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啟功所寫的小楷才是其書法的巔峰!將寫經體發揮到了極致狀態

2024年06月25日15:10:24 育兒 1175

導讀:不少朋友認為,啟功先生的書法盡頭就是「啟功體」,其實,在「啟功體」形成之前,啟功先生的書法,還基本上都是臨摹狀態,不過讓人感到震撼的是,沒曾想,他26歲所寫的小楷作品,竟然如此震撼,這才是他書法的巔峰,將寫經體寫到了極致。

提到啟功先生26歲的小楷作品,相信對於很多朋友來說,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小楷,將傳統小楷的韻味表現的十分完美,並且,巧妙地融合了唐人「寫經體」的特點,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番吧。

26歲啟功所寫的小楷才是其書法的巔峰!將寫經體發揮到了極致狀態 - 天天要聞

下面的這幅作品就是啟功先生26歲的作品,相信你看到也一定會感覺到非常震撼的,在書寫上,傳統小楷的韻味比較足,而且你會發現,這裡的小楷字跡,還很好地融合的寫經體的韻味,不過,也有自己最為獨到的地方,從這些小楷字跡上看,在字形上,也已經了「啟功體」造型上的特點,有的字跡,開始變得十分瘦長了,眾所周知,成熟的「啟功體」,就是一種統一的字形特點,很是瘦長,這種在字形上的統一改變,有一種整齊感,也是一種創新吧,而在這裡的字跡,在字形上,有的比較瘦長,而有的還是遵循著小楷的特點,方方正正。

26歲啟功所寫的小楷才是其書法的巔峰!將寫經體發揮到了極致狀態 - 天天要聞

我們知道,傳統小楷的字形特點就是比較方正,著重表現「小中見大」,而這裡的造型,有了最初的變化,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不少字跡,尤其是筆畫少的字跡,多表現出一種濃墨重寫的樣子,筆畫比較多的字跡,卻表現出比較纖細的狀態,不過對於筆畫比較多的字跡,還有的表現出一種粗細對比,很是強烈,這種視覺上的差,讓人一見傾心,而有的點筆還寫成了撇筆的效果,諸如「真」字的處理,就是這樣,點筆不僅僅寫成了撇筆,而且你會發現,撇筆的收筆,還非常迅捷,給人一種非常幹練的感覺。

26歲啟功所寫的小楷才是其書法的巔峰!將寫經體發揮到了極致狀態 - 天天要聞

倘若你要是對比啟功先生的成熟書法作品來看,這種視覺對比效果還是非常強烈的,難怪有朋友說,這幅作品雖然是他26歲時的小楷作品,但是,卻寫的十分老道,也十分傳統,將傳統書法的精氣神表現的十分完美,有朋友這樣評價,這是啟功先生小楷的巔峰之作,你認可嗎?談談你的看法和見解,一同交流喲。

26歲啟功所寫的小楷才是其書法的巔峰!將寫經體發揮到了極致狀態 - 天天要聞26歲啟功所寫的小楷才是其書法的巔峰!將寫經體發揮到了極致狀態 - 天天要聞26歲啟功所寫的小楷才是其書法的巔峰!將寫經體發揮到了極致狀態 - 天天要聞26歲啟功所寫的小楷才是其書法的巔峰!將寫經體發揮到了極致狀態 - 天天要聞26歲啟功所寫的小楷才是其書法的巔峰!將寫經體發揮到了極致狀態 - 天天要聞26歲啟功所寫的小楷才是其書法的巔峰!將寫經體發揮到了極致狀態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兒童拖鞋價格低得離譜?千萬別買! - 天天要聞

兒童拖鞋價格低得離譜?千萬別買!

近期網售兒童塑料拖鞋(特別是PVC材質)被發現存在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塑化劑)超標問題引發關注對此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發布消費提示一雙塑化劑超標509倍的三無涼鞋。
十年一遇的「短三伏」來了,今年的夏天會很熱嗎,看俗語怎麼說? - 天天要聞

十年一遇的「短三伏」來了,今年的夏天會很熱嗎,看俗語怎麼說?

今年夏季的「三伏天」即將到來,但與往年不同的是,2025年將迎來一個罕見的「短三伏」——整個三伏期僅有30天,比常見的40天少了整整10天。這一特殊現象引發了廣泛關注,人們不禁要問:這樣的「短三伏」是否意味著今夏會更炎熱?讓我們從氣象科學和民間智慧兩個角度來探
人啊,不抱怨,生活就好了!(句句在理) - 天天要聞

人啊,不抱怨,生活就好了!(句句在理)

楊絳先生《人生感言》中的一段話,「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碎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
7月19日曲阜市人民醫院兒童生長發育門診舉辦免費測骨齡活動 - 天天要聞

7月19日曲阜市人民醫院兒童生長發育門診舉辦免費測骨齡活動

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黃金期,每耽誤一個月的科學干預,都可能影響最終的身高。為關注兒童身高發育的家庭,曲阜市人民醫院將於7月19日舉辦大型義診活動,屆時將有專家團隊為100個家庭提供免費骨齡檢測及專業諮詢,幫助您科學了解孩子的生長潛力。
多嘴是病,得治(扎心) - 天天要聞

多嘴是病,得治(扎心)

一句話,能扭轉乾坤,亦能顛覆全局;一張嘴,能廣結善緣,也能樹敵四方。聰明之人,深諳「分寸」之道,言談舉止恰到好處;愚笨之輩,常因「多嘴」之弊,招人厭煩,自毀形象。
教育不是強迫孩子說「對不起」,而是讓他真正明白錯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教育不是強迫孩子說「對不起」,而是讓他真正明白錯在哪裡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常常陷入一個誤區:只要孩子說出一句"對不起",就認為教育目的達到了。殊不知,這種流於表面的道歉教育,往往適得其反。前幾天在小區遊樂場看到這樣一幕:一個5歲左右的男孩搶了同伴的玩具,媽媽立即呵斥:"快說對不起!"孩子不情
蘇軾:轉念的力量 - 天天要聞

蘇軾:轉念的力量

他說:蘇軾永遠在生命里看到一個好像要哀傷的東西,可是一轉念他就看到了正面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