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2024年03月29日19:25:32 育兒 1165

混血兒真的會更優秀嗎?

近年來,關於混血寶寶的話題,總是會伴隨著「高顏值」、「高智商」等辭彙的出現,似乎這已被追捧成為了一種「新潮流」。

然而,事實則是截然相反。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並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表明混血比純種更加具備優勢,反而是被證明存在著諸多方面的缺陷。

那麼關於「人種混血雜交」各種優勢的說法,到底是從何而來?

這背後究竟又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陰謀」呢?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01

現如今的確已經和昔日時代不同,人們都倡導婚戀自由、生育自由,總之無論哪方面的抉擇,都是個人的自由。

然而,這是不是應該建立在認知足夠全面的基礎之上呢?

當某些大博主通過網路,宣傳著混血寶寶有多好多好時,卻又絕口不提其中的風險,這在一定程度上,無疑是對群眾的一種誤導。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基於這種情況,無非就是兩種可能,一是其文化常識過於匱乏,再者是這人壓根就沒安什麼好心。

在這個地球上,人類以膚色為準,被劃分為四個不同的人種,其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以及棕種人。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大家被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區,相互之間都是平等對待,沒有誰比誰更高貴的說法,但在生理方面卻又存在著明顯差異。

曾有科學家做過相關實驗,並且得出了確切的實驗結論,那就是人的智商和腦容量有直接關係。

這並非道聽途說,相反得到了眾多科學家的認同。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還有「進化最完整的便是黃種人,相應的智商也是最高的」相關看法。

此結論曾是美國科學家沃森的親述,要知道,他可是曾獲得過諾貝爾獎「DNA之父」。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之所以這麼說,便是因為黃種人還有另一個說法,那就是東亞人種,特指亞洲地區的人群,例如中國、韓國等。

而像我們這樣的黃種人,更是有科學證明智商是在其他人種之上的。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是的,你沒看錯。

黃種人智商平均值在105-120區間,而白種人則相對低一些是90-100,再者就是黑種人會更低些,僅在60-80。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這也就印證了前面所說,我們純正的黃種人在基因學里,對於影響大腦靈活方面的發育進化才是最完全的說法。

然而,如果想要讓混血兒參與進來的話,那就要用到生物學的理論了。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02

就拿雜交水稻的例子來說,人和水稻是一樣的道理,其內在的基因都有好壞之分。

兩種不同的水稻,在科學家的操作下,不停的相互雜交,而基因遺傳這個問題是隨機的,是人為無法進行干預的存在。

這也就導致了培育的結果有很多種可能性,或者繼承了兩者全差的基因,或者繼承了一好一壞,最後才是各方面都優質的品種。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毋庸置疑,科學家們只會留下優質的新品種,至於實驗過程中的劣質品水稻,只會落得一個被銷毀的結局。

可將這個道理放在人類的身上,無論所生育的混血兒是何種情況,都只能有一個結局,那就是硬著頭皮也要拉扯大。

就這個道理來說,就應該好好試想一下,為什麼在日常中唯獨看的到混血兒的優點,卻意識不到其到底有沒有風險呢?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在此基礎上,假設將混血兒的智商用數學的方式計算一下。

當黃種人和白種人相戀,他們所生育的後代極大概率是被拉低,想要突破更高只能說希望十分渺茫。

就拿前者的最低平均105,和後者的最高平均100來說,同樣取平均數值,他們的混血寶寶也是在102徘徊。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如果換做黑種人,那就只能是落到100以下了,以此類推。

或許有人會認為,低也不會低到哪裡去,不過是個位數的相差不足為奇。

只能說,這樣的想法是大錯特錯。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要知道,智商的表述方式是百分點,一個數字的相差,在實際中來看的話,那差別將會是巨大的。

仔細想想就能夠理解,這一個個的百分點,全然都是咱們的原始祖先歷經幾百年的進化成果。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以上種種也就不難判斷,黃種人顯然要比混血兒更加聰明,一個人的智商和其父母有著絕對性的關係。

正所謂,只有原件全面好複印件才能夠完好。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03

從現實角度出發,外國人經常出現牛奶過敏、堅果過敏等,總是容易引發各種身體不適的情況。

但回頭看看我們身邊的中國人,則很少出現這樣的情況。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就狐臭而言,中國人便有95%不存在這樣的現象,而歐美白人卻是截然相反,他們則是將近90%都有狐臭。

而非洲黑人就更不說了,狐臭幾乎覆蓋百分之百。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再者說狐臭作為顯性遺傳因素,換句話來說,混血寶寶極大概率將擁有這樣的缺陷。

當然在這裡,並不排除混血寶寶的個別優秀人才。

就像我們所熟知的運動健將,滑雪的谷愛凌、打籃球的庫里等,他們也都是混血兒,都奪過冠軍,為自己的國家長臉。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只是想說,在看到這些優秀的例子時,不要忘記去思考那些,並沒有被展示在人前的「失敗案例」。

一位網友就曾表示,自己嫁給了一個純正的英國白種人,但是在生育方面卻備受打擊。

兩人的第一個孩子不僅先天性失聰,同時還患有嚴重的自閉症。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或許是趨於不甘心,他們隨後還要了第二個孩子,可這似乎並不是個很好的決定。

因為第二個孩子也算不上健健康康,而是患有先天性哮喘,可以說,夫妻兩人對此簡直心力交瘁。

他們往後的日子,光是想想都要讓人一陣後怕。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如此看下來,是不是感覺自己還挺幸運的,那咱們又有何理由去羨慕別人呢?

混血寶寶固然有顏值很高的,但他卻並不能代表全部,所以說,什麼事情都是有它的兩面性並且一半一半。

說到這裡,只是想要打破人們對於混血兒的美好濾鏡,對此事有個客觀且科學的認知,不對其過度包裝,相信每個寶寶都是好的,而你的寶寶則更優秀!

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可能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澎湃新聞《「反黑」民族主義:性/別、生育與疾病隱喻》

2.快科技《混血兒都漂亮?你太天真了》

3.金投網《不要迷信混血優勢!混血雜交,實則是塵封了100多年的陰謀》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自稱「稱不上書法家」的鄭智化,其書法個性鮮明!水平不輸書法家 - 天天要聞

自稱「稱不上書法家」的鄭智化,其書法個性鮮明!水平不輸書法家

每每看到鄭智化在自媒體上曬出自己的書法作品,都會駐足良久,也思考不少,雖然不是書法家,就是一位歌手,卻將書法寫到了極致,很多網友索要墨寶,而鄭智化在其個人自媒體中婉拒了這一行為,並且這樣寫道「我只是喜歡書法,但是我絕對稱不上書法家,所以請不要跟我要「墨寶」,尤
心情不好的時候,看看這4句話,會讓你突然醒悟 - 天天要聞

心情不好的時候,看看這4句話,會讓你突然醒悟

生活,總是充滿了起起落落,有時候,我們會因為各種原因感到心情低落,彷彿被陰霾籠罩。然而,人生就像一場旅行,總有風雨,也總有陽光。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看看這四句話,或許能讓你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失落中重拾信心。
76歲婆婆直腸內長出「巴掌」大腫瘤,醫生微創手術成功切除 - 天天要聞

76歲婆婆直腸內長出「巴掌」大腫瘤,醫生微創手術成功切除

極目新聞記者 王晨曦通訊員 貝蘭 頓珊珊七旬女子直腸內長了一顆「巴掌」大的腫瘤,惡性程度較高,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近日,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湖北省中山醫院)消化內科採用高難度的微創手術成功切除巨瘤。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曾婆婆(化姓)今年76歲,家住武漢硚口區,兩年前,她出現反覆腹瀉癥狀,後來在醫...
月經不規律,受孕困難,警惕多囊卵巢綜合征! - 天天要聞

月經不規律,受孕困難,警惕多囊卵巢綜合征!

陳女士(化名)月經不規律兩年多,少則兩三月不來,多則半年甚至更久,努力備孕卻始終不能如願,來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婦科進行檢查,彩超提示雙側卵巢呈多囊樣改變,結合病史、臨床表現、超聲檢查及醫學檢驗,婦科醫生考慮為多囊卵巢綜合征。一、什麼是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多囊卵巢綜合症是育齡期婦女最常見的內分泌代謝...
穿越大半個河西去會你——感悟董恆汕藝術的追求 - 天天要聞

穿越大半個河西去會你——感悟董恆汕藝術的追求

望著「鼎」字的抽象性,我查閱了有關書法資料。眼前這個「鼎」字,偏旁明顯帶有唐代書法家李邕體的痕迹,卻以行書見長的李邕,哪裡有隸書存留於世,但這個「鼎」字書畫確有出處,就出自張掖。真正意義上的藝術是作者建立在學問之上的思想濃縮,是恭恭敬敬地將人文植入作品肌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