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故事丨向死而生

2023年11月13日14:24:53 育兒 1563

有人說生命如歌,那是因為他歷盡山河,也有人說人生無河,那是因為他嘗盡甘苦波折。

在戒毒場所,每一天,警察都會聽到很多很多故事,有開心的分享,也有痛苦的回憶,每一個故事分享的背後,是戒毒人員對警察的信任,也是他(她)們願意打開心靈的開始。

今天我們跟隨保山市強制隔離戒毒所管理警察的筆觸,來看看他們的改變......

雲南戒毒將持續推出戒毒故事,以期社會能接納戒斷毒癮的他(她)們,也希望社會上少一個與毒品有關的故事......

老李,現年45歲,第二次戒毒,在保山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戒毒6個月,身患肝癌、肝硬化、丙肝。入所時孤僻、不願講話、不願與別人交流。經大隊警察反覆與其談心談話、心理諮詢師多次進行心理疏導後才放下思想包袱,拿起筆寫下了這些……

再次進入這四面都是高牆、鐵網的強制隔離戒毒所也有段時間了。可我依然很難適應環境,很難接受現實。對於癌症晚期的我,病痛的折磨讓我的情緒更加地焦躁不安,對於死亡我不知道是應該擔心恐懼,還是渴望解脫!而對於戒毒所警官們的開導、幫助、教育、診治、談話等等,我開始根本就不願搭理,更別談什麼配合了。然而他們依然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地耐性勸導,一個又一個地分別找我談心談話,認真負責地帶出外出看病做檢查,細心到我每天什麼時間服藥都有人督促……

戒毒故事丨向死而生 - 天天要聞

他當時跟我說:

李某學員,我看你這兩天氣色好多了,今天咱們聊聊天……

也許是因為他的話題,我第一次有了交談的慾望:其實對於我的童年,許多記憶早已模糊不清了,我只記得,從小我身邊的叔叔、阿姨、老師幾乎是所有的人總是這樣對我媽媽說,你看看這肉嘟嘟的小臉,還有這兩個笑起來的小酒窩,這小胖子長得太可愛了;就是,你瞧他這身小軍裝和這模樣像不像那電影里的「潘東子」等之類的話。

進到了學校,我是當時班裡年紀最小的孩子,還是特招的,因為當時我父親已經把小學三年級的課都提前教給了我,所以當時不滿6歲的我,提前就讀一年級,學校的所有老師都非常喜歡出題來考我,就連三年級的大同學都爭著用零食來哄我幫他們做作業呢!

聽起來,我小時候還挺聰明可愛的!我的童年應該是非常快樂的對嗎?

可那些快樂在我記憶里早已沒有了什麼感覺,在我還沒滿7歲那年,我父親就突然病故了!你應該能夠想到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體弱多病身有殘疾的母親拉扯著我生活有多麼的艱難……

戒毒故事丨向死而生 - 天天要聞

提起母親,她在我的心裡是這世上最偉大、最堅強的母親,在那段艱辛的日子,母親白天在工廠里干著和健康的男工人一樣的工作,下班後還要趕著回家給我做飯、洗衣。夜晚,母親還要坐在縫紉機前幫醫院縫製口罩,幫別人製作新衣,常常一直工作到半夜甚至天明,可是在那麼艱難的日子裡,我卻從未穿過一件帶有「補丁」的衣服,因為母親的巧手和勤勞讓我總是穿著最流行好看的新衣,母親把所有能夠給予的愛全部給了我……

說起來,小的時候我也曾是母親的驕傲,她總是逢人就誇我懂事、孝順,學習也從來不用她操心。記得我那時的小學還是五年制,小升初進行統一考試,以成績的優異來分配就讀的中學,當時成績榜單公布在電影院廣場前,當看到我的成績是全縣第十名的時候,母親激動得像個孩子,在那看了不知有多久,向所有碰到的熟人炫耀著她兒子的優秀……

母親含辛茹苦地把我撫養長大,可到了我本應該能夠自食其力工作、生活的時候,我卻染上了毒品,這給母親帶來了無盡的傷害和沉重的打擊。從那時起,母親再也不願在人前提起我。

她一次又一次地勸我:

「兒子,你把毒戒了行嗎?」對於母親來說,我就是這世上唯一的依靠和牽掛,只要我健康平安,她就能安心滿足!

「聽得出來,你和你母親的感情很深,提起她,你的內心充滿了愧疚。正因如此,你應該更加堅定戒毒的信念,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和病魔抗爭,而不是輕言放棄,對嗎?」

……

我沉默得無言以對。

戒毒的生活讓我覺得時間緩慢得可怕,又是一個難以入睡的夜晚,我胸口突然劇烈地開始疼痛,大隊的警官把我緊急送到了醫院救治,並在那守護了一整夜。

早晨當我醒來,他們立即關心地問我:

「你好些了嗎?還感覺疼痛嗎?」

我問他們:

「我肯定是病情惡化了吧?我快死了嗎?」

常警官笑著說:

「別胡思亂想,你只是因為膽管上有粒石頭引發了胰腺炎,沒什麼大事」。「

另外,我們也讓醫生給你做了全面的檢查,你的肝臟腫瘤目前治療效果不錯,你完全不用太擔心。」吳警官也開口對我說:「是啊!你要對自己有信心,住院的這段時間,大隊的警官會輪流在這裡陪著你,相信你很快就可以康復的。」住院治療這些日子,幾乎全大隊里所有的警官都來過我的病房陪護、看望,讓這幾年早已習慣一個人住院看病的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如親人般的溫暖。也開始願意和他們傾訴我曾經的過往。

戒毒故事丨向死而生 - 天天要聞

我一直渴望能永遠把毒品戒斷。也曾經為之付出過很多的努力。早在1994年我就自己申請去勞教所自願戒毒了三年,可1997年勞教期滿後沒堅持多久,我又開始復吸。到了1998年,為了遠離毒品,我隻身去了福建打工,因為害怕難以拒絕毒品的誘惑,十年時間我只回過一次家。直到2007年,我生意失敗,法院拍賣了我的資產,老婆也跑了,一貧如洗的我才回了保山。

再後來,我打過工、干過裝修、開過小百貨店。一直到200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去鄉下時看到了幾塊南紅瑪瑙的礦石,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回家後我查閱了很多資料,翻看了保山縣誌的記載,我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于是之後整整兩年的時間,我瘋狂地把所有的積蓄全部換成了一塊塊的石頭,想從這些石頭上換取更高價值。2010年底,我帶著60公斤的石頭到了北京,幾經波折,終於成功打開了在北京古玩市場的銷路,上演了一出現實版的「瘋狂的石頭」。後來,我受北京電視台的邀請,在「財富故事」欄目做了一期「南紅誘惑」的訪談。

當節目播出時,我媽高興得就像回到了當年一樣,逢人就說:

「你看我兒子上北京電視了,他現在出息了!」

回憶起來我的人生挺可悲的,每當我以為幸福來臨的時候,生活總是突然給我沉重的一擊。2013年,母親病危,我用盡一切辦法,到處尋醫問葯,可母親依然在一年後永遠地離開了我。那一刻,我的整個世界崩塌了……

渾渾噩噩的狀態中,我再一次沉迷在毒品虛假的世界裡渴望忘記。2018年我被強戒兩年,2020年解除後不久,我去醫院發現患有肝癌,接著第二任妻子也和我離了婚,我變成了真正的「單人獨產」。2012年底,我病情惡化,肝臟硬化,肝右葉的原發性肝細胞惡性腫瘤,發展到了直徑有7.9cm,考慮到手術後的風險,我拒絕了切除手術的醫學建議,只做了微創介入和靶向治療,也許是沒有了親人的牽掛,加上對病魔的恐懼,我已沒有了繼續生活的勇氣,我又一次渴望在毒品的虛擬世界中得以解脫,可沒過多久,我再次被送到了戒毒所……

從醫院回到戒毒所里後,我心態改變了,身體一天天在好轉,我開始有了和病魔抗爭的信心,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氣,這一切的改變都要感謝每一位開導、教育並如親人般陪護我的警官,是你們用真情和責任讓我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讓我對生命又有了渴望,是你們幫助我在死寂的心裡重燃了生命的火光!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堅定地拒絕毒品,也不再懼怕病魔和死亡,用我全部的熱情去擁抱生活,哪怕面對已然臨近的死亡,我依然會堅信生命中的火光,沖開死亡的黑暗,再一次迎來生命的光!

如果說人一生就必須面對死亡

那麼今後的我將微笑著面對死亡

去尋找生命的光

至此

向死而生!


來源:雲南戒毒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兒童拖鞋價格低得離譜?千萬別買! - 天天要聞

兒童拖鞋價格低得離譜?千萬別買!

近期網售兒童塑料拖鞋(特別是PVC材質)被發現存在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塑化劑)超標問題引發關注對此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發布消費提示一雙塑化劑超標509倍的三無涼鞋。
十年一遇的「短三伏」來了,今年的夏天會很熱嗎,看俗語怎麼說? - 天天要聞

十年一遇的「短三伏」來了,今年的夏天會很熱嗎,看俗語怎麼說?

今年夏季的「三伏天」即將到來,但與往年不同的是,2025年將迎來一個罕見的「短三伏」——整個三伏期僅有30天,比常見的40天少了整整10天。這一特殊現象引發了廣泛關注,人們不禁要問:這樣的「短三伏」是否意味著今夏會更炎熱?讓我們從氣象科學和民間智慧兩個角度來探
人啊,不抱怨,生活就好了!(句句在理) - 天天要聞

人啊,不抱怨,生活就好了!(句句在理)

楊絳先生《人生感言》中的一段話,「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碎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
7月19日曲阜市人民醫院兒童生長發育門診舉辦免費測骨齡活動 - 天天要聞

7月19日曲阜市人民醫院兒童生長發育門診舉辦免費測骨齡活動

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黃金期,每耽誤一個月的科學干預,都可能影響最終的身高。為關注兒童身高發育的家庭,曲阜市人民醫院將於7月19日舉辦大型義診活動,屆時將有專家團隊為100個家庭提供免費骨齡檢測及專業諮詢,幫助您科學了解孩子的生長潛力。
多嘴是病,得治(扎心) - 天天要聞

多嘴是病,得治(扎心)

一句話,能扭轉乾坤,亦能顛覆全局;一張嘴,能廣結善緣,也能樹敵四方。聰明之人,深諳「分寸」之道,言談舉止恰到好處;愚笨之輩,常因「多嘴」之弊,招人厭煩,自毀形象。
教育不是強迫孩子說「對不起」,而是讓他真正明白錯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教育不是強迫孩子說「對不起」,而是讓他真正明白錯在哪裡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常常陷入一個誤區:只要孩子說出一句"對不起",就認為教育目的達到了。殊不知,這種流於表面的道歉教育,往往適得其反。前幾天在小區遊樂場看到這樣一幕:一個5歲左右的男孩搶了同伴的玩具,媽媽立即呵斥:"快說對不起!"孩子不情
蘇軾:轉念的力量 - 天天要聞

蘇軾:轉念的力量

他說:蘇軾永遠在生命里看到一個好像要哀傷的東西,可是一轉念他就看到了正面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