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難養,而是父母太會製造問題,看完這3個案例,你會慚愧

2024年04月20日08:55:37 育兒 1340

接觸了上千個教育諮詢案例之後,我發現孩子的很多錯誤行為,其實都是父母一手製造出來的。

一邊無意識製造問題,一邊費勁力氣兒解決問題,孩子就在這中間被來回拉扯,充滿矛盾。

下面這三個常見的案例,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不是孩子難養,而是父母太會製造問題,看完這3個案例,你會慚愧 - 天天要聞

一個不好好吃飯的孩子

一個媽媽諮詢說:孩子只能靠外部刺激才會好好吃飯,比如邊看電視邊吃飯,玩一會兒吃一會兒,現在都5歲多了,如果大人不強行喂飯,這個飯就能吃一個多小時。

為了能讓孩子專註、快速的吃飯,媽媽先是用了表揚、積分兌換獎勵的正面方法,剛開始確實管用,但是一段時間後就失效了,媽媽忍耐力逐漸見底,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連吼帶罵最後揍一頓,孩子哭著吃完了飯。

然而,總不能每頓飯都先揍一頓吧?

媽媽想不通,吃飯明明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為什麼在自己家就這麼難?

我問媽媽:孩子從加輔食開始到2歲之間,孩子是如何吃飯的?又是誰來負責孩子吃飯這件事的?

媽媽說:孩子2歲之前是老人帶的,吃飯都是老人喂著吃,追著吃,2歲之後主要由我來帶,我知道喂飯不好,所以開始培養孩子自己吃飯,剛開始糾正過來了,但後來有了二寶,有時候為了節省時間,就會讓孩子看著動畫片吃飯。

聽起來似乎都是孩子的問題,但只要回溯家長的代養過程就能發現,問題根本不在孩子身上。

家長見不得孩子吃飯弄髒衣服、弄髒餐桌地面、怕孩子吃的太慢浪費時間、又或者想讓孩子多吃點,於是選擇了喂飯、邊玩邊吃等省時省力的辦法。

等到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家長開始著急了,決定放手讓孩子獨立吃飯,這才發現積重難返。

當初是你們讓孩子邊看動畫片邊吃飯的,現在又責怪孩子不看動畫片就不吃飯,這實在是怪不到孩子頭上啊。

一個吃飯習慣不好的孩子背後,一定有想省事、圖輕鬆的帶養人。

不是孩子難養,而是父母太會製造問題,看完這3個案例,你會慚愧 - 天天要聞

同樣的製造問題模式,還出現在以下場景:

總是用手機幫自己帶娃,結果反過來抱怨孩子沉迷於手機。

不花時間給孩子讀繪本,結果反過來責怪孩子不愛看書。

經常用買玩具買零食的方式安撫哭鬧的孩子,結果反過來說孩子總是用哭來威脅大人給自己買東西。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得: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確實如此,很多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問題,追根溯源都能找到父母行為的影子。

我們能清楚的看到這個所謂的「問題」是如何在一個孩子身上生根發芽的。

所以當我們抱怨孩子這不好,那不好的時候,不妨反思一下孩子的問題是不是我們製造出來的。

不是孩子難養,而是父母太會製造問題,看完這3個案例,你會慚愧 - 天天要聞

一個不想上幼兒園的孩子

朋友的兒子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孩子,在臨上幼兒園之前就已經開始出現焦慮的情緒,變得非常黏朋友,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發脾氣哭鬧。

孩子爸爸看不下去,覺得馬上要去幼兒園了,孩子不能這麼矯情,於是開啟了一系列他認為是對的,實際上錯到離譜的做法:

在飯桌上教育孩子說:你要是在幼兒園裡這樣吃飯,老師可是要批評你的。

在孩子不睡午覺的時候說:你要是在幼兒園裡不睡午覺,老師可不會慣著你。

在孩子不順從的時候說:以後上了幼兒園,你要是不聽話,老師就不喜歡你了。

後來的結果可想而知,孩子入園初期,每天都會緊緊抱著媽媽的大腿,哭得驚天動地,最後被幼兒園老師強行抱進去。

孩子每天都會說:我不要去幼兒園。

在孩子的入園焦慮上,爸爸是功不可沒啊。

不是孩子難養,而是父母太會製造問題,看完這3個案例,你會慚愧 - 天天要聞

本來孩子對從未接觸過的幼兒園就心存焦慮,擔心幼兒園是一個不好的地方,結果孩子爸爸這一頓恐嚇,坐實了孩子的消極想像。

幼兒園果然是一個充滿危險、動不動就要被批評的不友好的地方,孩子想去才怪呢。

其實很多家長都是這樣,在孩子入園上學之前,喜歡用嚇唬的方式來驅動孩子,固執的認為孩子只有害怕了,才能做出正確的行為。

然而人在面臨恐懼時的本能卻是逃跑和迴避。

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陳默說:我們跟孩子在一起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能讓孩子陷入恐懼,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核心原則就是不能製造恐懼。

恐懼會讓孩子的大腦處於原始的緊張狀態,從而影響整個身心的發展。

不是孩子難養,而是父母太會製造問題,看完這3個案例,你會慚愧 - 天天要聞

一個學不會自主如廁的孩子

有一個家長給自己2歲的孩子卸掉尿不濕,訓練自主如廁,半年過去了,孩子依舊會尿在褲子里、床上、沙發上,不能在有尿意的時候提前去衛生間,坐在小馬桶上小便。

家長非常生氣,不理解都訓練這麼久了,孩子為什麼還學不會,有尿了就去衛生間這很難嗎?

於是乎,家長想出了一個自認為很聰明的辦法:往孩子的褲襠里倒水,讓孩子感受濕漉漉、涼颼颼的感覺,有了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孩子肯定就不願意尿在褲子里了。

結果家長又被事實打臉了,孩子依舊尿褲子,每天尿濕好幾條。

家長憂心忡忡的問我:孩子會不會有問題?都2歲半了,還學不會自主如廁,以後上幼兒園可咋辦。

我回復他:恐怕你2歲的時候也學不會。

不是孩子難養,而是父母太會製造問題,看完這3個案例,你會慚愧 - 天天要聞

不知道現在的父母是怎麼了,對孩子的要求高的離譜,6個月實現自主入睡,2歲脫掉尿不濕獨立如廁,3歲不哭不鬧情緒穩定,4歲意志堅強知難而進。

我不否認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很多超前發展的天賦型孩子,但我們不能拿這些孩子當做自己孩子的標杆。

大多數孩子都是按照既定的發展規律,一步一個腳印慢慢成長起來的,且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成長節奏。

2歲的孩子學不會自主如廁,是因為負責自主如廁的生理機制未發育完善,但家長偏偏認為如廁是一件主觀意識就能控制的事情,提出完全不符合孩子生理水平的高目標。

超出孩子實際水平的目標要求,孩子自然做不到,這絕不是孩子的能力問題,而是家長的認知問題。

家長的無知有多少,孩子的磨難就有多少。

每個父母都或多或少的對孩子有養育期待,但這個期待不能超出孩子的客觀發展水平,否則你將會帶著孩子一起掉入「孩子什麼都做不好」的負面深淵。

你會覺得孩子很難養,孩子會覺得自己很糟糕。

不是孩子難養,而是父母太會製造問題,看完這3個案例,你會慚愧 - 天天要聞

《家有幼兒》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個有正確認知,能夠合理、科學地養育孩子的家庭,才能培養出一個發育良好,潛力無限的孩子。

古人用拔苗助長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播種插秧,什麼時候澆水施肥,都是有規律的,急功近利的拔高,禾苗就會枯萎死去。

孩子就如同這禾苗,成長發生在時機成熟之時。

看完這三個案例,你或許會感到慚愧,原來孩子承受了很多不可承受之重,原來孩子並沒有那麼糟糕。

那麼,就請你從此刻開始,停止給孩子製造問題。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五一」我在崗 ▏鄂爾多斯這位「媽媽」有很多個孩子 - 天天要聞

「五一」我在崗 ▏鄂爾多斯這位「媽媽」有很多個孩子

鄂爾多斯市社會福利中心兒童福利院是一個孤殘兒童集中的場所,這裡的孩子普遍表現為體質機能弱、免疫力低,為了兒童的安全健康,院內執行24小時365天全年無休照護兒童制度。在「五一」假期,他們放棄了與家人團聚,堅持值守在工作崗位上,被孩子們稱為陸「媽媽」的便是其中一員。「要給孩子們一個溫馨的家」這位「陸媽媽」...
五一電影評測 | 與眾不同的黃景瑜,增肌9公斤的王一博,都在《維和防暴隊》! - 天天要聞

五一電影評測 | 與眾不同的黃景瑜,增肌9公斤的王一博,都在《維和防暴隊》!

1905電影網專稿 由劉偉強監製,李達超導演,黃景瑜、王一博、歐豪、鍾楚曦領銜主演的中國首部海外維和題材商業大片《維和防暴隊》已於5月1日上映,該片聚焦中國維和警察鮮為人知的生死時刻,講述了維和警察在異國他鄉執行維和任務,解救人質、保護當地民眾的熱血故事。影片上映首日收穫1.36億元,奪得票房日冠。《今日影評...
家長請育兒假照顧住院的半歲寶寶被開除,起訴公司獲賠22萬 - 天天要聞

家長請育兒假照顧住院的半歲寶寶被開除,起訴公司獲賠22萬

據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廣東的陳某因其幼兒住院向某科技公司申請育兒假。在育兒假未獲批准後,陳某根據公司要求變更請假類型為事假,並提供了住院材料。但某科技公司仍沒有批准事假,以陳某無故曠工三天為由解除勞動合同。陳某提起訴訟,請求某科技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等。東莞中院經審理認為,陳某以其未滿6...
@霸州家長們看好你的孩子:別沉迷玩這種卡 - 天天要聞

@霸州家長們看好你的孩子:別沉迷玩這種卡

據霸州部分家長反映,最近一段時間「煙卡」風靡各個學校,各小學裡的很多學生沉迷於這種煙卡遊戲不能自拔,不免引起學校以及家長們的擔心與重視。提到「煙卡」,不知道您了不了解,這是一種由煙盒製成帶有香煙牌子的卡片,目前廣受小學生們的喜愛。既然有學生玩煙卡那就必然會去收集煙卡,眾所周知未成年是禁止吸煙的,更何...
短短六句話,送給自己! - 天天要聞

短短六句話,送給自己!

第一句:依靠自己,才能無所畏懼!在這個世上,除了自己之外,沒有誰能陪你永遠。不要事事依靠旁人,不要一直指望別人。想要什麼,自己努力,缺少什麼,自己打拚。學會依靠自己,才能無所畏懼。第二句:提升自己,才能出眾優異!永遠不要停止學習,若是停滯不前,必定落後於人。時
老郎中拔掉豹口的細骨,六年後,豹子衝進他的屋裡 - 天天要聞

老郎中拔掉豹口的細骨,六年後,豹子衝進他的屋裡

明朝正統年間,老郎中被遠房的表侄,用小毛驢接到家裡,給老父親治病。表侄住在深山老林里,相距二十多里遠。到了表侄的家裡,老郎中望聞問切一番,笑著對病人說:「老表,沒有什麼大礙,感染風寒所致,吃兩副葯,發一發汗就好了。」
當一個人,學會了靜音模式 - 天天要聞

當一個人,學會了靜音模式

在喧囂的世界中,我們常常被各種聲音所淹沒,難以找到內心的寧靜。而學會將自己調至「靜音模式」,則是一種重要的心理成長方式。
家國情•小家大愛 | 我給媽媽送束花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小家大愛 | 我給媽媽送束花

國際家庭日即將到來的五月是鮮花盛開的季節也是溫情滿滿的時日為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更好引領、服務、聯繫廣大家庭全國婦聯推出「家國情·小家大愛」系列之「我給媽媽送束花」公益傳播活動踏足山川湖海 走不出媽媽的臂彎向著夢想奔跑離不開家與國的滋養在5·15國際家庭日即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