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保護」2023年報告發布:熟人作案超八成,網路性侵漸多發

2024年05月18日22:20:49 育兒 8435

5月18日,「六一」前夕,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與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以下簡稱「女童保護」團隊)發布《「女童保護」2023年性侵兒童(18歲以下)案例統計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據悉,這是「女童保護」團隊此系列報告的第11次發布。

「女童保護」2023年報告發布:熟人作案超八成,網路性侵漸多發 - 天天要聞

▲圖據圖蟲創意

報告表示,性侵兒童案例統計數據來源於2023年度媒體公開報道案例,包括各級法院、檢察院官網和認證賬號公開的案例。報告強調,進入公眾視野的案例僅為實際發生案例的「冰山一角」。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官網消息,2023年1月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性侵未成年人案件1.7萬人,佔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總數的63.5%。

當日,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還聯合其他9家組織發布《未成年人網路安全倡議》。

女童佔比近九成

未成年人施害者比例上升

「女童保護」統計,2023年全年媒體公開報道的性侵兒童(18歲以下)案例202起,受害人數517人(在未表明具體人數的案例中,未提及人數數量的按1人計,「多人」按3人計,「十幾人」按15人計,「幾十人」「數十人」按30人計)。

202起案例中,受害人3人以上(包含3人,類似數據表述下同)的案例50起,佔比24.75%;受害人5人以上的案例26起,佔比12.87%;受害人10人以上的案例10起,佔比4.95%;平均每起案例受害兒童2.55人。

在受害兒童的男女比例上,202起案例中178起明確受害人性別,其中受害人為女童的160起,佔比89.88%;受害人為男童的18起,佔比10.11%。

「女童保護」2023年報告發布:熟人作案超八成,網路性侵漸多發 - 天天要聞

▲受害者中男童、女童比例

受害人年齡分布上,202起案例中表明受害兒童年齡的有193起,其中受害人14歲(不包含14歲)以下的114起,佔比59.06%;14~18歲(不包含18歲)的70起,佔比36.26%;此外,有9起多人受害案件中,受害人年齡從14歲以下到14~18歲不等,佔比4.66%。梳理髮現,年齡最小的受侵害兒童僅不到1歲,施害者為其保姆。

「女童保護」2023年報告發布:熟人作案超八成,網路性侵漸多發 - 天天要聞

▲受侵害兒童年齡分布

「女童保護」注意到,未成年人性侵犯罪案例比例上升,高齡犯罪情形複雜。202起案例中有56起表明了施害人年齡,施害人為未成年人的有12起,在總案例中佔比5.94%,與往年數據相比有較大增幅,最小的僅9歲;施害人60歲(包含60歲)以上的9起。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報告認為,性侵犯罪人年齡「兩極化」的現象日益引發社會關注。在這類犯罪中,施害者的犯罪成因及懲戒措施等都值得持續研究。

熟人作案超八成

網路性侵越來越多發

「女童保護」統計,202起案例中有134起表明了城鄉地域分布。在134起案例中,發生在城市的72起,佔比53.73%;發生在縣城的45起,佔比33.58%;發生在農村的17起,佔比12.69%。這與往年數據趨勢基本一致。「女童保護」認為,這並不等同於城市地區兒童被性侵案例比農村地區更為高發,農村地區兒童遭遇性侵的案件更不容易被發現,更難進入司法程序,更難被媒體曝光。

報告提到,性侵會在較長時間內多次發生,多是熟人作案。在202起案例中,有高達120起是施害人多次作案,佔比59.41%;施害人一人性侵多人的有54起,佔比26.73%。這種現象較為集中地反映在熟人作案中。從時長來看,超過1年的有40起。

「女童保護」統計,202起案例中表明人際關係的有169起。在169起案例中,熟人作案141起,佔比83.43%;陌生人作案28起,佔比16.57%。

「女童保護」2023年報告發布:熟人作案超八成,網路性侵漸多發 - 天天要聞

▲熟人作案佔比

141起熟人作案的案例中,教師、教職工(含教練、家教、補習老師等)作案58起,佔比41.13%;網友作案27起,佔比19.15%;親人親屬(父親、繼父、繼祖父、叔伯等)作案18起,佔比12.77%,其中17起為多次實施侵害;鄰居(含同村人)作案15起,佔比10.64%;其他生活學習接觸人員(如家庭朋友、同學等)作案23起,佔比16.31%。

「女童保護」2023年報告發布:熟人作案超八成,網路性侵漸多發 - 天天要聞

▲熟人作案中具體各類關係佔比

「曝光中的比例不代表實際所有案例的佔比。教師更容易被發現,而監護人等親屬作案中,受害者難以揭露真相。」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女童保護基金負責人、鳳凰網副總編輯孫雪梅說。

從案發場地來看,報告指出,校園、培訓機構是案件高發場地,施害人住所、賓館等場所需重點關注。202起案例中表明性侵發生場所的有156起,其中發生在校園、培訓機構(包括宿舍等)的有50起,佔比32.05%;在施害人住所的有31起,佔比19.87%;發生在互聯網上的有25起,佔比16.03%;在受害人住所的是24起,佔比15.38%;在賓館、ktv等場所發生的是19起,佔比12.18%;在公共交通工具、公園廣場、電梯等生活服務場所的有12起,佔比7.69%;在小區、村莊、校園附近等戶外場所的有10起,佔比6.41%。

「女童保護」2023年報告發布:熟人作案超八成,網路性侵漸多發 - 天天要聞

▲作案場所分布

報告特別關注到通過網路發生的性侵案。該數量達到34起,占熟人(熟人圈)作案的15.8%,這包括線上「隔空猥褻」,也包括網友約見面後線下實施性侵。報告指出,利用網路性侵案件極具隱蔽性。34起案例中,受害5人(含)及以上的有9起,受害者最多的達到40人;施害人多次實施性侵的達到了29起,佔比85%,作案跨度最長的達到了6年,受害人為多名男性。「女童保護」歷年統計數據顯示,網路性侵越來越多發。

2023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檢察機關起訴成年人涉嫌利用電信網路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16萬人,針對通過網路聊天脅迫女童自拍裸照等問題,最高檢發布指導性案例,確立了「無身體接觸猥褻行為等同於線下犯罪」的追訴原則,當時已累計追訴犯罪3000餘人。

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正式施行,未成年人保護有了更為細緻的法律規定。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北京報道

編輯 潘莉 責編 李彬彬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一碗下肚,懷孕37周女子流產!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聞

一碗下肚,懷孕37周女子流產!竟是家中「藏毒」

隨著炎熱夏季的到來,各類冰鎮冷藏食品逐漸「火熱」起來,但安全問題仍需重視,因為即便在冷藏環境下,許多嗜冷細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種名為李斯特菌的細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為它專愛挑孕婦和嬰兒「下手」,生活中該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媽媽」在社交平台講述自己的遭遇:懷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發李斯特菌...
別再盯成績了,你娃快沒電了 - 天天要聞

別再盯成績了,你娃快沒電了

「養廢了」——這個詞最近在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討論中越來越常見。是的,不是被別人說,而是你自己做的。你當初一心想讓孩子好,結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來給捧上了山崖。那些「養廢」孩子的家長,真不是嘴巴上講得好聽,結果卻不知不覺把孩子弄得很差
嚴防!「冰箱殺手」來了! - 天天要聞

嚴防!「冰箱殺手」來了!

炎炎夏日許多人的冰箱中存放著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裡有老人、孕婦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殺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為常見,許多感染事件的發生,都是因為人們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製品、熟食肉類、沙
父親因工死亡,試管嬰兒能申請撫恤金嗎?法院判了 - 天天要聞

父親因工死亡,試管嬰兒能申請撫恤金嗎?法院判了

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5月27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試管嬰兒享受撫恤金待遇案件。陳某與郭某婚後因不孕症就醫,冷凍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陳某因工死亡,被認定為工傷。隨後,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陳小某,並銷毀剩餘胚胎。2024年5月,陳小某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遭某社保中...
兒童針筒玩具熱銷,是「解壓神器」還是「危險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聞

兒童針筒玩具熱銷,是「解壓神器」還是「危險利器」?多方提醒——

一個針筒、一個捏捏樂,組成了一款近期風靡校園周邊文具店的兒童玩具產品,針筒看上去和醫院使用的注射器幾乎一樣。網路視頻里宣稱,這款玩具玩法簡單,十分解壓,只需要用針筒把空氣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氣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這款兒童玩具卻引起了家長們的不安。不少家長表示,此類玩具非常危險,存在安全隱患。...
【視頻】父親工亡後,冷凍受精胚胎植入母體成功分娩,他是遺腹子嗎? - 天天要聞

【視頻】父親工亡後,冷凍受精胚胎植入母體成功分娩,他是遺腹子嗎?

什麼是遺腹子?《現代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為:懷孕婦人於丈夫死後所生的孩子。在自然受孕情況下,遺腹子是先懷孕、丈夫死亡之後出生的孩子。那麼,一對不孕不育的夫妻進行胚胎體外培育,在丈夫工傷死亡後,胚胎再植入妻子體內之後出生的兒子小強(化名)是遺腹子嗎?小強能申領其父工亡後供養親屬撫恤金嗎?近日,在江蘇某...
防「溺」於未然,安全伴成長!這些防溺水知識一定要教給孩子! - 天天要聞

防「溺」於未然,安全伴成長!這些防溺水知識一定要教給孩子!

夏季炎熱,親水活動成為不少人的消暑選擇,但隨之而來的溺水風險也顯著增加。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龍華君主任醫師提醒: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高發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群體,溺亡悲劇時有發生。掌握科學防溺知識、強化安全意識,是守護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線。一、為什麼青少年容易發生...
語言發育黃金期:0-3歲親子對話質量影響未來學習力 - 天天要聞

語言發育黃金期:0-3歲親子對話質量影響未來學習力

►本文2227字 閱讀3分鐘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