲劇吧?為何他說圓寂就圓寂了?

或許那只是假象,後來的魯智深極有可能並未死去,那「圓寂」只是他金蟬脫殼的計謀,金庸筆下的他,就有了另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蹊蹺的「聽潮圓寂」

儘管大部分梁山好漢都不得善終,但作者對於那些真正的英雄角色,還是十分寬容的。

比如武松,即便他也做出過殺害無辜道童之事,但整體而言,他還算是個形象相對正面的角色,所以施耐庵也只是讓他被包道乙斬斷一臂之後便退場了。

接著書中只提到一句:「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後至八十善終。

這才是英雄人物該有的結局。

反觀魯智深,他的結局就顯得有些莫名其妙了,書中只留下一句:「今日正應了:『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當圓寂。眾和尚,俺家問你,如何喚做圓寂。』寺內眾僧答道:『你是出家人,還不省得?佛門中圓寂便是死。』魯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喚做圓寂,洒家今已必當圓寂。煩與俺燒桶湯來,洒家沐浴。』……比及宋公明見報,急引眾頭領來看時,魯智深已自坐在禪椅上不動了。」

魯智深並未死去,你看他成了金庸筆下的誰,他兒子與黃蓉關係親密 - 天天要聞

(魯智深、宋江劇照)

說死就死,這未免有些草率了吧?

結合他「赴死」之前,宋江與他的一段對話,這件事就變得略顯蹊蹺了。

二、魯智深的去向

魯智深會去哪?儘管「聽潮圓寂」看起來是不錯,但人死了,一切也就結束了,魯智深雖自詡「花和尚」,但骨子裡卻不是出家人,他始終是俗世之人。

而他也不是不願意接受封賞,他只是不願意與宋江一同歸朝,他早就看不慣宋江接受招安的做法,只是一直沒有發作。

但宋江提出的各種條件,他未必一點兒也沒聽進去。

當初他們之間就有這麼一番對話:「宋江道:『那和尚眼見得是聖僧羅漢,如此顯靈。今吾師成此大功,回京奏聞朝廷,可以還俗為官,在京師圖個蔭子封妻,光耀祖宗,報答父母劬勞之恩。』魯智深答道:『洒家心已成灰,不願為官,只圖尋個凈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宋江道:『吾師既不肯還俗,便到京師去住持一個名山大剎,為一僧首,也光顯宗風,亦報答得父母。』」

魯智深並未死去,你看他成了金庸筆下的誰,他兒子與黃蓉關係親密 - 天天要聞

(郭靖、黃蓉劇照)

魯智深確實是拒絕了宋江的邀請,但「還俗娶妻」也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後來的他會這麼做嗎?

儘管在他的故事在《水滸傳》中畫上了句號,但金庸卻在自己的武俠小說中給了魯智深另一段人生。

三、魯智深之子

金庸是個水滸迷,熟悉金庸武俠小說的人都應該知道這一點。

他的故事中就有不少與《水滸傳》有關的設定,比如那郭靖的身世,他是被設定成「賽仁貴」郭盛的後人。

魯智深並未死去,你看他成了金庸筆下的誰,他兒子與黃蓉關係親密 - 天天要聞

(黃蓉劇照)

又如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借張三丰之口提到了北宋徽宗年間的明教教主:「魔教中人規矩極嚴,戒食葷腥,自唐朝以來,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領方臘在浙東起事,當時官民稱之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魔王,是魔教的兩大規律,傳之已達數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對魔教誅殺極嚴。」

這個方臘,也就是《水滸傳》中對梁山好漢造成重創的那個大反派。

所以梁山好漢確實是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觀里客觀存在的一幫人。

而魯智深的大名,也曾被金庸明確提及:「蓉竹棒伸出,一招『撥狗朝天』,將鋼杖杖頭挑得甩了上來,笑道:『不用多禮,只怕我本領不及你。』這鋼杖是簡長老已使了數十年得心應手的兵刃,給她輕輕一挑,竟爾把持不住,杖頭翻起,砸向自己額角,忙振腕收住,更加暗暗吃驚,當下依晚輩規矩讓過三招,鋼杖一招『秦王鞭石』,從背後以肩為支,扳擊而下,使的是梁山泊好漢魯智深傳下來的『瘋魔杖法』。

從這裡不難看出,後來的魯智深多半是加入了丐幫,至於他為何這麼做,也是因為丐幫之人無拘無束,能活得相對自由。

魯智深並未死去,你看他成了金庸筆下的誰,他兒子與黃蓉關係親密 - 天天要聞

(魯有腳劇照)

若無意外,後來登場的丐幫長老魯有腳多半就是魯智深的後人,在一眾丐幫弟子中,他也是最有正義感的一個,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他多半是繼承了父親魯智深的一身俠肝義膽,也正因為如此,黃蓉才會選擇將幫主之位傳到他手裡。

只是龍生龍,鳳生鳳的規律似乎沒有在魯有腳身上得到體現,他父親魯智深是絕頂高手,他卻是實力平平,直至故事結尾,也談不上是一流高手,最後死在霍都手裡,也當真是憋屈。

只是說來可惜,金庸並沒有將魯智深的故事展開細說,他是如何加入丐幫,如何創出瘋魔杖法的?隨著金老的逝去,這些問題的答案讀者也無從知曉了。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三八婦女節到!牢記「1不說、2要送、3要吃」,祝福女神安康美滿 - 天天要聞

三八婦女節到!牢記「1不說、2要送、3要吃」,祝福女神安康美滿

親愛的寶子們!當三月的春風拂過柳枝,三八婦女節悄然來臨。這個專屬女性的節日,不僅是現代社會對性別平等的禮讚,更可追溯至傳統文化中對女性智慧與力量的敬畏。從言語禁忌到飲食養生,從贈禮之道到文化哲思,每個細節都藏著跨越千年的祝福密碼。讓我們以古為鏡,為身邊的 「女
正在毀掉「寶寶視力」的5個習慣,尤其0-3月齡,家長們要自檢 - 天天要聞

正在毀掉「寶寶視力」的5個習慣,尤其0-3月齡,家長們要自檢

大家好呀,我是叮叮‬~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對於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小寶寶來說,視力發育尤為重要。0-3月齡是寶寶視力發展的關鍵期,但很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無意中做了一些「毀視力」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哪些習慣正在悄悄傷害寶寶的視力,家
做人,要積八德!(精闢) - 天天要聞

做人,要積八德!(精闢)

善言一語暖人心,惡言一句傷人情。與人交流之際,應知適時退讓。他人有過,婉言相勸;他人非是,和顏悅色。顧及他人心境,方能化解諸多紛爭。口德之積,不僅在於言語之善,更在於心態之寬,以包容之心待人,方能贏得他人之尊重與信任。積口德,即為自留退路,也是為人生之路鋪滿陽
當你感覺不順時,主動丟棄以下3樣舊東西,才會越來越好! - 天天要聞

當你感覺不順時,主動丟棄以下3樣舊東西,才會越來越好!

房間若要煥然一新,需得整理清掃;人生若想煥發新生,需得摒棄舊我!拋開過時的想法,重塑自我;卸下心中的重擔,輕盈前行!特別是在人生道路坎坷之時,你不妨問問自己,為何不順?若是因為奢望過多,那便減少慾望,知足常樂;若是因為負擔太重,那便卸下包袱,重新開始!我們需要
人若善良一看便知,真正善良的人,臉上均有三個記號,很准 - 天天要聞

人若善良一看便知,真正善良的人,臉上均有三個記號,很准

什麼樣的人眼神溫和?如清風般拂人心脾的人,心中沒有陰霾的人,常年行善積德的人。這樣的人,眼神總是柔和的,讓人感到無比安心。其實,一個人的眼神中,就透露著他的內心世界。眼神狡黠,是因為心懷詭計;眼神憂鬱,是因為歷經滄桑;眼神明亮,是因為心地純潔;眼神堅定,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