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本是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季節,但大自然總是充滿了神秘和變幻莫測。
今年的三月大自然帶給了我們一些不一樣的「回憶」,衝上熱搜的有河南人遇上暴雪、廣州人遇上冰雹。
社交媒體上有很多人發文表示自己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雪,第一次見到冰雹,並且拍照留念。
你看,成年人都對這些自然氣象感到驚奇,何況是小朋友們呢?小孩子天生就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心,喜歡在下雨天出去踩水、下雪天出去堆雪人,喜歡追著大人問:「雨從哪裡來呀?雪從哪裡來呀?雲從哪裡來呀?閃電是什麼?打雷是什麼?……」
你是不是也被孩子的這些疑問給難住了呢?結結巴巴地不知道怎麼給孩子解釋。
今天就來分享一本能夠幫助孩子了解天氣變化奧秘的科普繪本,學齡前孩子都能看懂!
繪本的作者和繪者都是英國作家 羅伯·哈吉森,曾獲得2011年世界插畫大獎AOI金獎。
繪本的英文名是When Cloud Became A Cloud,當雲變成了雲,翻譯過來的中文名是《跟著雲朵去旅行》,感覺還是中文名更有趣味。
不管是中文名還是英文名,我們從繪本的名字上也能猜測到一些內容。When Cloud Became A Cloud,當雲變成雲,它還是同一朵雲嗎?
跟著雲朵去旅行,旅行路上雲朵都遇見經歷了什麼呢?
可以帶著這些疑問和孩子一起開始這本書的閱讀。
一、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四季循環、天氣變化,這些就是每天圍繞在我們身邊的毫不費力就能感知到的存在,我們好像對這樣的存在覺得是理所應當。
但孩子不同,尤其是學齡前兒童,他們的特點就是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求知慾強、思維活躍等等。
當孩子開始觀察和探索周圍的世界,感知到身邊大自然的變化時,他們對這種現象感到好奇,想知道現象背後的原因,於是不停地向父母提問,這時候父母不要打擊孩子的好奇心,認真對待孩子的問題,和孩子讀一些科普繪本,不斷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跟著雲朵去旅行》有9章的內容,分別是:
雲、風、雪、霧、烏雲、雨、暴風雨、彩虹、結束了嗎?
通過這九個章節內容,告訴孩子云朵是怎麼形成的?彩虹是怎麼形成的?風起了哪些作用?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比如:第一章的內容「雲朵」,太陽把湖裡的水照耀地好熱好熱呀,湖裡的水滴就飄到空中乘涼,於是好多好多小水滴在空中相聚了,最後形成了一朵雲。
另外整本書所涉及到的物態變化知識也是初中物理知識大綱中的必考內容。初中學習物態變化這些知識時,還會經常舉例冰→水是熔化,水→水蒸氣是汽化,水蒸氣→水是液化。
這個繪本涵蓋的知識很豐富。
二、符合學齡前兒童的認知需求和特點
《跟著雲朵去旅行》這本書3~6歲孩子也能讀懂。
書中將科普知識與雲朵旅行的故事相結合,增加了可讀性、趣味性。
小水滴在空中相聚變成了一朵雲,雲認識了風,在風的幫助下,雲開始了一段旅程,在旅途中,雲降過雪,下過雨,製造過電閃雷鳴……
書中的小水滴、雲朵、風、太陽等插圖都是有表情的,插畫風格非常可愛,充滿了童趣,每幅圖的配色讓人看著超級舒服。就算孩子識字量不多,也能夠通過看插圖了解內容。
另外,這雖然是一本科普書,但文字量很少,每一頁的文字只有一兩句話,語言很符合學齡前孩子的認知需求。
同時還有加一些比較生活化的語氣詞用氣泡框的方式來表達,讓故事中的角色形象變得更加可愛有趣。
三、旅行結束了嗎?
《跟著雲朵去旅行》的第九章內容是「結束了嗎?」
雲已經降過雪、下過雨、製造過電閃雷鳴,它又在一片湖面的上空停下來休息,那它的旅行結束了嗎?
第九章的內容和第一章雲的形成內容一致,小水滴升空,聚在一起又形成了另外一朵雲,雲又開始了它們的旅行……
小朋友讀到最後就明白了原來這就是水循環!
等一個下雨天,和孩子踩踩水坑、觀察觀察雲朵,還要一起讀讀《跟著雲朵去旅行》哦!
內頁欣賞
我是筆墨痕,90後愛讀書的寫字迷,終身學習實踐者,我的公眾號【筆墨痕】,平時會分享我讀過的書,希望遇見同樣熱愛生活熱愛閱讀的你,也希望我的文字能幫助到你~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