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那些喜歡撒潑打滾的孩子,家長可以試試「情緒四步法」

2024年11月26日19:32:07 育兒 1230

哈爾濱一家商場內,一名年輕寶媽冷靜面對趴在地上哭鬧不止的5歲左右男孩,甚至還能與朋友發微信語音聊天,直到男孩鬧累了主動提出離開後,寶媽才拿濕紙巾擦乾淨兒子的眼淚牽著他的手走了。而當這段視頻在網路上流傳開後,網友們紛紛感嘆:「果然90後爸媽開始整頓育兒絕不慣著你!」

「對付」那些喜歡撒潑打滾的孩子,家長可以試試「情緒四步法」 - 天天要聞

根據這位寶媽在視頻下的留言可知,當時她帶著5歲的兒子到商場閑逛,沒想到經過一家玩具店時,孩子看著櫥窗里奧特曼玩偶「走不動路」了,先是拉住媽媽念叨「媽媽買給我吧」、「我好喜歡」。而看到媽媽不為所動後,選擇威脅「你不買,我就不走」、「我躺地上哭鬧,你也會丟臉」

「對付」那些喜歡撒潑打滾的孩子,家長可以試試「情緒四步法」 - 天天要聞

不管他怎麼說我都不會買,畢竟家裡至少有10多個奧特曼玩偶了」,寶媽怕網友認為她「鐵石心腸」,特意解釋到。而兒子眼看著媽媽還是很淡定,便直接躺地上大哭大喊,一副「你不買,我就不停也不走」的模樣。

只是,男孩預料錯誤媽媽不像疼愛他的姥姥、愛面子的爸爸一樣,只要他躺地上哭鬧,就會如他所願

最終,在堅持躺地上近10分鐘後,他只能停止哭泣,頗為不好意思的對媽媽說:「算了,我們回家吧!」

不少網友紛紛誇讚寶媽的「冷處理」非常有效,至少兒子不會再哭鬧。但也有一些網友提出「他在媽媽這裡吃癟,但並沒有得到更多引導,之後也依然會對姥姥、爸爸這麼做」的觀點。

孩子偏愛撒潑打滾?弄得原因是前提

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家長們不僅要處理孩子當下的哭鬧,還要找到原因,給予糾正才是正確做法!」

原因一:缺乏安全感,求關注

兒童情緒發展專家斯坦利·格林斯潘《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一書中指出,越是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僅情緒不穩定,而且為了從父母身上獲得更多安全感,他們會通過一些誇張的舉動與言語,或大哭大鬧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尋求關注

「對付」那些喜歡撒潑打滾的孩子,家長可以試試「情緒四步法」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對於從小缺乏父母陪伴、未能感受到父母的愛意、沒能得到正確教導等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引發他們通過哭鬧等方式求關注

原因二:敏感多思,承受能力差

心理學中的「心理彈性」,越是彈性好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越強,情緒各方面不受外界刺激不易起伏不定

彈性越差的人,極易隨環境變化而變化,哪怕只是他人的一句話,都有可能造成失控

「對付」那些喜歡撒潑打滾的孩子,家長可以試試「情緒四步法」 - 天天要聞

因此,家長們看到孩子愛哭鬧一點刺激、失敗無法承受不應採取打罵教育方式,而是注重培養孩子情緒調節能力增強他的「心理彈性」,擁有強大的內心

原因三:不懂得正確表達情緒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發現,0至3歲的孩子,近80%不懂得正確表達情緒,甚至因為語言發育還未完善,習慣採用喊叫、哭泣方式,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

「情緒四步法」幫娃疏導情緒

第一步:穩定自身情緒,找出孩子哭鬧原因

根據心理學「踢貓效應」可知,當家長與孩子相處,表現出負面情緒受孩子鬧情緒、犯錯影響而出現情緒崩潰、暴怒等,不僅會影響孩子,令他也無法平復情緒,還影響家長做出理智教育。

「對付」那些喜歡撒潑打滾的孩子,家長可以試試「情緒四步法」 - 天天要聞

因此,家長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不管面對孩子犯錯,還是大哭大鬧,都應以最短時間穩定自身情緒,保持理智耐心詢問孩子鬧脾氣原因,有針對性進行安撫、教導

這樣做,不僅可以向孩子展示調整情緒能力,也能給予最正確、合適的教育。

第二步:理智判斷孩子訴求的合理性,堅持原則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到,正確拒絕孩子的方式應該是保持理智,有效判斷他們的訴求是否合理,否則無法讓孩子信服,也讓父母的教育沒有說服力。

因此,不管是出於保證與孩子的交流還是教導正確的表達方式父母都應要求自己認真、理智判斷孩子哭鬧時,提出的任何訴求是否合理

如果,真的屬於無理取鬧,就要拒絕

第三步:及時安撫,耐心教導

等孩子情緒穩定後,才適合進行耐心地教導,因為人在激動時,是無法保持理智以及將他人所說的話完全「聽進去」

而且,只有及時給予安撫,才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避免因此繼續哭鬧吸引家長的注意

第四步:做到共情,多陪伴

媽媽/爸爸知道你不開心,但這些事情確實不能做。來,我抱一抱你慢慢跟你解釋」,這種含有理解、共情、安撫的話語,遠比「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責備、威脅的話語,更能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

「對付」那些喜歡撒潑打滾的孩子,家長可以試試「情緒四步法」 - 天天要聞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獲得共情與安撫是孩子的渴望,也是最好的心理慰藉。」

而且,當家長能共情孩子,也就意味著能尊重、理解、包容孩子,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既能走進孩子的內心,獲得更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又利於選擇最適合的教育方法

碎碎念:

幼兒教育家陳鶴琴認為:「哭鬧孩子幼時最喜歡的表達形式,不過,在家長們耐心、正確教導更多的表達方式,如語言、文字等,再加上情緒控制能力提升孩子也就慢慢放棄哭鬧錶達想法的方法。」所以,家長們面對孩子的哭鬧,要懂得背後的原因孩子的真實想法,以正確、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導、安撫,才是最有利的處理方式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 天天要聞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園丁般精心培育著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卻不經意間播下了荊棘的種子。生活的模樣,歸根結底,不過是「選擇」二字的映照。你的時間傾注於何處,你的成就便綻放在哪裡。以下這三個地方,若能學會捨得,有舍方有得,花費的時間,才算真正賦予了意義!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著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著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