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媽說:
秋冬季節是流感高發季,除了及時給寶寶接種流感疫苗,日常的防護也少不了。最有效但也最簡單的防護就是督促寶寶勤洗手,特別是從人多的公共場合回到家裡,每個人都應該養成先洗手的好習慣。
除了清水充分地沖洗,寶寶的小手往往也會沾上很多污垢,比如畫畫沾上的彩筆漬、玩橡皮泥沾上的泥漬、玩沙子沾上的沙粒等,所以洗手液算是有娃的家庭特別剛需的日用品。
不過市面上的寶寶洗手液特別多,有的宣傳成分天然,有的說溫和不傷手,還有的說除菌抑菌,可是我仔細查看了配料表,卻發現赫然標著明明早就禁用的成分,比如三氯生(美國FDA有禁令);再加上寶寶皮膚嬌嫩,如果用了鹼性特別大的洗手液,就會出現手部皮膚乾燥很癢的癥狀。
其實在我心裡,一款合格的寶寶洗手液必須滿足下面三個要求:
1.成分安全,不含禁用和風險物質
2.去污效果好
3.溫和不傷手,pH值接近寶寶皮膚酸鹼度
所以這次我會從這三個維度來考察13款寶寶洗手液,這些洗手液都是從我們媽媽群里徵集來的,我也對照了線上的銷量,確實都是銷量非常大的。
(如想具體了解洗手液品名,可在後台對話框回復「寶寶洗手液」,即可收到)
13款寶寶洗手液中,有3款為液體質地,另10款都是泡沫質地。
Part 1 成分安全性
說到洗手液,本質來說跟一般的日化清潔產品一樣,都是依靠機械摩擦和表面活性劑的作用,配合水流來清除手上的污垢和附著的細菌。
但給寶寶使用的洗手液,需要更多考慮溫和不刺激,少含或不含風險物質(有毒防腐劑、易致敏香精等)。
風險成分
1.表面活性劑
需要注意SLS和SLES,這兩種成分在日化品(洗髮沐浴露、洗衣液等)非常常見,但其實對寶寶來說刺激大,會破壞寶寶皮膚表層油脂層,小手越洗越干。
這次發現1號、3號、8號、9號、12號含有這兩種表活劑成分,且排名都較靠前,說明含量不低。
2.殺菌/防腐劑
我們在免洗洗手液測評的時候講過,除菌劑的含量一般都不高(比如苯扎氯胺的添加量為0.1%就足夠殺菌了),但需要選擇安全度高的成分,需要注意的是三氯生和甲基異噻唑啉酮(簡稱MIT)。
三氯生是美國FDA早就禁止使用的成分,而甲基異噻唑啉酮則有一定的細胞毒性,安全性不確定。
7號、8號含有三氯生
1號、3號、8號、12號含有MIT
除了這兩種,還需要注意對氯間二甲苯酚,這種成分對魚群有害,可通過食管進入人體,造成胃腸黏膜細胞壞死、腸菌群失調等不良影響。
10號、11號的主要有效成分就是對氯間二甲苯酚。
3.香精、酒精等刺激成分
除了前面含量非常高的表面活性劑和殺菌劑,我們還需要注意香精和酒精等刺激成分,雖然含量一般都較低,但寶寶也有過敏的風險。
1號、3號、6號、8號、12號、13號含有香精,所以都有香味。
但由於植物精油和提取物的加入,7號、9號、10號、11號也有淡香味,只有2號、4號、5號是無香的。
9號含有一定量的酒精,但濃度未知,因此3歲以下的寶寶也需要注意。
匯總起來可以看得更清楚。
滋潤成分
說完了有風險的成分,再來說加分的保濕滋潤成分。大部分寶寶洗手液都添加了植物提取的油脂類物質。
1號、2號、3號、5號、6號、7號、8號、9號、12號、13號都含有滋潤成分。
Part 2 去污能力
洗手液的本職工作是清潔去污,再加上寶寶這個小探索家,小手時常髒兮兮,黏在皮膚表面的污垢用水還能衝掉,但難洗掉的水彩筆、馬克筆就真的很考驗洗手液的功效了。
這次我們就模擬寶寶平時最常見的小花手——畫上了紅色的水彩筆和黑色的馬克筆(記號筆),分別用這13款洗手液來清洗看看清潔去污能力。
實驗步驟如下:
1.在手心按壓一泵洗手液
2.揉搓30秒
3.用水沖洗乾淨
4.查看清洗後的效果
13款洗手液全部測試完,我的手心居然沒有預想的那麼乾燥不舒服,看來寶寶洗手液中的保濕滋潤成分起了作用。
這是13款清洗後的效果對比圖
可以看出來,去污能力的差別還是挺大的,肉眼清洗可見。我把洗得特別乾淨和特別不幹凈的又拎出來了,這樣看會更明顯。
結論:
1號、6號、8號、9號去污力強;
10號、11號、12號、13號去污力較弱。
Part 3 溫和性
有時候帶瓜瓜出門,公共洗手間是沒有寶寶洗手液的,很多洗手液會用那種很大一桶的洗手液,瓜瓜用完就會跟我說手癢,我一開始以為是蚊蟲叮咬,仔細看才發現手部會有輕微泛紅,說明洗手液的鹼性大了,刺激了寶寶的皮膚。
所以在成分安全和去污能力好的基礎上,還需要考察洗手液的溫和親膚。這次我們使用pH試紙來測試每一款洗手液的酸鹼度。
測試下來發現酸鹼度差別特別大
這13款寶寶洗手液pH值在4.5-7.5之間,而寶寶皮膚本身呈弱酸性(pH值在4.5-6.5之間),因此洗手液pH偏弱酸比較理想,我們更推薦pH≤7的洗手液,對孩子而言更溫和、不刺激。
結論:
5號、6號、9號中性偏鹼,不適合寶寶的皮膚;1號、2號、3號、4號、7號、8號、10號、11號、12號、13號呈弱酸性,更適合寶寶。
Part 4 其他
除了前面三項硬指標,其實寶寶洗手液也有細節上的差別,媽媽在選擇的時候可以留心查看一下。
1.泵頭的鎖扣/旋鈕設計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大部分公共場合的衛生間都沒有專門備寶寶洗手液,因此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帶出門,這時候方便的泵頭設計就很有漏液的隱患了(撒出來弄得包里都是,就尷尬了)。
我驚喜地發現,這13款洗手液大部分都做了放漏液的設計:
額外加了防溢鎖扣:4號、5號、8號、9號
旋轉即可鎖住:1號、2號、6號、10號、11號、13號
而3號、7號、12號則沒有這方面的設計。
2.質地
我們在開頭也說到了,有3款寶寶洗手液是液體設計的,液體洗手液需要先揉搓,經過充分的揉搓產生清潔力更強的泡沫後,才能達到去污的功效。
因此這也是大部分寶寶洗手液都是泡沫質地的原因了,這樣直接擠出來就是泡沫,會更方便,省去了寶寶要揉搓一會兒出泡沫的時間。
而在清洗的過程中,液體的需要更多的水才能沖洗乾淨,泡沫的則相對好沖洗,並且泡沫是可見的,寶寶自己也比較好判斷是否沖洗乾淨了。
3.價格
剛需品還是需要看一下價格的,一瓶洗手液大概能用2-3個月,如果能又好又便宜就太棒了。
單位售價(每毫升)來看,5號最貴,3號也比較貴,1號、7號、10號、11號都比較便宜。
綜合比較下來,我給每一款寶寶洗手液都打了分,滿分10分,其中成分安全性5分,去污力3分,溫和性2分。
瓜媽推薦
3歲以下——2號
(今天的第二條推文開團了哦,有需要的媽媽移步「神奇精選」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3歲以上(含有香精)——13號
備註:建議第一次使用先查看是否有過敏癥狀。
瓜媽小貼士
1.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飯前便後洗手,回家先洗手,吃東西前洗手
2.洗手時,注意掌心、手背、指隙、指頭、指尖和手腕部位,都要清洗到位。
3.一定要衝洗乾淨,沖洗時需要在流動的清水下沖至少10秒鐘,以防洗手液殘留在手上導致皮膚紅腫過敏。
4.洗手需要遵照科學的步驟,可以點擊鏈接查看:一分鐘育兒 | 寶寶洗手怎樣算洗乾淨?