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曾有齊白石,餘墨尚存人世間。
若問餘墨哪裡求,白石山堂少白處!
白石山堂是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全資子公司,全權負責齊白石文創、齊白石風尚等品牌的創立與發展致力於對齊白石書畫、藝術、篆刻鑒定及拍賣等資產進行內容挖掘、體系梳理、產業推動、業態創新、價值觀重現等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打造基於齊白石文化藝術的產品創新平台的重要環節。



各位藏友大家好,今天我們有請時任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中國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清華美院客座教授、網易集團官方形象代言人、特邀教研主任、榮寶齋簽約畫家,齊白石書畫大數據鑒定專家、上海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長、齊良芷弟子、白石山堂文化傳媒的首席運營官-湯發周先生說:今天為大家講述的這幅《荷花鴛鴦》真跡非常有名,它不但是名人畫的、而且是送給名人的。畫上款是「德潔夫人正」,德潔是李宗仁的夫人。這幅畫是送給李宗仁夫婦的作品之一。

白石先生畫荷花鴛鴦的時候,有自己的喜好和特點,這時候畫的荷花就不是普通的荷花了,是並蒂蓮。白石先生非常講究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這種吉祥寓意,既然是畫鴛鴦,鴛鴦一定不能是單只的,要成雙成對。為了這種「吉意」,白石先生配合著鴛鴦畫的荷花都是並蒂的、成雙的,某些時候畫的荷葉也是雙數。這就是吉祥就要吉祥到底,透著喜興。
將白石先生的真跡對比疑偽作品,我們就能看出來:同樣是並蒂蓮,疑偽作品在用色上,顏色太過浮薄,一點不厚,讓我們覺得這花的生命力弱。另外,它的勾線、行筆出現了我們曾經提到過的那種輕佻、浮華的弧度,那種弧度是不屬於齊白石的。
另外,畫大荷葉的時候,這種大色塊的用墨,更考驗一個畫家用墨的水平。一般來講,用墨非常高明的畫家,他在用色上都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所以用墨是個基本功。白石先生的用墨很講究,他每天早晨起來之後,要麼是自己、要麼是他的夫人胡寶珠、要麼是其他的服侍他畫畫的人,先為他在大硯台里磨就半升墨。這都是很濃的墨,需要淡墨的時候,再用水調淡,絕不能偷懶,不能說需要淡墨了,簡單地研磨幾下就直接用,這是錯的。他絕不是直接磨幾下就當淡墨用;而是磨成濃墨,摻水調成淡墨再用。這看似是個次序的關係,其實會影響到畫作整體的質感表現。
我們看疑偽作品中,大荷葉的最右側最淡的地方,白石先生的真跡是有筆痕的,是要每筆都能看出來誰先誰後。我記得,一次跟國家畫院的老院長龍瑞先生聊天,他說了一個非常好的比喻,我印象很深。他說,好的畫家,每一筆之間的關係,就像西湖蒓菜羹,這蒓菜很滑,即便一勺撈上來許多蒓菜非常密,但是每根菜之間絕不擰在一起,絕不會烏塗一團,再密也能擇得開。好畫家的筆墨關係,就能夠達到這種感覺,白石先生的筆墨,每一筆都能夠擇得開;而這張疑偽作品就達不到,再加了幾個勾筋,更是亂成一氣,這已經說不上「用墨」之法,連最基礎的「用水」之法都沒有達到。尤其是荷葉最右邊墨最淡的地方,已經徹底一塌糊塗了。
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比例失當。在這個點景的作品裡畫的是鴛鴦,鴛鴦是這幅畫的「神」,是「畫眼」。如果把鴛鴦畫得那麼小,在這幅畫里就有點失當了。真實的鴛鴦的個體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大的,而在疑偽作品裡,成了小鳥的狀態,你不仔細看就要忽略它們了。這種比例失當,在白石先生的作品裡是很難出現的。收藏書畫,就找「白石傳人」的齊白石書畫院,版權所有,現場創作,齊白石畫派,百年傳承,一脈相傳,只做真跡書畫,集聚眾家之長,現場創作,可根據藏家要求定製字畫,可合影!常年售收高端書畫,尋找合作高端書畫經紀人、合伙人、大區負責人,主要運作齊白石生前的同款畫畫毛筆、齊白石畫蝦專用宣紙、齊白石墨塊、齊白石自製顏料配方、齊白石畫工筆草蟲秘法、齊白石小女齊良芷藏父親齊白石書畫遺作真跡展及齊白石小女齊良芷自藏書畫名家專場拍賣、齊白石傳人、中國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致敬齊白石誕辰159周年重現齊白石筆下的微觀世界書畫展等項目,還有運作齊白石、齊良芷、齊良遲、齊良末、齊秉頤、齊景山、齊秉正、齊展儀,齊慧娟、李可染、李苦禪、婁師白、郭秀儀、王森然、王雪濤、盧光照、王漱石、湯發周等齊白石傳人價值百千萬以上的書畫、印章真跡作品,亦可接受NFT、數字藏品、元宇宙等操作,歡迎有實力的網路公司競標。(圖文選自:齊白石傳人書畫網)



(本文圖片素材選自:齊良芷眼中的齊白石、齊白石書畫院、齊白石傳人書畫網)
註: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齊白石》 主講人:湯發周
癸卯年 【兔年】編撰於華東上海齊白石書畫院(上海浦東總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