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聰明翻倍的方法,左右腦均衡發展

2019年12月05日17:45:15 育兒 1669

古老的人類的文字,就像是在畫畫一樣,生動形象--象形文字的出現證明了古人類的無限想像力。其實,人類的發展有三大過程:古代人-右腦人;現代人-左腦人;未來人-左、右腦同步發展.

很多的名人,如愛因斯坦與達芬奇還有居里夫人,這些世紀偉人有什麼共同之處?其實,早就有人去做了調查與核實,並由美國的權威機構研究顯示:他們都有著超強發達的右腦,有著超群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和洞察力,這就是與我們普通人的不同之處。

讓孩子聰明翻倍的方法,左右腦均衡發展 - 天天要聞

如果你看過電影《雨人》,一定對片中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哥哥印象深刻,他能正確快速數出散落一地的火柴數目,湯姆•克魯斯飾演的弟弟還利用他的超能力贏了一大筆錢。

或許你會認為那是電影誇張其事,現實世界中,人不可能具備那樣的能力。如果你這麼想,你就是犯了習慣左腦思考的錯誤,其實,人類大腦的另一半——右腦,擁有的能力是左腦思考者很難想像的。

每個人其實在小時候右腦都非常發達,但很遺憾的是,由於人類習慣左腦教育,使得右腦的能力漸漸萎縮。那麼,已經習慣左腦思考的人,是不是還能找回右腦失去的功能呢?答案是可以的。

左右腦潛能激發

看著寶寶一天天成長,對外界的認知、感受與理解力逐漸成形,爸媽想要寶寶全面發展,達到全能開發的絕佳效果,「全腦開發」更重要。

新生兒的腦神經細胞約為140億,和成人的數量差不多,也就是說小嬰兒已具備成人的智力潛能,只要「輸入指令」(學習事物),它就能夠被「激活」。一般人一輩子的腦力運用,只佔一小部份,大腦中多數部份,都是尚待開發的處女地;只要大腦被刺激的部份越多,潛能表現就會越多元

因此,想要孩子完全發揮大腦的作用,就必須先了解寶寶小腦袋裡的秘密通道,根據需求來設計學習內容,給寶寶更多的刺激訓練,寶寶的潛能逐步被開發。

左右腦如何合作

大腦有分左右邊,在先天遺傳與後天訓練等不同因素影響下,左右腦發展,也有強弱勢之分。對多數人來說,在大腦中的「強勢半球」多是掌管語言、理解、閱讀、計算等的「左大腦半球」;而「非強勢半球」多是指影響創造力、空間感及藝術、音樂能力的「右大腦半球」。

左右腦的運作流程情形,是由左腦透過語言收集信息,把看到、聽到、摸到、聞到、嘗到,也就是視覺、聽覺、觸覺、味覺五感,接收到的信息轉換成語言,再傳到右腦加以印象化,接著傳回給左腦邏輯處理,再由右腦顯現創意或靈感,最後教給左腦,進行語言處理。

讓孩子聰明翻倍的方法,左右腦均衡發展 - 天天要聞

左右腦均衡開發遊戲精選

腦神經細胞在嬰兒期如何布線、連結,以及父母后天給予何種的學習環境,這都會嚴重影響孩子腦部的架構及學習能力。精英特表示,父母對於家中小寶貝的「全腦開發」,從孩子出生後就可以開始。家長在寶寶的大腦定型之前,以輕鬆、自然的方式,幫助孩子將左右腦的各種能力誘導出來,也就是透過遊戲來開發左右腦的機能。

精英特速讀為家長們精選5個遊戲點子,在帶著孩子玩的過程中,略加小變化,就會有玩不盡的招數!

遊戲一:配對小遊戲

配對遊戲實際上可在孩子僅1歲半時就可著手進行了。一開始可在桌面上攤開少許幾張字母卡,然後要求孩子將兩張相同的字母卡配對。

家長也可以訓練寶寶水果顏色配對,可製作色卡與字卡,讓孩子學習正確配出水果的相對應顏色。例如蘋果是紅色、橘子是橘色、香蕉是黃色、葡萄是紫色等。

遊戲二:猜猜是什麼

將一組孩子熟悉的動植物的照片或圖片用手掌遮掩大部,而僅留出該動植物的小部分,然後要求孩子猜測這是什麼動植物。要是孩子推斷錯了,大人再可作一下啟發、誘導,直至完全猜對。為提高孩子主動推斷的積極性,大人還可鼓勵孩子之間互出「謎題」。

遊戲三:捏粘土遊戲

捏粘土不僅能夠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與創造力,對於手部肌肉的發展也大有益處。媽媽可以先捏出不同的造型,讓他模仿。再讓他自由創作,隨意捏出他想要的樣子。當他完成一件作品時,幫他試著用顏料上色,增加他對美的感知與鑒賞力。媽媽還可以從旁協助,搭配說故事;若寶寶玩心大發,還可以陪他一起發揮創意,玩起故事接龍,訓練右腦反應。

遊戲四:仰望天空

在晴朗的天氣里,家長可帶著孩子來到曠野上仰頭觀察雲朵,啟發孩子將不同形狀的雲朵看成動物、仙女、天使等。日本人認為這是最簡便地利用大自然鍛煉右腦的絕好辦法。在晚上,就讓孩子抬頭看看星星,向他們講述星座的神話傳說,鼓勵孩子張開想像的翅膀,編織一個有關月亮或星星的故事。專家們認為,發揮想像本身就是一種「右腦體操」,有助於右腦開發。

遊戲五:相反指令遊戲

媽媽和孩子面對面,先由孩子發出指令,媽媽做動作,但是要做相反的動作——如果孩子說:「哭」,媽媽就大聲「笑」;孩子說:「站起來」,媽媽就「坐下去」;以此類推,「舉左手」對應「舉右手」,「向前走」對應「往後退」……一定要「對著干」。一輪下來,媽媽孩子互換角色,重新開始。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與媽媽展開一場關於更年期的對話 - 天天要聞

與媽媽展開一場關於更年期的對話

34種癥狀在2025年3月播出的紀錄片《看不見的更年期》中,主持人李靜首次袒露自己的絕經過程:「今年我54歲,已經絕經兩年了。」盜汗的癥狀和手足無措甚至自我厭棄的情緒瀰漫在李靜的更年期。在一次發布會上,正在主持的李靜經歷了嚴重的盜汗,「我就像進入了一個桑拿房,粉底混著汗水不斷地流進鎖骨,我的大腦一片空白,完...
《偷聽母親》丨讀者分享會新加坡母親節專場,分享了這篇文章 - 天天要聞

《偷聽母親》丨讀者分享會新加坡母親節專場,分享了這篇文章

奔流新聞訊(記者鄭重)5月11日下午,新加坡讀者分享會第4期母親節專場在中國文化中心圖書館舉行。來自新加坡各行各業熱愛閱讀的華人朋友們歡聚一堂,以共讀美文的方式慶祝母親節。除了現場的60多名觀眾,新媒體《獅城頭條》現場直播也吸引了線上5000多名的觀眾參與。此次活動由獅城讀者分享會、讀者雜誌社、新加坡善濟文化...
川渝媽媽是怎麼做到統一的? - 天天要聞

川渝媽媽是怎麼做到統一的?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愛瑾,感謝大家點點關注,找我不迷路哦!!!今天是母親節,在這裡祝天下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有一種愛,叫川渝母親對子女的愛!這種愛帶點陰陽怪氣,陪伴著我們長大,成年後,又傳承給孩子:我媽媽:一天到黑懶收拾,現在找不到怪那
因為是一個母親,所以更要懂得愛自己 - 天天要聞

因為是一個母親,所以更要懂得愛自己

今天是母親節,朋友圈裡到處都是曬母親節禮物的!是女兒,是媽媽,是兒媳,這是我的多重角色,作為女兒,我希望我的媽媽健康長壽,媽媽健康了,我們才能安心的工作,才能安心的照顧好小家!作為媽媽,我希望我的孩子永遠平安健康!作為兒媳,我也希望我的婆婆
退休後才發現:原來夫妻恩愛全是演給孩子看的 - 天天要聞

退休後才發現:原來夫妻恩愛全是演給孩子看的

搭夥半輩子,戲散場了才看清年輕時候,總覺得兩口子吵架不吉利,在孩子面前裝也得裝出和睦樣。摔了碗要憋著火笑,心裡涼透了還得並排散步。那時候想著,演戲是為了孩子好,別讓娃在提心弔膽里長大。可等到孩子成家搬走了,退休在家大眼瞪小眼,才發現——戲台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監利市白螺中心小學五(三)班鄒知夏 親愛的媽媽今天是我們相遇的第1524天,相識的1831天,多出的307天是我在你肚子里和你單獨生活的天數。都說虛歲的來源是和媽媽最親密的十個月。 從這1524天里我見到了一位正值青
李寧YOUNG母親節親子跑"陪伴有愛" - 天天要聞

李寧YOUNG母親節親子跑"陪伴有愛"

5月10日清晨,朝陽公園的綠茵場上,近20名跑團母親與孩子以一場特別的奔跑,為母親節留下難忘回憶。李寧YOUNG以「奔跑同行,伴你有YOUNG」為主題,發起母親節親子跑特別活動,通過2公里的趣味賽道、親子運動與溫情互動環節,用奔跑致敬母愛力
楊樂樂和媽媽做蛋糕過母親節,豪宅意外曝光,到處可見收藏品 - 天天要聞

楊樂樂和媽媽做蛋糕過母親節,豪宅意外曝光,到處可見收藏品

5月11日是母親節,原湖南衛視主持人楊樂樂曬出自己和媽媽一起過節的視頻。因為最近幾年楊樂樂沒有在上班賦閑在家,所以她把媽媽從老家接到長沙和自己同住。楊樂樂媽媽今年已經80多歲了,但是身體還是十分硬朗,住到女兒家之後也沒有當甩手掌柜,只會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