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太缺了:醫護比不到1∶1.2 |國際護士節

2024年05月13日01:30:39 育兒 6499

護士太缺了:醫護比不到1∶1.2 |國際護士節 - 天天要聞

2024年5月11日,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醫院碧海院區舉行護士宣誓儀式。視覺中國 | 圖

患者看見的時候,他們噓寒問暖,關注病情細微變化,記下密密麻麻的護理記錄;患者看不見的時候,他們要與藥房核對藥品,清點耗材,白天黑夜,總是身影匆匆。

他們是護士。

為紀念「近代護理創始人」南丁格爾,1912年開始,國際護士理事會(icn)將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2024年的主題是「我們的護士,我們的未來:護理的經濟效力」。中國護士節的主題是「發展護士隊伍,優化護理服務」。

國家衛健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註冊護士總量達到563萬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數達到4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護士超過80%,十年前,中國註冊護士還僅有278萬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數只有2人。

儘管護士數量增加,但遠遠談不上充足。根據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3年末,全國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78萬人,按此計算醫護比不到1∶1.2。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21年印發的《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

國家衛健委2023年6月印發《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醫療機構要根據功能定位、服務半徑、床位規模、臨床護理工作量和技術風險要素等科學合理配置數量充足的臨床護士人力。

2024年5月11日,國家衛健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副司長邢若齊透露,國家衛健委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關於加強護士隊伍建設,優化護理服務的文件,希望發揮政策的支持引導作用,進一步發展優化護理服務。

「護理的作用遠遠超出『病床』,護士在推動全球健康和經濟穩定發揮著關鍵作用。現在全球需要形成共識,護理不僅是一種職業,還是一項面向未來的重要投資。」icn在《2024年國際護士節報告:護理的經濟效力》中呼籲。

為護士減負

忙碌是護士的常態。醫院裡,護士化身「六邊形戰士」,承擔多個角色和工作任務,一位護士照顧數名患者都不足為奇。

icn報告中提到,每投資1美元改善健康服務,就能獲得2-4美元的經濟回報,投資護理能讓人們適時獲得所需服務,實現可達到的最高健康標準,護理服務的延誤可能會導致生產力下降、更高的醫療費用和更大的健康風險。然而,儘管護理在醫療系統中佔據重要地位,但其資金投入卻常受到限制,社會效益常被低估。「護士不僅僅是醫療保健提供者,還是個人和社區健康和福祉的教育者、領導者和倡導者。支持護理隊伍並非可有可無,而是不可或缺。」

老人生病,兒子白天上班,夜晚照顧,持續一年之後,老人離世當天,兒子突發腦溢血不幸身亡,這個令人觸動的故事源自安徽省政協委員、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姚淮芳在2022年安徽兩會上的一份提案。姚淮芳建議醫院應建立「零陪護」體系,即不需要家屬或者護工,住院期間所有護理均由醫院安排,家屬只需要簽字、交錢、按規定時間探視。

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在解讀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時直截了當地說:我們護士也缺。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快補齊醫療護理等服務短板。「我們國家有500多萬護士,每年會增加30萬人,但是每千人口護士數量只有3.7人,發達國家一般是8-15人。」

邢若齊表示,隨著老齡化社會進程的加快,大多數老年人存在多病共存情況,老年護理以及老年有關慢性疾病護理的社會需求日益旺盛;慢性病患者生存期不斷延長,對護理和康復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醫療診療量快速增長,住院服務量也在增加,臨床護理工作的壓力也日益加大。

為給護士鬆綁減負,北京協和醫院的方法是降低護士的非護理工作負擔。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彭斌介紹,醫院聘請近600名醫療護理員等輔助人員協助護士完成部分基礎工作及患者生活照顧,他們在醫院統一配送藥品和物資,減少了護理人員外出領葯、領物資的時間和精力消耗。

針對護士每天問詢患者、查房、注射以及手寫大量護理記錄的情況,醫院的對策是優化信息系統。彭斌注意到,過往很多護理記錄通過手工記錄,優化醫院信息系統後,可以減少相關的工作,而且之前對出院患者隨訪是通過人工打電話,現在智能隨訪平台也能幫助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

「護理服務模式也在不斷完善,將護士從大量繁重的手工書寫工作中解脫出來,讓我們有更多時間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患者。」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李彩霞說。

在家也能享受護理服務

離開病床,醫院之外,老年人對護理的需求也十分迫切。2021年底,國家衛健委確定了北京市等15個省市先行先試,開展老年醫療護理服務試點工作。

試點省份通過轉型或者社會力量舉辦等方式,擴增老年醫療服務資源,護理院、護理中心、護理站等機構數量明顯增加,平均增幅約16%。江蘇、山東等地擴大基層醫療機構提供老年護理的床位數量,江蘇給社區服務中心加掛護理院的牌子,為社區內的失能失智、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

服務模式也更加多樣。試點省份探索在社區和家庭就能體會到醫院內的護理服務——上門巡診,設置日間護理中心、「呼叫中心」或家庭病床等,也有省市將老年居家醫療護理服務與當地的長期護理險政策有機結合起來。

但是,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彭靜在2023年兩會提交的一份提案提到,目前承接社區養老服務的社會機構偏重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康復護理、文體娛樂、精神慰藉等優質普惠服務獲得性差,這些普惠性服務看起來技術門檻不高,實際上往往需要專業機構、人員和資質。

彭斌介紹,為幫助基層提升老年護理服務能力,北京協和醫院積極推進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幫扶,接受基層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來院進修學習,定期到基層醫院和社區進行現場指導,查房和持續提供線上支持等。

「互聯網+護理服務」也是解決路徑之一。作為試點省份,湖南省衛健委副主任祝益民介紹,在湖南,「互聯網+護理服務」從綜合醫院逐步覆蓋到專科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一萬多名護士參加了互聯網護理服務。通過大數據實現護理人員、居家老人和家庭成員之間的智能匹配、實時聯繫,為老年人提供「線上諮詢、上門服務、科普教育」等一體化的護理服務。

邢若齊表示,將繼續落實改善護理服務行動計劃,鼓勵醫療機構逐步提供延續性護理服務,降低出院患者非計劃再次入院率,惠及更多的出院患者,發揮大型醫院優質護理資源下沉和帶動作用,提升基層護理的服務能力,就近解決群眾急需的護理問題。

(南方周末實習生譚梓莜對本文亦有貢獻)

南方周末記者 宋炳晨

責編 曹海東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很多人信「命」,看《寒窯賦》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很多人信「命」,看《寒窯賦》就知道了

《寒窯賦》寫道: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跖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張良原是布衣......
李詩英懷上前夫的二胎,網友:前夫居然不知情 - 天天要聞

李詩英懷上前夫的二胎,網友:前夫居然不知情

韓國女星李詩英的一則懷孕聲明,直接讓吃瓜群眾CPU燒了——她懷的,竟然是前夫的二胎! 7月8日,李詩英在社交平台宣布懷孕,但劇情遠比「官宣喜訊」來得勁爆:這胎是她離婚後用和前夫婚姻存續期間....
「南京胖哥」二胎得子,發視頻官宣喜訊:二胎和姐姐「奶糖」很像 - 天天要聞

「南京胖哥」二胎得子,發視頻官宣喜訊:二胎和姐姐「奶糖」很像

7月8日,「南京胖哥」官宣其二胎出生。其曬出孩子視頻並配文:「歡迎你的到來,我的寶貝。」九派新聞聯絡當事人獲悉,二胎是男孩。他還在評論區分享二胎和姐姐「奶糖」很像。2023年9月,「胖哥」剛出生的女兒「奶糖」因先天性心臟病去世。據此前報道,2021年5月29日晚,南京新街口發生「駕車撞人持刀捅人」事件,當時在現場...
多名老師血鉛也嚴重超標!「幼兒園鉛中毒事件」最新後續 - 天天要聞

多名老師血鉛也嚴重超標!「幼兒園鉛中毒事件」最新後續

近日,甘肅一幼兒園違規用添加劑致幼兒血鉛異常事件引發廣泛關注。7月3日,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了解到:7月1日,麥積區市場監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眾反映,查獲一起某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案件。相關專家和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快速開展流調溯源、醫療保障及調查處置等工作。目...
你知道帶狀皰疹疫苗嗎?如果知道,會不會跟我們一樣說打就打 - 天天要聞

你知道帶狀皰疹疫苗嗎?如果知道,會不會跟我們一樣說打就打

你知道帶狀皰疹疫苗嗎?如果不是前幾天和一位關係很好的姐姐聊天時提起,我們大概也不會像她一樣,只猶豫了半天就下定決心去打了這個疫苗。那位姐姐的孩子在國外研究生物,幾年前就催他們夫妻倆接種,見他們遲遲不動,便跟他們急了,說他們不相信科學,還把帶
撈輿 | 天水幼兒園鉛中毒事件,必須找准切斷「毒源」 - 天天要聞

撈輿 | 天水幼兒園鉛中毒事件,必須找准切斷「毒源」

近日,甘肅天水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幼兒血鉛異常,引發持續關注。據報道,多名住院兒童的檢測報告中,血鉛值高於200微克/升,部分超過了450微克/升,即重度標準。沒有什麼比孩子的健康,更能戳痛父母的心。當家長拿到數據的那一刻,他們的崩潰可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