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撒謊,百次不信,孩子撒謊怎麼辦?

2024年01月12日23:55:05 育兒 1263

同事小悅今天心煩意亂,孩子的班主任又找了。

小悅的孩子小源今年小學三年級,小源是個比較內向的男孩子,平常說話細聲細語,做事拖拖拉拉。昨天晚上小悅問孩子作業寫完了沒有,小源說媽媽,你相信我,我都做完了。小悅覺得應該相信孩子,於是就沒有檢查孩子的作業,第二天上午,班主任給小悅發消息說小源說語文卷子忘帶了。讓家長督促檢查一下。小悅當時就覺得不對,下班後回家一看孩子的學習桌上空空如也。就知道孩子撒謊了。

一次撒謊,百次不信,孩子撒謊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孩子回家後,小悅問孩子,作業在哪裡,小源默默地從書包里拿出卷子。小悅氣壞了,拿起戒尺,好好的招呼了孩子一頓。

一次撒謊,百次不信,孩子撒謊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孩子為什麼撒謊?是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害怕老師批評,逃避問題。有時家長對孩子要求太嚴格,有時打罵,孩子害怕,所以撒謊。發現孩子撒謊以後,家長不要打罵,要和孩子講道理,讓孩子知道撒謊的壞處,鼓勵孩子知錯能改。同時家長也要多關心孩子,關注一下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教育的過程中不要過激,以免造成孩子抵觸情緒。分析孩子為什麼撒謊,讓孩子養成誠實的習慣。

一次撒謊,百次不信,孩子撒謊怎麼辦? - 天天要聞


#記錄我的生活#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 天天要聞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母親一手抹著自己的淚,一手抹著我的淚;一會兒是這隻手,一會兒是那隻手,反覆交替,上下左右,有點兒心亂手忙,又彷彿是別有用心的,是要用彼此的淚去堵對方的淚。」——《人間信》似乎孩子的成長總是伴隨著母親的淚水。從一開始孩子出世時的劇痛,到後來蹣跚學步摔跤;哪怕孩子已經長大,待到奔向遠方時,母親的...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莫言曾在採訪中說過,母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時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母親卻總能在縫補衣服時哼著小曲兒,在田埂上種菜時講著故事。這種骨子裡的鬆弛感,讓他貧瘠的童年長出了一片綠洲。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裡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